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宝妈,关注孩子的阅读与成长,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要想做好,不是只关注孩子有没有读书,孩子读了多少书,今天我就把自己带孩读书的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

在培养孩子爱上读书的习惯上我是这样做的:

一、周一到周五不允许孩子看电视,只有周六周日中午可以。刚开始的时候俩妞都反对,但这个原则我很强硬,我可以让她们在周六周日中午连续看三个小时的电视,内容自选。可每天晚上是阅读时间,非常宝贵,要重视起来。

二、每个房间都有书桌书架,包括客厅。我还在客厅买了一张长2.4米的餐桌,把灯都换成可以看书的那种亮度,保证在家里任何地方都可以阅读。

三、在我的观念中,阅读不是学习任务,是兴趣爱好,是一种很放松的享受。所以在阅读的时候,孩子可以和我边聊书中内容边读,可以孩子俩一起读,可以坐在沙发上看书,餐桌上看,床上看,阳台上看。我并没有特别强调孩子读书时要坐得直挺挺的,只要注意眼与书的距离,我甚至还会为她们准备一些干果、茶水之类让孩子享受这个时光。

带娃日常生活作文大全(我的带娃阅读心得)(1)

带娃日常生活作文大全(我的带娃阅读心得)(2)

带娃日常生活作文大全(我的带娃阅读心得)(3)

带娃日常生活作文大全(我的带娃阅读心得)(4)

我认为在上小学之前,幼儿园阶段,是孩子阅读绘本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孩子不认识字,而绘本能提高孩子的读图能力,这个时期,我们家长要多问一问孩子,看到图画都发现了什么,图中讲了什么故事。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玩,猜一猜,幻想一下,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和发现能力,这也是亲子共读的最好时期。

等孩子大一些,快上小学了,这时候我们要引导孩子学习认字(不需要孩子会写),因为只有识字量的增加,才能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的习惯。我身边有很多妈妈,孩子上小学了还一直给孩子读书听,我个人并不反对这种方法,但这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性,与自己读书的认知,理解差别很大。

在孩子能独立阅读了,就会有一段读书量的爆发期。孩子这时候阅读会很专注,但在阅读上孩子往往追求故事的可读性,喜欢看一些探案类,冒险类,故事性强的,有趣的。比如《米小圈系列》,《故宫里的大怪兽》系列,《神犬探长》等,读的很快,不够细,甚至一知半解。在这个阶段家长不要有太多限制,这是孩子独立阅读成长的一个过程,我们只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孩子读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

二是不要让孩子看漫画书。在这一点上我想强调的是,也不是一点不看,什么样的书适合这个时期的孩子看漫画书呢?那就是历史类,比如四大名著。因为历史类的书人物多,关系复杂,以漫画的形式去阅读,孩子更容易理解。其他的书我不太建议看漫画,觉得就像吃快餐,养成了习惯,读文字多的书时沉不下去。

孩子的独立阅读习惯养成了,而下一步是我们家长要非常重视的阅读提升时期,是培养孩子有思想深度的时期。这时候孩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作为家长要重点关注、引导,在读书方面,要求做到 :

一、读书不图多,图精,细读,多读名著。

二、阅读书的类型不能单一,要有历史类、科普类、人物传记,思维型的等等,少读快 餐型的书。

三、三年级开始写作文了,要关注孩子写作的流畅性。

就拿我家大妞来说,上三年级的时候,她觉得自己读书多一些,在我面前耀武扬威,说起书中人物她头头是道,还经常问得我一脸懵。可我发现她写的作文都是投机取巧,花架子,从她看过的书中找一些金句堆到她的作文里,突兀不说,前后不连贯,逻辑不合理,连语句通顺都做不到,一说她还挺不服气。后来就与她打赌,提问她看过的《三国演义》,她赢了按她的来,否则听我的。问张飞、关羽、曹操、诸葛亮这些人物和典型事件时,回答得确实不错,可一问到司马懿,就开始吭吭哧哧。我也没有深究下去,毕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孩子阅读,不是打压孩子的信心。我就与她探讨了她熟悉的人物,并问她这些人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结局?在这个问题上大妞明显没有思考过,旁敲侧击引导了半天,她才说了句因为他们的性格不同结局才不同,我非常赞同。就结合书中人物与她分析,性格决定自己的命运,也会影响他人的命运。我们聊到一个人性格的养成由他的出身,成长环境决定,当然还有三国时期那个时代的大环境,是很多人物不能控制,身不由己的。一番探讨下来,大妞心甘情愿地去重读《三国演义》。从那次沟通以后,大妞就像开了窍,看书会有一些自己的见解,想法。其实作为家长我们可能在引导时分析的没有专家好,但我们启发了孩子去思考,去总结。随着读书量的增加,孩子的思维提升是非常快的,阅读效果在写作上立刻体现出来。而语言的通顺流畅是写好文章的基础,金句是锦上添花,灵魂是自己的见解、观点、感悟。所以这个时期在培养孩子阅读时,要学会思考和总结,才能有思想深度。

在读书类型上,不能过于单一,会导致孩子阅读爱好越来越固化,后期会导致偏科现象,我家大妞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个人在给孩子买书时,选的历史型,故事型,文学型的偏多,就造成她觉得学语文很轻松,而数学类的没有思维铺垫,接受起来比较慢。现在在她阅读上我就特别注意这一点。

最后想告诉大家的是,孩子到四五年级以后,可以看一些散文类的书。这是初中阶段孩子写作与阅读理解的重点,我个人觉得比较难,因为他要求学生通过作品去琢磨作者的思想情感,人生经历和人生哲学。而初中学业繁忙,孩子阅读时间少,在小学的高年级开始阅读,在阅读思维上有所铺垫,对孩子有很大帮助。

以上观点是自己这些年的经验与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