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汤经济学笔记,正式开篇了,笔记内容横跨新中国成立后的70余年,介绍从国际到国内经济发展,了解政策变化趋势,理解经济发展过程各方力量变化,看透经济发展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鱼汤经济学笔记
序
建国以来,中国经济走过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模式不断变化,调控能力不断提升,治理体系不断现代化。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明显周期性。
第一时期实施计划经济,分两阶段。第一阶段是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第二个阶段是计划经济完整实施的20年(1958-1978年)。
整个第一时期,国家重点是重工业,发展过程中公平优先,不论是东西地区,还是个人分配。此阶段,沿海、内地并没有多大差距,日子普遍比较辛苦,国家财力多数用于工业化建设。
但整体国民心态比较平衡,大家对苦日子也乐在其中,对未来充满希望。
第二个时期自1978年开始,从实行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中国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这个时期,一方面通过市场化改革,激活企业、地方政府发展积极性,驱动资本、劳动力要素发展。另一方面,对内开启现代化制度体系建设,对外积极吸引外资,释放“人口红利”“资源红利”。
国家发展开始注重发挥局部优势,发展过程效率优先,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崛起,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论是城市之间、还是人和人之间。
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传递形式的改变,让人们越来越焦虑。
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火如荼,在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互为补充,广泛调动各经济力量,不断滚滚向前。
宏观层面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微观层面高铁、航空、5G等技术厚积薄发、相互促进。与时俱进的国企、国资成为经济运行中的压舱石,使中国经济具备逆周期调节的能力。不断向前的民企,成为经济活力的代表,在各个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着眼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瓶颈,已非资源投入总量,而在于资源利用效率。十八大以来的金融体系、监管体制、政府机构改革,范围之广、层次之多、力度之大、破立之深均为40年罕见。
全球经验表明,随着经济成果累积,各层次利益固化,将阻滞改革发展。对中国而言,政府宏观调控,能以时间换取空间、以增量盘活存量、分步协调渐进式改革,通过强力手段冲破利益冲突。
近些年,中国人口增长趋于平缓,这对之前人力资源粗犷使用发展模式提出巨大挑战,如何发挥好个人的创造能力,形成整体合力,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至关重要。
讲中国发展的观点有很多,不同角度阐释了不同的发展逻辑。笔者根据自己平时学习所作经济学笔记,从国际形势发展、国家外交、国内政策、财政制度、国企发展、民企进步、民生变化等方面介绍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理解其中相互影响关系。
同时,借鉴《矛盾论》《实践论》里的哲学观点来进行经济分析。经济发展过程中矛盾是一直存在的,而只有实践是改变矛盾的唯一途径,当主要矛盾被解决的时候,又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成为主要矛盾,而解决矛盾的过程也是推进发展的过程。
以民生领域为例,刚开始是人口增多和粮食不够吃、衣服不够穿的矛盾,1980年后,随着工业发展,化肥、化纤生产能力提升,粮食增产、衣料不再全依托棉花种植,中国开始告别缺衣短食阶段。
而更多矛盾变成对房子、车子的需求,衣服也是需要更个性化地穿着。吃穿已经从主要矛盾变为次要矛盾。而解决民生领域矛盾问题,却依靠的是工业领域化肥、化纤能力的发展、提升。
在经济领域发展过程中,工业、农业、服务业、民生发展相互嵌套,彼此促进。在阐述发展过程中,根据经济增长率速度的周期性变化,采用“谷谷法”,将一个增长率周期内低谷、到高峰、再到低谷作为一个周期,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分成11个周期。
分别是1949-1957年、1958-1962年、1963-1968年、1969-1972年、1973-1977年、1978-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0年、1990-1999年、2000-2009年、2010年以后。
后面每章介绍各周期总体发展情况,分别介绍当时的国际形势、政策方针、国企、民企、民生等。利用发展逻辑线将整体串联起来,理解彼此间相互影响关系。
而梳理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多多包涵理解。
预告: 下一章将介绍二战结束后,新中国成立时面对的世界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