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阿甘本来不打算聊的——

聊的人太多,简直被夸到飞起: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1)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2)

十几天之前,港片爱好者凌凌漆在看了10多篇好评后,兴冲冲冲进了电影院——出来之后,他对阿甘说:“这片子凭啥能打8.2分呢?” “剧情老拖沓啦,打来打去的,差点睡着鸟。”

说实话,阿甘也觉得这片子到不了8.2分——但人就是靠口碑卖了10个亿——叫好,还叫座。

闪亮亮打脸啊。你说!!凭什么呢?

我们看一部作品好不好,还得把它放到具体的环境中来比较。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3)

爆炸的水柱冲天而起,西装革履的主角小宇宙爆发获得能力加成,瞬间变身超级塞亚人 ——豆瓣网友:wr456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4)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5)

所有人物一板一眼说着官话,摆明了要来升华你——没觉得在看电影,倒像是在看新闻联播 ——豆瓣网友:bjabc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6)

如《云水谣》,女主顶着跨越海峡的圣母光环,不管命运怎么虐,她都好爱好爱。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7)

为了纯洁(爱情\理想\…)牺牲了自己,一生等待的“爱情”,就是高尚的爱情吗? ——豆瓣网友:许侠客(真好奇为啥给了5分)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8)

如《唐山大地震》,导演逼着你哭!!!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9)

女主哭到你不得不跟着她哭——能直接把客观事实呈现好,让观众自己决定是否流泪吗 ——豆瓣网友:乌云上的银边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10)

也有题材类似《湄公河行动》的:

《战狼》,这片子从头到尾一直在说主角超级牛*,那为啥牛*呢?既然是个电影,能用故事说吗?对不起,臣妾说不明白啊!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11)

塑造个人英雄主义用力过猛,跑偏了——手把手教你如何用手枪干掉狙击手,如何踩地雷不死,如何调戏女上司。 ——豆瓣网友:非想_爱心觉罗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12)

当然,还有陪伴父辈们成长的这些: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13)

截图自《红灯记》,从未见过如此孔武有力的老奶奶

人物形象巨高大,感情巨浓烈,情节巨魔幻,故事巨单薄,有木有。

所以,社里的扫地小妹麻雅对阿甘抱怨说,打开主旋律电影的正确方式只有——洗心革面,接受再教育。

《湄公河行动》显然是个异数,一开场,麻雅就被帅哥——呃,就被紧张刺激的故事抓住了眼球——警察喊KAO不装,办案有一套,还有“非常方法”;动作戏也出彩——枪战高科技,飞车飙快艇,毫不含糊。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14)

厉害了我的哥,全方位突破了以往主旋律。

那么,问题来了——《湄公河行动》的好看,仅仅是因为这些“突破”吗?

今天,阿甘想聊聊《湄公河行动》“好看”的真正原因。

一部故事片好不好看,一般取决于两点:

一是故事本身好不好,《湄公河行动》取材于“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湄公河惨案)”,为了破案,中方专案组花费4个月、抓捕3次才将凶手捉拿归案。

毒品 凶案 金三角大毒枭,题材本身就很燃。

二是能不能把故事讲好。

故事好却讲岔了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孔子》:

周游列国的孔子=on the way的鲁国外逃干部——“苦”,全片的最高潮(或卖点)竟然是会面大美女:南子....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15)

没辙了,只能用孔子读格言给观众听的方式,交待孔子是至圣先师,读就读吧,格言起时还能听到交响乐——配乐诗朗诵。

幸好,《湄公河行动》不仅有个好故事,还好好讲了故事:

这部电影遵循了一个教科书式的叙事结构:一波三折到高潮,高潮结束,秒进结局

好看的电影应当有引人入胜的开端,跌宕起伏的发展,更要有紧张激烈的大高潮,这和好文章是相似的,都讲究虎头,猪肚,豹尾。

一般来说,开端部分,应该在开场5分钟之内交待完故事背景,说清楚故事走向,主要人物要全部出场,彼此关系也要大致清晰。

回到《湄公河行动》,在新闻联播式的开场中,迅速讲明白了故事的走向——坏事是大毒枭糯卡干的,警察蜀黍要去金三角抓他!

问题是,谁去抓,怎么抓呢?于是,两位主角顺理成章露了面: 小队队长高刚,领导眼中“倔(dou)驴(bi)”般的男人——给领导吃戒烟糖,自己抽烟。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16)

边境情报员彭于晏,身上有一股“狠”(shuai)劲儿。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17)

两人会在湄公河会面,双雄戏码即将上演……故事交待的干净利落,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发展部分呢,则不能太闷,要有铺垫,要有造势,不能平铺直叙,人会睡着的;也不能打鸡血,想起一出是一出,把故事讲崩了,无数电影大师的经验告诉我们,好的故事发展,应当是一波三折的

《湄公河行动》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三波折结构,如图: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18)

大坏蛋糯卡的信息非常少,仅有的一张照片也模糊不清,像二维码一样。为了找到他,警察蜀黍们只能先从他的部下下手。对糯卡的部下,蜀黍们前后共发起了三次抓捕行动,即三个故事,三个波折。

《湄公河行动》的好看,就好看在这三个小波折虽然是递进的关系,但其实彼此也都可以独立成章,就像章回体小说一样(水浒传)——每个小故事都很精彩。

第一个故事:突袭

据情报,需要突袭抓捕的地点不可以带武器,并且只有十五分钟的行动时间。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19)

