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是民间艺术,原本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央视春晚小品的鼻祖应该是陈佩和朱时茂,84年春晚一个幽默的表演《吃面条》,让小品这个艺术形式迅速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并成为历届春晚的主要节目之一。

赵本山小品经典段子集(说起小品里的笑点)(1)

从84年春晚开始的小品节目一茬接一茬,涌现出像陈佩斯,朱时茂。黄宏,宋丹丹。赵丽蓉,巩汉林等优秀的小品演员,后来占据春晚小品半壁江山的赵本山,范伟和高秀敏,更是把春晚小品推向了一个高潮,春晚节目看本山已经成为观众们的共识。

直到2011年本山大叔最后一次参加春晚和王小利、李琳、小沈阳一起合作表演了《同桌的你》,获得了小品类的一等奖后,春晚舞台上再也看不到他的形象,小品这个人人喜欢的节目也由盛到衰,最后让观众们如鸡肋般食之无味,丢之可惜,实在令人遗憾。

小品和相声虽然在表演形式上不一样,但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抖包裹和笑料,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吃面条到赵本山小品《卖拐》、《不差钱》等等,小品的初衷只是为了逗观众们开心,让人们欢欢喜喜过一个快乐的大年,如果硬要在小品里掺上什么高雅的语言起到什么教育作用,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小品的初衷。因为观众们喜欢的是小品的这种逗乐的形式,是喜剧不是悲剧,是搞笑不是说教。

赵本山小品经典段子集(说起小品里的笑点)(2)

小品泛指较短的关于说和演的艺术。它的基本要求是语言清晰,形态自然,能够充分理解和表现出各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语言特征,喜剧小品尤为如此。小品是 “文化快餐”,是一碟精美的“小菜”,而不是什么火锅大烩菜,是“笑”的艺术,用其幽默风趣,滑稽可笑的台词引起观众们的共鸣,让他们在欢笑中得到身心最大的快感。

所以一个好的小品语言上真的要经过高度的提纯,既要贴近生活,角度新颖,还要语言精练,感染力强,表演初期就牢牢抓住观众们的笑点,以后一个包裹接一个包裹,一个笑点接一个笑点,由浅入深,最后达到高潮时戛然而止,留给观众无限的回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在这一点上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开创了先河,1990年春晚他们表演的小品《主角与配角》直到今天都让观众们津津乐道,这个小品好在她的创意非常新颖,主角变成了配角,配角变成了主角,节目最后主角还是那个主角,配角还是那个配角,其中幽默的表演,戏剧化的反转令观众们捧腹大笑,掌声如雷。这就是小品的魅力,生动、幽默、诙谐,令人过目难忘。

赵本山小品经典段子集(说起小品里的笑点)(3)

一个优秀的小品最起码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内容,二是语言,第三就是演员。小品不是戏剧,更不是影视艺术,它不需要追求高大上,也不需要那些振奋人心的说教语言,它纯粹是一种平民化的艺术表演形式,里面的演员也不是什么俊男靓女。

我们可以从以往那些很优秀的小品演员陈佩斯、朱时茂、赵丽蓉、严顺开、赵本山、黄宏、宋丹丹、范伟、高秀敏、巩汉林等看出,他们哪个是高颜值,普通的放在人群中都不起眼,但正是那些不起眼的演员把小品这个艺术形式给演活了。因为他们的表演最贴近老百姓的生活,里面的很多情节真发生在自己的身边,里面的语言也是人们生活中经常说的话,只不过加入了更多幽默的元素,引人发笑。

我们来看看赵本山小品里的经典语音:

妈呀,这个世界太疯狂,耗子都给猫当伴娘了……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可能是唐僧,带翅膀的也不一定是天使,有时候是鸟人……

人这辈子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就是人没死,钱没了……

怕就是爱,爱就是怕。有啥话都跟老婆说,那还叫老爷们呀……

赵本山小品经典段子集(说起小品里的笑点)(4)

等等等等,这不就是我们老百姓在生活里经常喜欢说的诙谐和幽默的语言嘛,在大街上朋友碰面,在酒桌上互相调侃,在茶余饭后说笑逗乐,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脱口而出,无伤大雅,这才是平民化的语言艺术,把这种艺术搬到舞台上,更容易让观众们接受而产生共鸣,这也是观众们为什么喜欢小品的原因之一。

可是如今的小品却变了味儿, 别的不说,就拿2022年春晚郭东林和邵峰合作出演的小品《休息区的故事》,小品开始就定格在了旨在讴歌医护人员忘我的奉献精神,为了抗击新冠疫情,白衣战士们表现出来可贵的敬业与献身的职业品质。可你发现没发现里面包裹的笑料很少,说教和讴歌很多,现场的观众笑得很少,至于坐在电视机旁的观众在为医护人员忘我的奉献精神而感动时,同时也为这种很高大上的小品形式哭笑不得。

赵本山小品经典段子集(说起小品里的笑点)(5)

如果把小品这种“文化快餐”的小菜形式硬给做成火锅大烩菜,那么小品还叫做小品吗?如果说到说教,我们回忆一下1996年由赵本山和范伟联合主演的小品《三鞭子》,描写的是石县长和司机小吴考察农村公路,老赵用三声鞭响召唤乡亲们为县长抬车,迎接县长的故事。

里面本山大叔所出演的老农民所说的一句话:这条道哇没人修啊,全是坎来尽是沟哇。坐轿车的来 喝完酒哇,喝完小酒往回溜哇。驾!这条路哇真特殊哇,多少年来不给铺哇,春耕化肥运不进,大棚柿子运不出哇!老百姓急得哇哇大哭啊……

我们来对比一下小品《休息区的故事》的一句台词:我们这个地区呀,防疫工作做得还是比较好的,你看,我们医院特意为我们医护人员设置了一个闭环的,经过严格消毒的医护休息区,在这个区域里,我们医护人员可以暂时的摘下口罩,缓口气……

赵本山小品经典段子集(说起小品里的笑点)(6)

里面的两段台词差了点什么呢,《三鞭子》的台词获得满堂彩,是因为在那个特定的场合里,赵本山用诙谐幽默的语言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把老百姓的急,老百姓的苦和老百姓的迫切希望通过肢体语言完整的表达了出来,即有精炼的语言,更有极强的感染力,有幽默有说教,从而引起观众们强烈的反响……

《休息区的故事》的这段台词也是掌声热烈,但她并不显得精炼和幽默,把它当成话剧或者影视剧里的一段说词更为贴切,因为每个文艺剧种都有她特定的定位与表演形式,国粹京剧主要以描写古代人物为主,曾经火爆过的《红灯记》、《杜鹃山》、《智取威虎山》等现代京剧只是代表了那个年代,现在基本上已经无人问津。

而前一段时间李宏烨所谓的 “公式相声”变成了笑话。

话剧小品同样如此,因为它本来就是“笑”的艺术,如果不搞笑那真的就是太搞笑了。小品的这个表演形式如果还想恢复以往的辉煌。真得学学赵本山平民化的台词,这才是幽默的艺术,才是观众们真正喜欢的表演形式,你们说我说得对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