喜报!喜报!

近日

深圳学子在国家级赛场上

频频亮相 斩获佳绩

深圳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

还收获国家级的点赞认可

↓↓↓

深圳技术大学学子设计作品

《城市洪涝期防坠井盖》

荣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大奖

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学子

斩获NOC全国一等奖

深圳中学培养创新人才

获教育部重磅发布会关注

一起来看看

深圳少年们到底有多牛吧!

守护“脚底下的安全”

深圳大学生“组队”设计防坠井盖

“小井盖”系着“大民生”

有了深圳技术大学学子的这项发明

雨季因下水道井盖被雨水冲走

而造成的伤人事件或能大大减少

近日,由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2019级工业设计专业学生郑雨菲、郭能敏设计的《城市洪涝期防坠井盖》产品获得“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全国决赛三等奖、广东分赛区二等奖,并已申报国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这款新型井盖即将在深圳市部分地区投入试用。

全国大学生三创比赛时间(国家级赛事夺奖)(1)

《城市洪涝期防坠井盖》产品效果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据悉,“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联合发起并主办,旨在搭建展示全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水平的国际化交流学习平台。

本届大赛于2021年9月启动,全国分33个赛区,共计收到参赛作品3万余件,最终选出1200余件作品在米兰设计周展出。

全国大学生三创比赛时间(国家级赛事夺奖)(2)

▲工作原理图

全国大学生三创比赛时间(国家级赛事夺奖)(3)

▲电力支持,APP界面图

郑雨菲告诉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她的灵感来源于泳池常见的浮漂——可以在井盖与井口位置设置泡沫警示圈。

当井盖被冲走后,压在井盖底部的泡沫警示圈即可漂浮到水面,提示路人此地水下井盖已丢失。除了预警,维护工作也十分重要。因此,项目设计团队提出,在底部安装防拆机构传感器,向管理部门发出预警并传达具体街道位置进行维护提示。

全国大学生三创比赛时间(国家级赛事夺奖)(4)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以应用研究见长的深圳技术大学,始终坚持课程设置密切联系社会实际需求,防坠井盖的创意就起源于工业设计专业课上的一个半命题设计作业——“洪涝期”。

“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设计来改善现实生活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郑雨菲说。

全国大学生三创比赛时间(国家级赛事夺奖)(5)

“防坠井盖”项目指导老师、深圳技术大学创意设计学院副院长李立全说,工业设计专业课的实践性特别强,图纸上的产品一定要落地变成实物,实际问题一定要得以解决才算课程结束。

聚焦应用、专注务实,“接地气”的教育理念换来累累硕果。去年,深圳技术大学参与国际、国家、省级学科竞赛获44大奖项,包括2大国际奖项、23项全国大奖。2019年至今,学生创业园已孵化初创企业18个。

二实学子FEG智能车项目

斩获NOC全国一等奖

近日,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 ”中,由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鲁小东老师指导的高三汪一谷、鲁贝尔同学获全国一等奖;李文泽、谢富粤同学获全国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三创比赛时间(国家级赛事夺奖)(6)

全国大学生三创比赛时间(国家级赛事夺奖)(7)

据悉,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是教育部公布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比赛项目,旨在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广大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次比赛,深圳二实参加的高中组FEG智能车项目,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模、制作、装配的比赛。重点考察对汽车轴承的建模制作及机械臂的装配。

全国大学生三创比赛时间(国家级赛事夺奖)(8)

▲二实团队正在备赛

此次获得一等奖的高三(2)班学生汪一谷感触颇深。计时表上每一秒的减少都令他感受到强烈的成就感。从第一次计时的23分钟,到省赛的14分13秒,再到国赛的7分05秒,每一次的进步都离不开上百次的重复练习。他认为,参加科创项目和比赛能极大地锻炼自己的技术操作、动手能力,磨炼自己的耐力和意志。

全国大学生三创比赛时间(国家级赛事夺奖)(9)

▲二实团队正在备赛

据了解,一直以来,二实对竞赛辅导和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工作高度重视,设立竞赛指导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配备强大的教练队伍,包括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博士等多名教师组成的资深教练团队,提供丰富不竭的智慧力量,为孩子们的学科特长发展保驾护航。

每年数百人次学生获奖

深圳中学培养创新人才获教育部关注

9月15日,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成效。发布会主会场设在教育部,分会场设在广东省,并连线召开“云上”新闻发布会,邀请深圳中学等学校,重点介绍广东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的有关情况。

全国大学生三创比赛时间(国家级赛事夺奖)(10)

发布会上,围绕深圳中学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选拔、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探索,副校长宋德意介绍,在新高考落地广东的实践中,深圳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深入思考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和学校管什么,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中。

据了解,近年来,深圳中学扎实推进新高考改革,结出累累硕果:数理化三科竞赛成绩位居全国前列,生物学、信息学竞赛近年来也实现新突破;深圳中学学生平均每周人均参与学生活动、社会实践、艺体锻炼约3小时;许多同学通过社团活动收获了课外成就,每年获奖可达数百人次……

全国大学生三创比赛时间(国家级赛事夺奖)(11)

“学校尊重并满足学生个体选择,立足于促进学生充分自由发展,为学生提供所有‘3 1 2’的12个选科组合。”宋德意表示。

据统计,学校共提供涵盖28个课程群的360余门校本选修课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普通高考、竞赛和国际课程,为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级,促进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

全国大学生三创比赛时间(国家级赛事夺奖)(12)

同时,深圳中学还引进了大量名校毕业的硕博士教师,开设一批优课、名课,让优秀的人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全过程评价,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未来属于青年,青年创造未来。深圳中学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宋德意说。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

深圳学子在多个顶尖赛场频频揽奖

是深圳在培养和选拔创新人才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缩影

少年可期 一起向未来!

记者 / 李雄飞 崔波 薛超元

部分内容整合自深圳技术大学、深圳第二实验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