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质量管理大师戴明设计过两个经典的质量实验,一个是漏斗实验,另一个就是今天要介绍的红珠实验。

*戴明红珠实验

红珠实验原理总结(戴明经典质量实验之)(1)

在日常的生产一线管理中,以下现象屡见不鲜:

  1. 在员工评价中,将员工按优劣顺序排序
  2. 简单以员工的产出绩效来决定报酬
  3. 给工人加薪或处罚,当作是对他们的表现进行奖励与惩罚
  4. 只要求执行,不给工人提改善建议的机会
  5. 管理者认为过去表现最佳的工人,在将来也应该要有最佳的表现

戴明通过一个简单的红珠实验,揭示了一线管理工作中的基本思路,如何于混沌中找出路。

红珠实验非常简单,基本步骤介绍如下:

红珠实验原理总结(戴明经典质量实验之)(2)

  1. 将8000个白珠子和2000个红珠子充分混合在一起
  2. 使用一把有着50个小孔的铲子去铲这些混合好的珠子
  3. 拿出铲子,每个孔里都会有一粒珠子,分别数一数白色和红色的珠子各有多少个并记录,白色珠子越多则绩效越好
  4. 换人重复上述操作并记录,共四个人,此时第一轮实验结束
  5. 按照上述流程,重复四轮

接下来,我将使用一个在线红珠实验模拟器来演示实验过程。

模拟器界面

设定白球8000个,红球2000个,四位操作人员,最多可重复10次

红珠实验原理总结(戴明经典质量实验之)(3)

第一轮模拟

点击“Simulate Round”,系统随机模拟出每个操作人员铲球的结果。

红珠实验原理总结(戴明经典质量实验之)(4)

重复模拟得到共四组数据

红珠实验原理总结(戴明经典质量实验之)(5)

实验到此就结束了,有几个问题需要大家的思考:

  1. 第四位员工铲出了41颗白珠子,比最少的第三位员工多了9颗。问题:我们在工作中是不是会表扬第四位员工,批评第三位员工?
  2. 还是第四位员工,他在前两轮表现得非常出色,得到了13颗和12颗白珠子,但后两轮都只得到了8颗。问题:我们在工作中是不是会认为这位员工绩效下降了?
  3. 员工们的表现差异很大,每次铲出的白珠子从5颗到13颗不等,分布很广。问题:我们这时是不是会认为整个工艺过程不稳定?改善没思路?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来看一张图:

点击模拟器中的“Show Chart”按钮,系统自动生成了一张大家熟悉的控制图。

Mean均值:9.13

Upper Control Limit控制上限:17.32

Lower Control Limit控制下限:0.93

结论:

  1. 整个过程是受控的,稳定的
  2. 员工之间的表现差异与他们本身的能力无关,是系统决定的!

红珠实验原理总结(戴明经典质量实验之)(6)

红珠实验总结

  1. 员工的绩效波动,很多情况下是系统决定的,与员工的努力程度无关
  2. 在过程已经受控的情况下,员工无法对整体产生显著的影响
  3. 与其所有精力放在内部过程上,不如跳出既定框架。改善来料的质量,使得白珠子的比例更高,那么所有员工的绩效都会提升

现场管理者在面临绩效提升挑战时,不应该只盯着员工的表现,而应该退后一步,分析整个系统的问题,输入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多的白珠子,于混沌中找到出路。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标准培训全套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