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与《长城》一同上映的是《罗曼蒂克消亡史》,这部电影被很多观影者称赞,片中有大段的上海话,对于老上海人来说是亲切的,但是对于不太懂沪语的人来说,观影也是蛮切咧(吃力)的。那么这样一部电影到底如何?小蜘君请到专业影评人伊拉栖木来做一番点评。本文有剧透,请谨慎阅读。

此文为独家专稿

特邀影评人:伊拉栖木,自由撰稿人。

经典旧上海黑帮电影,不管你爱不爱上海腔罗曼蒂克消亡史开创了老上海黑帮片的新风(1)

群星云集的《罗曼蒂克消亡史》,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单从影院的满场率看,比起一个月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首发时的奚落,不得不感叹葛大爷和国际章的号召力,的确完爆李安和所谓120帧。

《罗曼蒂克消亡史》讲的是日本侵华期间,老上海黑帮里的爱恨仇杀故事。影片角色看着虽多,实际上剧情并不复杂,影片主要有三个人物:葛优扮演的黑老大陆先生、陆先生的日本妹夫(由浅野忠信扮演),以及由章子怡扮演的风流女子。章子怡是黑老大的情妇,彼时还是老二的陆先生对她也有几分暗自爱慕。但国际章老是出轨,老大终于怒了,把她赶出上海不准再入,这件事由陆先生的日本妹夫操办。不料日本妹夫操了没办,偷偷把章子怡囚禁了独享。借着日本势力入侵上海,妄图暗杀陆先生之时,妹夫乍死,陆先生也只好逃到香港,一切作鸟兽散。几年后战争结束,东窗事发,陆先生报了仇,也永远离开了上海。

经典旧上海黑帮电影,不管你爱不爱上海腔罗曼蒂克消亡史开创了老上海黑帮片的新风(2)

可以说,三位大咖这次的演绎都相当克制而不出挑,这点十分难得。特别是近年被喜剧片玩坏屡屡出戏的葛优,终于一洗冷面笑匠作派,全然不见了往日的影子。而往日以疯狂、个性著称的浅野忠信,也完全抹去了棱角,化身为不露声色,平易近人的日本间谍,很好地融入了戏中。如果要说国际章在前半部中讲上海话,慢慢悠悠略显勉强地吐字看着还有几分别扭,到了后半部回归到受伤女子的老戏路时,也终于回归正常模式。特别是她和浅野在密室中的性爱戏,演得十分出彩,这个段落和大岛诸著名的《感官世界》如出一辙,两人越交越欢,越欢越交。章子怡终于发挥出《艺伎回忆录》中的能量,而浅野的眼神有如回到了《杀手阿一》那个受虐狂,嗨点之高,仿佛只有章子怡这等风流女子才能满足他。

经典旧上海黑帮电影,不管你爱不爱上海腔罗曼蒂克消亡史开创了老上海黑帮片的新风(3)

《感官世界》中的男欢女爱

经典旧上海黑帮电影,不管你爱不爱上海腔罗曼蒂克消亡史开创了老上海黑帮片的新风(4)

《杀手阿一》中的浅野忠信

影片故事虽不复杂,叙事上却耍足花枪,也成为了一大看点,在各个配角人物作为分线索的闪回和穿插中,这部消亡史变得更为丰富而精彩。其他的人物有:袁泉扮演的女明星吴小姐、倪大红扮演的大boss、闫妮扮演的黑帮内务管家王妈(闫妮的表演是配角中最出彩的),阿娇扮演的陆先生情人小五、还有替陆先生打打杀杀的手下等,算得上一幅大时代背景下的众生画卷,同时也对应本片的英文片名:the wasted time,意为被浪费的时光。无疑,战争和动乱搅黄了每个人原本的人生轨迹。

经典旧上海黑帮电影,不管你爱不爱上海腔罗曼蒂克消亡史开创了老上海黑帮片的新风(5)

但对于“消亡”二字,或许导演本身也颇有疑问,他借用戏中戏,告诉大家自己也不知道应该给章子怡这个角色安排一个什么样的结局,或许,他同样不理解,已然在上海享受着一切物质文明的日本妹夫,为什么又要去毁坏这一切,借用陆先生在片头的话:“他们不喜欢高楼、秩序、不喜欢好吃的好玩的,没有正常人的情感,甚至想要把这一切都破坏。”罗曼蒂克的消亡,正是物质文明的消亡。本来,陆先生是这个资本主义秩序的维持者,这种秩序在浅野和黑猫独处的一场戏中表现了出来:“你不可以吃我的东西,我给你做一些吃的。”而影片告诉我们,一旦受到外部势力的威胁,这层秩序就会变得非常脆弱,因此战争动乱不仅是对物质文明的直接毁坏,更是毁坏、扭曲人性,使人们做出反常行为,激发出人类阴暗邪恶的一面。这是另一层面的破坏和消亡,至于动机,普通群众根本无从追寻。

经典旧上海黑帮电影,不管你爱不爱上海腔罗曼蒂克消亡史开创了老上海黑帮片的新风(6)

影片中章子怡排演的《花好月圆》(历史上确有此片,拍摄于1941年,讲述丈人和女婿争夺情人的故事,影射本片葛优和浅野的争斗)原本由袁泉扮演的女明星吴小姐主演,导演再次借袁泉之口道出:电影没打算让观众看懂,是拍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这厮自恋和傲娇,在冒犯观众的同时也成为了理解导演的线索。为何观众们对老上海如是无感?对特殊年代下人们的悲欢离合如是麻木?或者,罗曼蒂克消亡的年代,一定是战争年代吗?甚至,笔者妄自揣测导演对于新世纪上半叶的时局有所担忧,或许这就是导演自认的超前之处。