现场幽暗密闭,到处是毒贩 吸毒汉,目标人物已经奄奄一息,警察蜀黍们为了抓到活人,不得不在狭窄空间中开打。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20)

警犬和无人机高调出场,表明咱派出了一只高科技且手段丰富的现代化缉毒小队。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21)

板砖、飞斧、群殴,历经波折终于把人抓了出来,队长从天台撤离。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22)

观众刚刚放松,飙车 枪战的戏码又来了。

在第一个波折中,特警小队的每个人带着职责一一亮相——有名有姓的人物基本都出场了。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23)

第二个故事:无间道

第二次行动,从三位缉毒警决定演一出无间道的戏开始,到商场枪战结束,是发展部分的第二波儿。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24)

方新武负责勾搭糯卡的代理商皮尔,二人相逢恨晚,吃完饭后相约去泡妞,偶遇喜欢用钱砸人的钱多多老板。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25)

皮尔被钱多多hold住了,他太想体会一把被钱砸死的感觉,无奈大BOSS不信,派出了本片另一个重要反派:占蓬来刺探消息。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26)

钱多多老板不是在豪华游艇上泡妞,就是在私人会馆里喝红酒,占蓬认为这人没啥问题。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27)

双方约好商场谈判,各自心怀鬼胎,可惜我方跟踪人员被识破,谈判变枪战——张涵予的动作戏爆表了。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28)

第三个故事:逃与追

第三个波折,从占蓬带着拿突(糯卡儿子)逃跑开始,到方新武将占蓬击毙结束。这个故事比较短,是一场追车戏。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29)

彭于晏饰演的方新武随时准备和毒贩同归于尽

三个波折讲完,警察蜀黍总算从拿突那里获得了大坏蛋糯卡的准确位置,后面就是真正“抓捕糯卡”的大高潮了,抓到了糯卡,故事也就结束了。

坦率说,这片子最后的高潮部分,时间太长了,故事讲的拖沓,主角光环炸裂,主旋律的味道又出来了。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30)

为了哮天,杀啊啊啊啊啊啊啊

所以呢,《湄公河行动》的好看就好看在发展部分的三个波折:突袭救人、无间道和逃与追——这三个类型故事都是动作片里群众喜欢,久经考验的经典剧情套路

而且,这片子拍的也规矩,每个故事,导演都给了明确的启动画面,新故事进来的时候,一点都不会觉得突兀:

第一个故事: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31)

第二个故事: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32)

第三个故事: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33)

另外,这三个故事的长度并不是等分的:

第一个故事由密集的动作戏完成,导演耗时10分钟。

第二个故事有文戏,也有武戏,总体用去约30分钟。

第三个故事有武戏,有内心戏,只用了7分钟左右。

SO,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张图: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34)

中等长度故事 →→ 长故事(小高潮)→→ 短故事 →→ 结局(大高潮)

是不是不看片子,只看这个叙事布局和节奏,也能感觉的到张弛有度,跌宕起伏呢?

对于一部有追求的片子来说,光搞定大的叙事结构,还是不够的,还应当保证组成这个结构的每个小故事也要精彩。

所谓,波澜中又起波澜。

以《湄公河行动》中无间道这个故事为例: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35)

从皮尔上钩到占蓬被糯卡集团雇为军师,可算作是开局阶段;糯卡集团派遣占蓬刺探虚实,一直到商城谈判,是发展阶段;商场激战则将故事推向了高潮。

也遵守了开局,发展和高潮的总原则,是不是?

而在它的发展部分,其实也能找的到一波三折:占蓬和钱多多吵架,方新武认出占蓬,跟踪人员被识破,随后推向高潮——激战。

方新武和占蓬之间的仇怨,是整部电影的叙事暗线,与电影的主线交叉前行,最终在高潮到来前了结了彼此恩怨:

开篇出现的红衣女子,原来是方新武的女友!而这条暗线在方新武认出占蓬时,终于探出头来。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36)

方新武开启了回忆模式——占蓬曾经害死了他交往10年的女友,这时的方新武随时有可能被占蓬认出,这也意味着警方的布局会随时暴露。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37)

到了第三个小故事里,方新武终于抓住了占蓬,一枪蹦了他。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38)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哪怕是在电影世界里也不可以——方新武因为女友被毒贩和毒品所害,所以远走他乡去缉毒,所以他对待毒贩特别“狠”,所以为了得到情报,他虐毒贩的情节也就成立了。

可惜,另一个主角高刚的形象却没有这样完整的暗线支持。

阿甘不禁想,如果《湄公河行动》的高潮部分能够砍一砍,交待一下高刚为什么离婚,再把高刚女儿的这条叙事线丰满起来,故事可能会更好看。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39)

聊了这么多,做个总结——阿甘因为《湄公河行动》之所以好看,还是因为故事讲的规矩,能把故事讲的这么规矩,对好多导演来说其实并不容易。

至于人性的反思啊,镜头的艺术啊,主题的升华啊,社友凌凌漆、麻雅他们其实想要看到的是这些东西,但这也太为难《湄公河行动》这样一部主旋律电影了~

那么主旋律电影到底能不能做到这些呢?

我们想起了一部不一样的主旋律电影,评分同样过8,关键词和《湄公河行动》一样:“真实事件改编”、“任务屡次失败”、“枪林弹雨”:

下一次我们打算推送:这部主旋律大片虽然卖了10个亿,但它其实没那么好?(下)

你猜是哪部片儿?

这是一部带着主旋律的电影(这部主旋律大片卖了10个亿)(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