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对梅的爱戴古来有之,冬季踏雪寻梅、赏梅、诵梅、咏梅.....大家皆知梅为“四君之”之首,除了这个雅称外,古人在提梅花的时候也会用其它别名代替,以下的十八个雅称,你知道几种?如果你还知道其它的可以填上哦

一、癯仙。癯(qú)是瘦的意思

梅花为什么通称九千岁(梅花十八雅称)(1)

陆游在《射的山观梅》中写道“凌厉冰霜节愈坚,人间那有此癯仙”。后人便将这骨姿清瘦的仙人代指梅花。经历过冰霜的无情打击,却能始终保持自己坚定的气节。

二、一枝春。

梅花为什么通称九千岁(梅花十八雅称)(2)

《荆州记》中记载,陆凯和范晔是好朋友,便从江南寄了一枝梅花送给长安的范晔,并写下一首“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此后便有用“一枝春”代指梅花,如黄庭坚《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欲问江南近消息,喜君贻我一枝春。”陈师道《和豫章公黄梅》“寒里一枝春,白间千点黄。”

三、驿使。

梅花为什么通称九千岁(梅花十八雅称)(3)

刚刚说到,陆凯遇到一个驿使,将梅花寄给范晔。此后有人用“驿使”代替梅花。如朱淑真《绛都春梅》词:“寒阴渐晓,报驿使探春,南枝早开。”

四、南枝。

梅花为什么通称九千岁(梅花十八雅称)(4)

寒梅南枝早开,故以南枝代指梅花。如苏轼《次韵苏伯固游蜀冈送李孝博奉使岭表》:“愿及南枝谢,早随北雁翩。”田汉《赠刘雨岑先生》诗:“南枝如雪馥雄关,又在先生笔底看。”

五、横斜。

梅花为什么通称九千岁(梅花十八雅称)(5)

林逋《山园小梅》诗中写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后用横斜指梅花。如范成大“说与横斜应早计,不须更待雪花催。”

六、冰魂。梅花耐寒,故称。

梅花为什么通称九千岁(梅花十八雅称)(6)

清.江炳炎《淮甸春自题纸帐梅花》词:“闲门客里,叹年年辜负,西溪游屐。约与冰魂同小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芳心恐负,正酒醒天寒时候。唤鸦鬟招鹤归来,请与冰魂守。”

七、冷蕊。理由同上。

梅花为什么通称九千岁(梅花十八雅称)(7)

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张元干《十月桃》:“撩人冷蕊,浑似当时,无语低鬟。”张祥鸢《水边梅》:“暗香稍稍能相媚,冷蕊娟娟不自持。”

八、雪霙。霙:雪花、雪珠、霰。理由同上。

梅花为什么通称九千岁(梅花十八雅称)(8)

清·褚人获《坚瓠十集西湖观梅》:“番阳张彦实兄楚材,为秘书监,约彦实观梅西湖。彦实作诗云:‘天上新骖宝辂回,看花仍趁雪霙开。’”

九、寒英。理由同上。

梅花为什么通称九千岁(梅花十八雅称)(9)

柳宗元《早梅》诗:“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十、团酥。梅花艳丽如酥(油脂),故称。

梅花为什么通称九千岁(梅花十八雅称)(10)

陈亮《滴滴金梅》词:“画角吹香客愁醒,见梢头红小。团酥翦蜡知多少,向风前,压春倒。”尤袤《蜡梅》诗:“团酥与凝蜡,难学是生香。”

十一、酥花。理由同上。

梅花为什么通称九千岁(梅花十八雅称)(11)

宋·苏辙《戏赠李朝散》“后堂桃李春犹晚,试觅酥花子细看。”陆游《朝中措》“彩燕难寻前梦,酥花空点春妍。”陆游《冬至》“探春漫道江梅早,盘里酥花也斗开。”

十二、玉奴。梅花如玉,故称。

梅花为什么通称九千岁(梅花十八雅称)(12)

吴文英《天香腊梅》“岭上寒多,溪头月冷,北枝瘦、南枝小。玉奴有姊,先占立、墙阴春早。初试宫黄淡薄,偷分寿阳纤巧。”王沂孙《花犯苔梅》词:“罗浮梦,半蟾挂晓,幺凤冷,山中乍起。又唤取、玉奴归去,余香空翠被。”

十三、玉妃。理由同上。

梅花为什么通称九千岁(梅花十八雅称)(13)

皮日休《行次野梅》“茑拂萝捎一树梅,玉妃无侣独裴回。”陈与义《和张矩臣水墨梅五绝》“粲粲江南万玉妃,别来几度见春归。”

十四、玉玲珑。理由同上。

梅花为什么通称九千岁(梅花十八雅称)(14)

毛滂《玉楼春定空寺赏梅》“醉翁满眼玉玲珑,直到烟空云尽处。”

十五、玉面。理由同上。

梅花为什么通称九千岁(梅花十八雅称)(15)

宋·魏杞《虞美人》“冰肤玉面孤山裔,肯到人间世。天然不与百花同,却恨无情轻付、与东风。”

十六、艳魄。突出梅花的艳丽。

梅花为什么通称九千岁(梅花十八雅称)(16)

清·贺裳《腊梅花赋》“分寒枝于陇上,空染啼痕;传艳魄于罗浮,惟沾醉腻。”

十七、青艳。理由同上。

梅花为什么通称九千岁(梅花十八雅称)(17)

唐.王初《梅花》“应为阳春信未传,固将青艳属残年。”

十八、香雪。特指白梅。(也可以指其他白色的花。)

梅花为什么通称九千岁(梅花十八雅称)(18)

龚自珍:“笛声叫起倦魂时,飞过濛濛香雪一千枝。”

梅花为什么通称九千岁(梅花十八雅称)(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