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和鲁班辩论的原因(鲁班的巧与墨子的)(1)

作者:我方特邀学者杨梅

成语“班门弄斧”是指在木匠祖师爷鲁班门前舞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实在是自不量力。可历史上偏偏有人敢于“班”门弄斧,并且让鲁班输得心服口服。《墨子·鲁问篇》里记载了这个故事。

一个春暖花开的午后,鲁班在工房忙活了半天,感到腰酸腿疼,他起身来到院中透透气。抬眼望去,姹紫嫣红,绿树浓荫,鲁班顿觉神清气爽,分外惬意。这时,碧蓝的天空中几只小鸟叽叽喳喳飞过,鸟儿的快乐和自由不禁让鲁班心驰神往。

“班,在想什么?”妻子云氏走过来问他。鲁班笑着说:“亲爱的,你说我若能做一个会飞的鸟,带你去遨游世界,你高兴不?”云氏不由摸了摸鲁班的脑门惊讶地说:“班,你没发烧吧,怎么竟说胡话,会飞的鸟怎能做得出来呢?”

这件神奇的事很快一传十、十传百传遍全国,鲁班也成了家喻户晓的“鬼斧神匠”,很多人慕名前来观赏他的“飞鸟”。鲁班因此洋洋自得,自以为至巧,便来到著名的哲学泰斗兼军事达人墨子家中,向他炫耀自己的独门绝技。演示完毕,鲁班满心欢喜地等着墨子为他疯狂点赞一番。没想到墨子看了他的表演,不但毫无赞叹之色,反而义正言辞地说:“你这不过是奇技淫巧以悦妇孺的小儿科,也就是供那些富家子弟找个乐子罢了。这只木鹊还比不上一个普通工匠随便制作的一个车辖呢,一个车辖装在车轴上,车子就可以运送五十石的重物,而你这个木鹊除了会飞还有什么其他作用呢?就像一个精致的花瓶,只能摆在那里供人观赏,毫无实用价值。”见鲁班若有所思,墨子接着说:“木匠们制作的东西,对老百姓有用的就叫精巧,老百姓用不上的就叫笨拙。有本事多帮助那些劳苦大众,不要搞这些‘驴粪蛋,表面光’的东西。”

鲁班听到墨子的评价,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羞愧地低下了头。心里却翻江倒海,深受触动。

墨子和鲁班辩论的原因(鲁班的巧与墨子的)(2)

回家的路上,鲁班心想:“指出我不对的人,吾师也!墨子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啊,我不过是弄些华而不实的花花架子罢了。”鲁班蓦然顿悟。从此他本着一心为民的宗旨,潜心专研。在生活中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发掘灵感,创造出了锯子、刨子、墨斗、石磨、雨伞等实用工具,甚至因为两国交战需要,他还制作出了第一架云梯。鲁班的虚怀若谷、孜孜以求也让他成为我国历史上集军事、航天、航海、机械、设计、民用等行业于一身的发明家和创造家,被后人誉为“百工圣祖”。

其实,“巧”与“拙”体现的不仅仅是技艺精湛与否,它更是折射出心系苍生的情怀多寡。那些以民为本、造福百姓的惠民工程才是真正的“巧”。反之,好大喜功、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则是地道的“拙”。

更多历史解密,请关注微信我们爱历史(ID: his-t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