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政君的影响下,王氏家族的政治势力得到了很大的膨胀,并不仅于王凤封侯。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上悉封舅谭为平阿侯,商成都侯,立红阳侯,根曲阳侯,逢时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一门五侯,再加上原来的王凤,其实是六侯,地位尊崇,可见一斑。

王政君对娘家的提携扶持,甚至到了没有底线的地步。当年王政君的母亲李氏因为受不了丈夫王禁的沉湎酒色,“后以妒去,更嫁为河内苟宾妻”,又生了一个儿子叫苟参。对于这个同母异父的弟弟,王政君也想照拂,要求成帝也封苟参为侯。成帝对于这个不正宗舅舅,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后来架不住母亲的央求,还是将侍中水衡都尉的肥缺给了苟参。

励精图治的古代皇帝 一个被史书说成昏君的皇帝(1)

袁立版的王政君

很多人或许会将成帝重用母系王氏外戚解释为昏聩无能,其实历史真相远比表象复杂。当初汉宣帝在清除霍光家族势力之后,搞出了一种不同于武帝时代那种内朝钳制外朝官僚的权力制衡办法,即以阉宦为中书官,钳制外朝儒臣。据《汉书·佞幸传》记载:

石显字君房,济南人;弘恭,沛人也。皆少坐法腐刑,为中黄门,以选为中尚书。宣帝时任中书官,恭明习法令故事,善为请奏,能称其职。恭为令,显为仆射。

素有好儒之名的汉元帝即位之后,却继承了父亲这一政策,继续重用石显,甚至认为阉宦没有亲党,不会结党营私,“是时,元帝被疾,不亲政事,方隆好于音乐,以显久典事,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遂委以政。事无小大,因显白决,贵幸倾朝,百僚皆敬事显。”

励精图治的古代皇帝 一个被史书说成昏君的皇帝(2)

汉宣帝

被史书定性为昏君的汉成帝即位之后,却革除了祖、父两代的弊政。同是《汉书·佞幸传》记载:

元帝崩,成帝初即位,迁显为长信中太仆,秩中二千石。显失倚,离权数月,丞相御史条奏显旧恶,及其党牢梁、陈顺皆免官。显与妻子徙归故郡,忧满不食,道病死。诸所交结,以显为官,皆废罢。

既然除掉了阉宦,那么就产生了权力空窗,成帝又怎么弥补呢?其实在一日封五位舅父为侯之前,成帝就擢拔了另一位旧外戚重臣——平昌侯王商。在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这位王商不是成帝的那位同名舅父,而是汉宣帝舅舅王武的儿子。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成帝以王商取代匡衡为丞相,“益封千户,天子甚尊任之”。

励精图治的古代皇帝 一个被史书说成昏君的皇帝(3)

汉成帝

成帝的这一做法,其实打破了以往的传统,用外戚占据了原本属于儒臣的丞相之位。如此一来,就引起了朝中儒臣的不满,王商成为众矢之的。首先发难的是太中大夫张匡,河平四年(公元前25年),他向兼具儒臣和外戚双重身份的左将军史丹指责王商专权贪赃:

窃见丞相商作威作福,从外制中,取必于上,性残贼不仁,遣票轻吏微求人罪,欲以立威,天下患苦之……今商无尺寸之功,而有三世之宠,身位三公,宗族为列侯、吏二千石、侍中诸曹,给事禁门内,连昏诸侯王,权宠至盛……今商宗族权势,合赀巨万计,私奴以千数,非特剧孟匹夫之徒也……商视事五年,官职陵夷而大恶著于百姓,甚亏损盛德,有鼎折足之凶……

这种说法得到了史丹的赞同,他向成帝参奏王商:

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而回辟下媚以进其私,执左道以乱政,为臣不忠,罔上不道,《甫刑》之辟,皆为上戮,罪名明白。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励精图治的古代皇帝 一个被史书说成昏君的皇帝(4)

影视剧里的王凤

说实话,这些对于王商的指责其实在当时的外戚群体是有普遍性的,如果真治理,那就要杀一片了。成帝对于王商是有期待的,并不指望他多能干,更多的是希望他能起到制衡王凤的作用,以外戚制外戚,成帝其实并不昏聩。所以,对于史丹的要求,成帝的态度是“勿治”。

令成帝想不到的是,此时大司马大将军王凤跳出来,“固争之”,要求严厉处理王商。很明显,这场针对王商的政潮,背后是王政君系外戚与儒臣的联手。这样一来,王商保不住了,“惟商与先帝有外亲,未忍致于理。其赦商罪。使者收丞相印绶。”

王商一系的外戚势力经此一挫,一蹶不振,“商免相三日,发病呕血薨,谥曰戾侯。而商子弟亲属为驸马都尉、侍中、中常侍、诸曹大夫郎吏者,皆出补吏,莫得留给事宿卫者。”

励精图治的古代皇帝 一个被史书说成昏君的皇帝(5)

成帝许皇后

在此之前,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随着许嘉的病逝,许氏外戚势力已经不行了。经过河平四年的这次政潮,王商一系旧外戚势力倒台。如此一来,王政君一系的王凤外戚集团便一家独大了。

王商死后,继任丞相的是以经学闻名的张禹,他在政治上对王凤是一切退让,外朝无法起到制衡大司马的作用。王凤权力的膨胀,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影响到成帝皇权的行使。《汉书·元后传》记载了一件成帝失败的人事任命事件:

大将军凤用事,上遂谦让无所颛。左右常荐光禄大夫刘向少子歆通达有异材。上召见歆,诵读诗赋,甚说之,欲以为中常侍,召取衣冠。临当拜,左右皆曰:“未晓大将军。”上曰:“此小事,何须关大将军?”左右叩头争之。上于是语凤,凤以为不可,乃止。其见惮如此。

励精图治的古代皇帝 一个被史书说成昏君的皇帝(6)

汉成帝

没有王凤的同意,成帝甚至想任命一个中常侍都不行。王凤虽然是外戚专权,但又绝非是无能昏聩之辈,他与儒臣集团的合作远比西汉历史上以往的外戚权臣要好得多,之前在灾异问题上帮了王凤很大忙的杜钦、谷永帮助王凤拉拢了很多士人,“王氏子弟皆卿大夫侍中诸曹,分据势官满朝廷”。

阳朔三年(前22年)八月,王凤病死,他在大司马这个位子上干了11年。王凤之后,接班当大司马的是王凤堂弟王音。王音更是谨慎,很好地处理了与儒臣集团的关系,政声很好,“王氏爵位日盛,唯音为修整,数谏正,有忠节,辅政八年,薨。”后面的王商、王根也是与儒臣集团水乳交融,谨守边界,王氏外戚集团的势力在这种高超的经营之下,才得以稳固壮大。之后王莽的施政策略,其实与几位伯父、叔父是一脉相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