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终于追完《星汉灿烂》了。
与《知否》相比,这部剧的爱情成分更浓烈一些。
大部分角色的爱情和婚姻,是随着故事发展而渐渐步入正轨,苦尽甘来。
比如程少商,比如曲泠君,甚至是王姈。
废太子妃孙氏的婚姻则是反过来,一步一步滑向波谷。
在《星汉灿烂》众人中,太子妃孙氏是少数不多拿到一手好牌的人,这把好牌却被她打得稀巴烂。
她就典型的那种人——掉入自我设置的牢笼里,画地为牢,把美好人生变成凄风苦雨。
先来看看为什么说废太子妃孙氏,拿到一手好牌?
一首先是运气好。
以孙氏的家世和个人素质,要不是家世好,她不会有机会成为储君正妻。
孙家是农户出生。《星汉灿烂》的时代背景是世家层出不穷,孙氏的家世只能用“寒微”二字来形容。
她个人的素质,也很容易让别人轻视她。
在宣后的寿宴上,太子和太子妃夫妇奉上的礼物是一对玉麒麟。
礼物选品还算成功,得到大家的夸奖。
太子妃孙氏立即就飘了,忘乎所以,立即说到:“是啊,可花了不少银钱呢。”
孙氏用一句话就把宣后寿宴的重头戏,变成超级尴尬的大型社死现场。
但她命好啊!
文帝还没有发家的时候,一时兴起,就为长子定下了这门亲事。
随着文帝势力走向越来越好,长子变成了太子,孙家乐疯了。
谁能想到当初随意定下来的婚事,最后的含金量如此之高呢!
二是公婆夫妻三观太正。
随着文帝一家身价水涨船高,太子和孙氏的婚事,遭到质疑。
其中就有凌不疑。
太子和孙氏要完婚之际,凌不疑年纪尚小,却明确提出反对。
凌不疑也算有心了。
他为此事劝过皇帝和宣后好多次。
凌不疑见皇帝和宣后不愿意违背承诺,还专门跑去劝孙氏,建议她主动退婚。
孙氏本人不愿意放弃这门能够提升自家身价的婚事。
于是,孙氏顺理成章成为太子妃。
孙氏嫁到东宫后,皇帝和宣后作为公婆,对她非常包容。
起码这两位真心不嫌弃她,给足了空间和时间,就看她如何经营自己的婚姻人生了。
三是丈夫宽厚踏实。
太子良善仁厚。
孙氏入宫十年,没有子嗣。
在太子家真有皇位要继承的情况下,太子也没有嫌弃她,还顶住压力,不纳侧妃。
她的太子妃之位,稳如磐石。
太子真想要和她好好过自家的小日子。
太子妃孙氏,是如何回报这一副好牌呢?
作死!
二要说太子唯一不让孙氏称心如意的地方,就是婚前摇摆过。
太子当时的心上人是宫中伴读曲泠君,曲家这一辈最优秀的女儿。
不过文帝坚持婚约,太子也不是那种为了红颜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悔婚的人。
父子俩都坚持履行婚约。
唯一出面当恶人的人,只有凌不疑。
太子不是勉强为之。
他决定迎娶孙氏后,就和曲泠君彻底断了联系,准备和孙氏好好过日子。
曲泠君也依家族安排,嫁给了梁尚,改善梁曲两家的关系。
曲泠君和太子,各自安好。
年少时的爱慕,都成前尘往事,俱往矣。
三唯一过不去的人是太子妃孙氏。
她把这件事情,变成心中的一颗刺。
为了出气,她十年来只做了一件事情——随时派人以太子的名义,给曲泠君送上各种贴身之物,营造一种太子未曾忘情的暧昧气氛,让曲泠君的无能老公觉得自己头上一片绿色。
储君他不能怎么样,就把憋屈发泄到曲泠君头上。
曲泠君被老公家暴长达十年,为了儿女又只能隐忍,生不如死。
这件事情被扯出来后,大家对孙氏更加鄙夷——看吧,孙氏也就这点手腕这点心胸!
从孙氏的角度来说,她觉得自己恨曲泠君是有道理的。
“那明明是我的夫君,你凭什么霸占了太子的心!”
所以,她坚持了十年,让曲泠君陷入悲惨的人生。
只能说,太子妃的委屈和恨意,源自自己设置的幻境之中。
四孙氏所为,实在难以摆在台面上说,后果却不得不由东宫全部承担。
太子陷入“眷恋臣妻”的绯闻之中,名誉受损。
朝中早就有人质疑太子的能力和手腕。此事一出,太子的威望,算是被孙氏折损了一半。
皇帝和宣后经过此事,对这个儿媳更加难以维护。
太子妃被废为庶人,彻底没戏了。
直到被废,孙氏还沉浸在自我设置的思维牢笼里难以自拔——她心里苦啊,守着一个不爱自己的夫君。
看到这里,已经不能说孙氏是情商低,而是脑子有问题。
这种脑子有问题,比疯子还可怕。
在思维上自我画地为牢的人,永远只能原地踏步,令看客觉得苍凉而又鄙夷。
五太子的摇摆,能当做和孙氏婚姻里的罪过吗?
对于感情洁癖党来说,可能是。
问题是婚姻永远不是玛丽苏剧。
这不能成为孙氏走不出来这个心结、并去害惨曲泠君的理由。
孙氏在婚前是知情的。
她当时有选择权——你要是介意,你可以选择不嫁。
孙氏选择如约嫁给太子,是她真心爱慕这个人吗?
不是。
她口口声声说是,太子不爱她,她才如此凄苦。
她选择继续前行,完全是看中太子妃这个位置,而不是太子这个人。
感情上的对错讨论完了。
再说说太子妃这个人为何作践了自己的大好人生。
首先她的内心刻薄恶毒。
五公主跋扈,在宣后寿宴上惹事,直接把宣后气病了。
孙氏表面上是来看望宣后,实际上是落井下石。
那副嘴脸,惹得少商直接怒怼她,说她不会劝人就不要劝了。
宣后身为婆婆,一直善待孙氏,孙氏又如何回馈她呢?
孙氏这样的行为,是本性使然。
别人只要倒霉,她必然上去笑两声,踩两脚。
其次是她的心思完全没有用对地方。
身为一个出身门第寒微的太子妃,应该趁着公婆宽容、夫君仁厚,努力改变自身,抓住身边环境对自己有利的地方。
比如宣后也没有在婚姻得到爱情,但不妨碍她本人得到文帝和越妃的真心佩服和尊重。
因为宣后识大体,顾全大局。
太子妃孙氏可以跟着宣后,放宽眼界和人生。
这些大的格局学不来,跟着宣后管理后宫和约束家人,不失为另外一条路。
即使真的不想学,你好好做一个太子妃,当一个富贵闲人,都比钻进牛角尖,频繁自唱“我很不幸,别人瞧不起我”这种无能心境,好得多。
孙氏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
无论是婚姻关系、亲友关系还是职场关系,你都能瞥见“类孙氏”的身影。
他们的思维定式是陷入自我,总是为自己找借口——“我悲惨,我难过,我倒霉”。
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当然,原因从来都是他人的问题。
即使她们已经比无数人幸福,都不能停止自怨自艾。
这样的人,可悲却不可怜。
因为,“类孙氏”这样的人,无论身处何地,都不能获得幸福。
倒霉的人,却是和她们亲近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