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当武侠奇才徐老怪遇到功夫影星李连杰时,注定要擦出一些不平凡的火花。此时的徐老怪已凭借《新蜀山剑侠传》和《倩女幽魂》树立了自己独树一枝的新派武侠风格,在香港地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李连杰早已凭借《少林寺》及其衍生的少林电影红遍大江南北,但之于香港地区,他还是个外来的和尚,好不好念经只有自己知道。两人在美国相遇,越聊越投契,两者对于武侠的理解,使得彼此间的精神世界趋向一致,为了共同的理念和追求,两者决定展开一次合作,把徐克脑海中构想的关于黄飞鸿的故事拍成电影。

徐克为什么拍摄黄飞鸿(黄飞鸿徐克和李连杰的一次浪漫邂逅)(1)

徐克为什么拍摄黄飞鸿(黄飞鸿徐克和李连杰的一次浪漫邂逅)(2)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黄飞鸿作为一个符号般的人物,早已脱离了历史本来的面貌,和霍元甲,陈真一样,成为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奋发图强,寻求救国之路的图腾人物。近二十多年来,饰演黄飞鸿的影星有不少,导过相关题材的导演也有几个,然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徐克和李连杰这样的组合,也就是系列电影的前三部:1,壮志凌云。2,男儿当自强。3,狮王争霸。

现在谈谈严振东这个人,按后续的采访,严振东这个人是有原型的,由于临死前所说的,“黄飞鸿,原来我们功夫再好,也敌不过枪炮。”大多数的评论认为他是个可悲可叹的旧式武人形象。但我却不敢苟同,无疑,严的出场及遭遇确实令人嘘嘘,但他的急于求成,表面自负,骨子里却自卑的思想很快的使他堕落,而沦为一个为虎作伥的爪牙。为沙河帮一众宵小表演功夫,继而又任十三姨险糟凌辱而视而不见,并美其名曰,"只有在实现了温饱问题,开了武馆后,才能去实现心中的正义。"实现温饱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但他却选择了最令人不齿的方法,与坏人为盟,背弃良心。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他与黄飞鸿决战之时,辫里藏刀,企图以暗器的手段做掉黄,并自我辩解道,“江湖险恶,不得不防。”要知道,他与不如他的人对决时,可是对暗算的手段极其鄙视的。严的堕落,与其说是时代的悲剧,毋宁说是自身的堕落,活生生的从宗师级别的人物降格为江湖帮派的打手。

由于第一部播出后,反馈良好,给了徐克和李连杰很大的信心,继而后续两部的合作,其中为影迷所津津乐道奉为经典中的经典的,即为第二部《男儿当自强》,此片无论从剧情,场面,镜头,配乐来说,都无愧当时武侠片的顶峰,即使放在今时今日也不落伍。为了使影片更为紧凑,黄的弟子中,只有梁宽(由元彪换成大眼莫少聪)跟随身边。影片分两条线展开叙述,一边为广州白莲教众以扶清灭洋为名义,愚昧民众,滥杀无辜,黄飞鸿与妖首九宫真人之间的对决。另一边为保护革命党人孙文和陆皓东,黄飞鸿与清廷爪牙纳兰元述之间的对决。一边是与愚昧势力的对决,一边是与保守势力的对决。哪一方势力是拖累当时中国的元凶呢?按电影给出的判断是为保守势力,因为愚昧势力也只不过是保守势力借以利用的工具罢了。影片中的亮点有两个:一为黄飞鸿以愚昧对愚昧,假借真武大帝上身,吓唬教众,直对九宫真人。二为黄飞鸿与纳兰之间的决斗,斗室之间,你来我往,佛山无影脚对决布棍,最终黄以柔克刚,以一片木屑战胜纳兰。

徐克为什么拍摄黄飞鸿(黄飞鸿徐克和李连杰的一次浪漫邂逅)(3)

此片中有三个人物让人印象深刻,一为张铁林饰演的孙文,从此片之中就已形成了吹胡子瞪眼的表演方法,看到他的时候,不免出戏。二为姜大卫饰演的陆皓东,老戏骨不愧老戏骨,把一个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挂念友人的正义人士演绎的形神兼备。三为甄子丹饰演的清廷大臣纳兰元述,说句良心话,甄的武戏动作凌厉威猛,文戏的表情到位,对白惹眼,把一个处于时局当中,虽明白大势所趋,但一方面身不由已,另一方面做为现有秩序的得利者,拼死保护现有秩序。

接下来谈一下徐克和李连杰合作的收尾之作《狮王争霸》,此片以慈禧太后授意李鸿章举办舞狮大赛,期待以武为体,扬我国威的同时,提倡以武强国之道。本片做为三部曲的收尾之作,除了格局大点,直接对话中央领导外,其他方面实在乏善可陈,从头到尾的反派人物赵天霸人物形象单一,一路坏到底,缺少人性的更多可能性,比起前两部对于塑造反派人物的用心程度,实在不是低一两个档次了。武打场面除了与腿王鬼脚七(可媲美周星驰少林足球中的黄金腿)的美腿之战外,就是群狮乱舞的斗狮战,场面确实宏大,但又稍显凌乱。

徐克为什么拍摄黄飞鸿(黄飞鸿徐克和李连杰的一次浪漫邂逅)(4)

片中最能让人记住的恐怕就是片尾黄飞鸿对李鸿章所说的那段话:“李大人,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刚才天炮一响,如果没有天灯挡枪的话,胜负归谁,还真没人知道。现在金牌在我黄某的手上,并非我赢了。大人为了大显我民神威而举办的这场‘狮王争霸’,死伤这么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实我们都输了。依小民之见,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最重要还是广开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区区一个牌子,能否改变国运?还请李大人三思。这金牌,留给您做纪念吧!~告辞了!” 此段话,提升了整个系列电影的历史高度。

纵观整个三部曲,除了反映清末的社会现关和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另外的一点也是黄飞鸿这个形象的不断完善。从一开始的因循守旧,有点顽固,再到后面的可以正视自我,认识到真正的不足,这不仅仅是黄飞鸿本人世界观的改变,也是那个时代部分中国人世界观的改变,也是近世代以来中国人世界观的改变,中国也正因为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才会在风云变换之际,虽起步稍晚,但终究可以跟得上别人的步伐,继而齐头并进,继而超越,实现真正的强男之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