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首好的题画诗,不仅仅只是将画面的场景展现出来,还应该往更深的层次发掘,写出画中所描摹的场景,体现出深层次的画意,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诗歌展现诗人的胸怀,抒发诗人心中的感想,或者是表达自己的理想、志愿,或者是寄托自己的感慨,宣泄内心的愤懑等。这样的话,我们所看见的题画诗,就不仅仅只是看图说话而已,而是诗人对眼前的画作,所做的再次创作。

杜甫的《画鹰》,就是一首极好的题画诗。“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通过这首诗歌,我们可以看见,那原本洁白的画绢上,腾涌起了一片肃杀之气。一片风霜之下,一种凛冽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只苍鹰,腾空而起,它侧目而视,斜睨着那只狡兔,对于眼前的猎物,它丝毫都不放在眼里,一种傲视天下的姿态,跃然纸上。

为什么画鹰要配上松树(画中鹰和诗中鹰)(1)

图片来源网络,不包含于原创部分,下同

光光是前三联,就已经能够让人感受到一只神采飞扬,雄姿勃发的老鹰了,而最后一联,则更是点睛之笔,诗人赞颂了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击杀野兔,这根本就算不上是老鹰的志向,那苍鹰真正想做的是在万米高空之上,将那些凡鸟一一击毙,让它们的毛血洒落在原野上。

通过这首诗歌,我们所看到的绝不仅仅只是一只老鹰的形象,而是诗人自己那绝世独立的不凡形象,诗人显然是将那只卓尔不凡的老鹰比作了他自己,而将那些误国的庸人奸臣比作了凡鸟,如果有机会能够让他一展抱负的话,诗人会像那翱翔的苍鹰一般,实现自己远大的志向。

为什么画鹰要配上松树(画中鹰和诗中鹰)(2)

这首诗歌,就算我们还没有看见画面,也已经能够感受到画面的气势了,就好像是金圣叹说的那样:“句句是鹰,句句是画,犹是家常所讲。至于起句之未是画已先是鹰,此真庄生所谓鬼工矣。”

杜甫的诗歌不仅形象地再现了图画的场景,更不易的是,他还根据绘画的内容,表现自己的“乘风思奋之心,嫉恶如仇之志”,让人在欣赏画作的同时,有了无穷的回味。画是好画,诗更是好诗,杜诗最妙的地方,就在于最后所发的议论。就好像沈德潜曾经说过的那样:“唐以前未见题画诗,开此体者,老杜也。其法全不在粘画上发论。如题画马、画鹰,必说到真马、真鹰,复从真马、真鹰开出议论,后人可以为式。”

为什么画鹰要配上松树(画中鹰和诗中鹰)(3)

的确是如此,就像沈德潜说的那样,杜甫的题画诗的确是一绝,他曾经写过大量的题画诗,如《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戏题王宰山水图歌》、《通泉县署壁后薛少保画鹤》、《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等等,都是非常优秀的题画诗。杜甫所写的题画诗,往往都不是就画而论画,而是会从眼前之画衍生开去,说到自己的志向,说到自己内心的感受等等。后世有不少文人墨客在创作题画诗的时候,都学习杜甫的这种风格,针对各种不同的绘画题材,写出有不同象征意义或者是意趣志向的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