经典旧上海黑帮电影,不管你爱不爱上海腔罗曼蒂克消亡史开创了老上海黑帮片的新风(7)

当然,在一部黑帮片、一幅时代画卷之外,《罗曼蒂克消亡史》更是一部属于导演程耳个人的电影。程耳名气不大,此前最著名的作品要数孙红雷主演的《边境风云》,在这两部电影中,他已经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作者标签。

经典旧上海黑帮电影,不管你爱不爱上海腔罗曼蒂克消亡史开创了老上海黑帮片的新风(8)

《边境风云》与程耳

本片沿袭边境风云,诸多元素一脉相承,比如挖土埋人、大广角的远景镜头(包括大附拍)等等。简言之——浪漫诗意有情怀,但是这也未必是一个优点。具体而言,其风格表现在如下方面:

经典旧上海黑帮电影,不管你爱不爱上海腔罗曼蒂克消亡史开创了老上海黑帮片的新风(9)

《边境风云》剧照

经典旧上海黑帮电影,不管你爱不爱上海腔罗曼蒂克消亡史开创了老上海黑帮片的新风(10)

《边境风云》剧照

首先是配乐不能停,配乐无时不刻地伴随剧情发展,成为整部电影情绪气氛的渲染,甚至在有些时候取代了叙事。当然过分的配乐容易让影片沦为MV,影片中几次穿插了英语歌曲,虽然歌曲呈现的意境和影片契合,但依然不免用力过猛,特别是那首迷幻摇滚风的插曲,曲风和影片整体的关系,实在有些别扭。

经典旧上海黑帮电影,不管你爱不爱上海腔罗曼蒂克消亡史开创了老上海黑帮片的新风(11)

《罗曼蒂克消亡史》的片尾曲由尚雯婕演唱,另一合唱者为左小祖咒

其次是浪漫化的剧情处理,比如浅野在上海好好的乍死,几年后就出现在菲律宾战场上;或者是满脸是血死里逃生的小弟,第一件事就去找妓女,不管是出于戏剧化或是谐谑目的,这种处理都会引起争议;

经典旧上海黑帮电影,不管你爱不爱上海腔罗曼蒂克消亡史开创了老上海黑帮片的新风(12)

再者是对于人性复杂多面的表现,以及大环境下的扭曲。这点上《边境风云》更为突出,人物内心挣扎,最后难逃宿命,这是导演的悲剧情结以及对硬汉派英雄的偏好;

最后是多人物时空交错的叙事。就本片剧情的复杂性而言,这样的叙事手法并不必需,不过也能使影片在结构上得到一些呼应,比如开头杀害赵宝刚和结尾杀害浅野,都对应着父子的主题。只是,错综的剪辑势必更容易出破绽,如浅野“送行”章子怡当天黎明,浅野停车在野外埋尸体时,章子怡还拿枪威胁射杀他,可在之前相同的片断中,浅野回到车上时章子怡已经安睡。在如此情绪波动下(方才遭到浅野的强奸),章子怡在前后一两小时内的行为反差是不足让人信服的。

经典旧上海黑帮电影,不管你爱不爱上海腔罗曼蒂克消亡史开创了老上海黑帮片的新风(13)

浅野最后还是被章子怡所射杀

同时,过于庞杂的人物也使一些旁枝未能安置周全,例如替葛优办事的萧山“童子鸡”小弟,之前还被伙伴称作必成大器,可最后枪战幸存后,和妓女破了处之后便不再有下文,这条线索便游离于罗曼蒂克消亡之外。

经典旧上海黑帮电影,不管你爱不爱上海腔罗曼蒂克消亡史开创了老上海黑帮片的新风(14)

另值得一提的是,在陆先生遇刺的段落中,帮派内的张二哥也成为了日本人的帮凶。从陆、张二人姓氏看,倒是容易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杜月笙、张啸林二人。杜月笙处事公道,希望维护民族利益,对应陆先生,香港曾有一部杜月笙的传记电影,叫《岁月风云之上海皇帝》,里面的主人公恰好也化名为陆云生,不知道这算不算一个巧合;而张啸林在历史上确实成为投日汉奸,片中张二哥的妆容扮相,也是几分相似。加上陆先生远走香港、张二哥被陆暗杀的结局,似乎都能和史实对号入座。这算是影片人设背景的题外话。

经典旧上海黑帮电影,不管你爱不爱上海腔罗曼蒂克消亡史开创了老上海黑帮片的新风(15)

张啸林

不管他是不是杜月笙,黑老大早已成为老上海电影的标配,在众多导演的镜头下现形。只是,当我们脑海里总是浮现出第五代导演们那些柔光镜、大气迷雾下一片片大红的室内娱乐舞厅(详见《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风月》等片)而感到困乏无趣之时,程耳算是用通篇的沪语对白,冲破了什么百乐门歌舞,冲破了一群黑西装油头,守着辆老爷车前的道上人。确实如程耳本人采访所言,他对《罗曼蒂克消亡史》无愧于心,而至于这首浪漫史诗,观众是不是喜欢,能不能被打动,会不会觉得有点“刻奇”,这就是另外一码子事了。

特邀影评人:伊拉栖木,自由撰稿人,前电影刊物编辑,2014上海国际电影节征文十佳影评人。在万般无聊中偶遇一丝生活的灵光,大概就是继续守候电影的理由。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转载需联系蜘蛛网订阅号(spider201310)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