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电商平台购买日常生活所需、委托骑手跑腿送货等,已经成为沈阳市民重要的消费和生活方式。

中秋节近在眼前,电商平台在商品储备、价格监控以及配送时效方面,做了哪些准备?记者9月7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上百类特色产品亮相电商年货节(保障节日市场供应)(1)

京东沈阳亚洲一号仓库工作人员正在配货。李浩摄

订单增加

民生物资消费增幅 最高达八成

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尽量保持“两点一线”。最近几天,不少市民购买日常生活所需,都是在电商平台下单,并由快递员或外卖骑手送货到小区门前的。9月7日,京东提供本报记者一份数据显示,自9月1日以来,沈阳市民在京东购买的米、面、油、奶等订单量与平时相比,增长了80%。

“为保证沈阳市的民生物资供应,我们成立了民生保供专班,积极调配资源,确保京东沈阳亚洲一号仓库内粮油、日化等生活物资品类丰富充足,满足沈阳市民需求。”当天,京东东北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同日,来自其他多家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近期沈阳地区民生物资销售增幅至少在40%以上。

上百类特色产品亮相电商年货节(保障节日市场供应)(2)

储备充足

日常品类、应季商品均翻倍

记者采访获悉,临近中秋,各类应季特色商品出现在各大平台,螃蟹、酒饮、咸鸭蛋等品类在节前迎来消费上涨。尤其中秋节遇到教师节,康乃馨等应季鲜切花束也颇受消费者欢迎。

为了保证节日市场供应,各电商都在增加货源储备。作为市民日常购买果蔬生鲜的重要平台,美团优选沈阳地区负责人介绍,“目前储备的商品是平时的2倍左右,除了居民日常高频需求品类,如生鲜果蔬、肉禽蛋奶、米面粮油以及冷冻食品等,还对月饼、脆枣、桔子、柚子、苹果等中秋节应季商品加大储备量,满足大家节日期间的消费需求。”

价格稳定

持续进行异常价格监控

“不管是水果蔬菜、肉蛋奶还是日用百货,在网上买的价格都挺便宜,而且稳定,时不时还发优惠券、打折促销。”9月7日,家住和平区的市民邹女士说。记者采访发现,价格稳定是不少消费者的共同感受。

据悉,按照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各电商平台及时启动了平台价格监控机制,持续通过智能预警和巡查扫描算法捕捉价格异常、起送价异常和违规搭售等情况,保障市民安心下单。同时,针对节前消费品的正常供应,平台还联合数百家本地和周边商户全力进行稳价供给,确保生活必需品“买得到”“不涨价”。

上百类特色产品亮相电商年货节(保障节日市场供应)(3)

运力充足

保证配送有条不紊

线上下单,配送是关键环节。记者当日从顺丰同城、达达等平台获悉,目前沈阳地区运力充足,保证在配送环节“送得及时”。

“最近一周,配送司机跑的路程基本是平时的两倍多,每个订单的商品数量相较平时也有所增加,我们紧急增派了分拣员、司机等一线工作人员。在满足防疫要求的前提下,订单中70%以上能在第二天上午11点前送达用户附近的自提点,全部订单在下午2点前送达。”美团优选沈阳地区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各平台加大力度保证配送安全。京东严格执行人员、车辆、包裹的防疫消杀工作,运输途中货车贴封条。营业部严格落实体温监测程序,快递员对配送车辆车厢进行消毒,通过全流程监控和无接触配送等确保人员、货品的安全。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刘洋/文 主任记者:李浩/摄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刘新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