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姓,作为中华民族的稀有姓氏之一,有关其家族的记载,最早追溯到明清时期。但截至目前,我国一直没有关于绳姓的形成及来源之说。在中国的姓氏排行榜上,绳姓未列入《百家姓》前2000位,目前,全国仅有近两万绳姓人,属名副其实的稀有姓氏,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台湾等省份的少数地方。在周口境内,绳姓人仅分布在淮阳县冯塘乡徐营村徐营自然村,人口近20人。

陶姓氏的由来和名人(古代有技艺取姓)(1)

绳姓家族起源及最早的记载

第一种说法:绳姓,出自子姓,源于商王之后。周灭商后,分给伯禽殷民六族:徐氏、条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为商朝手工业部族。其中索氏即为制作绳索的氏族,也称绳氏。

第二种说法:根据“绳”的含义,绳姓应该与“绳子”有关,“绳子”与人类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古代并没有纺绳的行业,再说纺绳是人人都会的技能。后经发掘西汉时代的“绳氏”窑场是否与新石器晚期烧制陶器有关,根据当地人类的自然延续和民间技艺的传承习俗,二者之间应该有着必然的联系,或者说这就是“绳”氏家族烧制陶器的一种自然传承。如此说来,“绳氏”作为姓氏,应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这也基本符合姓氏形成的年代。 “绳氏”应该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绳氏”家族的起源就在黄岛地区。

陶姓氏的由来和名人(古代有技艺取姓)(2)

  2005年4月13日,青岛市黄岛区文物管理部门在辛安街道办事处一施工工地抢救性发掘了一座古墓。考古人员在清理墓穴时,发现一块铭文砖,上有“绳氏砖”3个字,上下均以菱形图案装饰。短侧面有“大和四年作”五个字,两处铭文均为阳文,为典型的汉代隶书。

  绳姓作为一个人数很少的姓氏,有关其家族的记载,最早追溯到明清时期。但截至目前,我国一直没有关于绳姓的形成及来源之说。青岛市黄岛区发现的这块“绳氏砖”,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这是绳姓家族最早的记载,这对研究绳姓的起源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据《通鉴外纪》刊载,“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姓氏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起源于原始社会,盛行于商周时期,规范于秦汉,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出处具体。

  形成姓氏的缘由有10余种,其中,以技艺取姓就是其中之一,如制陶的就取“陶”字为姓。那么绳姓家族为何取“绳”为姓?记者试图按照姓氏形成的来源逐一查考资料,均没有合理的解释,唯有按照以技艺取姓的思路推测有一定的道理。

  根据“绳”的含义,绳姓应该与“绳子”有关,“绳子”与人类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辞源》“绳”字释义),可见绳子对人类的影响之大。绳姓家族是制作绳子的吗?古代并没有制绳行业,再说制绳手艺在农耕时代系人人都会的技能。试想,若以此为姓,难免牵强。那么有什么行业需求绳子?一时也难以界定。

  若扩展一下思路,农耕时代,人类已掌握烧制陶器的技艺,那么绳姓是否与陶器的纹饰有关?人类最早的陶器就是用绳子作为模具在陶胚上压模装饰,称之为绳陶纹,这是古代陶器最常见的纹饰,绳陶纹也就成了陶器的代名词,可见陶器绳纹的文化内涵如此深厚。

  如此推理,烧制陶器的绳姓家族为了与“陶”姓相区别,根据陶器绳陶纹的“绳”而取姓。如此说来,绳姓作为姓氏,应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这也基本符合姓氏形成的年代。因此, 绳姓很可能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然而限于目前的史料,这仅是一项理性的推测,还有待史学家们进一步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