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休闲零食圈,有3个品牌名字不得不提,那就是良品铺子、百草味以及三只松鼠。

今天品牌君想要着重聊聊三只松鼠。

三只松鼠柳州基地(2年关店300家网友)(1)

从零食领域走出的巨头

作为营收突破百亿的“互联网休闲零食第一股”,只要对零食行业略有了解,应该都能如数家珍般掰扯掰扯三只松鼠的成名故事。

2012年的时候,三只松鼠还是一个仅有5位创始人员的超级迷你公司。而如今,它旗下员工已经超过千名,还创造出“双11六连冠”佳绩。

不断扩大的影响力,不断增加的营收金额,让三只松鼠雄心勃勃,扩张的步子越迈越大,在群雄并举的零食行业中格外显眼。

可能每一个企业在经历过高速发展期后,都会难以避免地迎来瓶颈期。三只松鼠没能成为例外。

最新公布的2022年一季报显示:三只松鼠实现营业收入30.89亿元,同比下滑15.85%;净利润为1.61亿元,同比下降48.75%。

财报发布后的两个交易日内,三只松鼠股价跌跌不休,市值直接蒸发了约有28亿元。

三只松鼠柳州基地(2年关店300家网友)(2)

5月3日,“三只松鼠2年关店300家”登上热搜,引来吃瓜群众围观。部分网友调侃称,现在“三只松鼠”都快变成“一只松鼠”了。

关闭门店,业绩下滑,市值蒸发,砍掉子品牌,缩减SKU。

一切的一切都指向同一个结论:三只松鼠遇到了发展的“瓶颈”。

危机从何而来?

数据展现的是事件的结果,而想要扭转结局,就得找到事件发生的原因。

一个企业从多个维度都表现出“跑不动”状态,必定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

三只松鼠柳州基地(2年关店300家网友)(3)

外因来看,三只松鼠业绩下滑毫无疑问多多少少是受到了近两年反反复复疫情的影响。

其次,线上流量逐渐呈现出去中心化趋势,主流平台对流量的掌控力正在减弱。

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哪个平台称得上是绝对的“流量持有者”,是多个大大小小的平台共同组建起了线上流量。

流量分化意味着,包括三只松鼠在内,对线上平台流量依赖度较大的品牌,获取流量难度越来越高,它们需要了解不同平台的不同引流规则,再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引流策略。获取流量的费用也会随之提高。而在营销与引流上的投入一旦增大,意味着品牌自身的利润就会缩减。

内因来看,2021年12月,因为2019年的一组产品宣传图,三只松鼠被送上热搜榜,不少网友质疑其相关立场。

虽然很快它便发声回应,但那次事件还是给品牌口碑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时至今日还会被一些网友拉出来指责。

该事件发生仅一周过后,因为几年前的又一则广告,三只松鼠再度引发争议,随后其发布“致歉信”,表示公司已经在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并且将从广告、官网、产品包装以及详情页面等多方面开展自查自纠。

宣传物料上的“失误”,给予三只松鼠品牌形象不小的冲击。

三只松鼠柳州基地(2年关店300家网友)(4)

在食品领域最为注重的安全与卫生上面,三只松鼠也翻过一些车。

去年,标称安徽省芜湖市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分装的开口松子,在一次食品安全抽检中,就被查出“过氧化值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快节奏时代,在资本与市场的助力下,一个品牌想要攀上顶峰似乎并没那么难。但,想要一直在顶峰,或许就得拿出更多的真本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