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后台近期有很多粉丝留言提问,“最近怎么这么多名人去世?”

2022年才刚刚过去2个月就频频传来噩耗,已有多位知名人士患癌离世的消息。

短短2个月多位知名人士因癌去世

3月2日,据香港无线电视台(TVB)官方微博发布消息,演员、主持人祝文君因肺癌离世,享年55岁。

癌症是怎么来的看完你彻底明白了(多位知名人士患癌去世)(1)

2月28日,演员斯琴高娃的丈夫,著名指挥家、作曲家陈亮声去世,享年89岁。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陈亮声是在瑞士因为癌症去世。①

癌症是怎么来的看完你彻底明白了(多位知名人士患癌去世)(2)

2月16日,我国台湾著名演员巴戈因胰腺癌去世,享年67岁。演员巴戈被很多内地观众熟知主要是在电视剧《回家的诱惑》中饰演林品如父亲“林守成”。此外,他还曾参演了《我们与恶的距离》《终极一班》等电视剧。

癌症是怎么来的看完你彻底明白了(多位知名人士患癌去世)(3)

2月11日,著名媒体人曹景行因胃癌复发去世,享年75岁。曹景行在1998年曾出任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兼言论部总监。从2009年2月起,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早间黄金时段,每日评述国内外时事新闻。

癌症是怎么来的看完你彻底明白了(多位知名人士患癌去世)(4)

1月13日,知名营销策划人、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创始人叶茂中,因病去世,享年54岁。据红星新闻报道,从叶茂中冲突营销川渝地区负责人获悉,叶茂中在2019年查出直肠癌,刚开始以为没问题,但实际上已经到了晚期。②

癌症是怎么来的看完你彻底明白了(多位知名人士患癌去世)(5)

1月10日,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经济半小时》制片人赵赫因癌去世,享年60岁。

癌症是怎么来的看完你彻底明白了(多位知名人士患癌去世)(6)

短短2个月内,多位知名人士患癌离世,不竟让人产生疑问,癌症到底是怎么来的?怎样才能预防癌症?

七大因素容易引发癌症

1、“吸”出来的癌症

远离肺癌,重中之重,男女各要防好一种“烟”。男士要尽早戒烟,香烟中存在着多种致癌物。有些女性不抽烟、也很少接触二手烟,最后却不幸患上了肺癌的原因就是厨房的油烟!

此外,室内空气污染也不容忽视。特别是甲醛,被称为室内环境污染“第一杀手”。

2、“吃”出来的癌症

一个“癌”字三个“口”,意味着癌症在很大程度上与“吃”有关。吃得过咸、吃肉太多、常吃烫食、习惯饮酒及爱嚼槟榔等这些常见习惯都会增加患癌风险。

3、“省”出来的癌症

老一辈很多人非常节约粮食,家里有发霉食物、隔夜饭菜舍不得扔。但是,常吃这些食物容易致癌。

防范黄曲霉毒素,一定要避免吃发霉的食物,特别是花生、红薯、甘蔗等,一旦发霉就应立刻丢掉。养生不剩菜的好习惯,可以减少亚硝酸盐的摄入,预防胃癌。

4、“懒”出来的癌症

1)懒得运动。缺乏运动会导致体内免疫细胞减少,大大增加患癌的几率。

2)懒得上厕所。陕西省肿瘤医院柴丽2019年在健康时报撰文表示,习惯了憋尿,不但会损伤膀胱,增加尿频、尿失禁风险;降低膀胱黏膜抵抗力,易发尿路感染,甚至危害肾脏,刺激前列腺,诱发炎症等。有研究显示,有憋尿习惯的人,患膀胱癌的可能性要更高。③

3)懒得体检。很多癌症患者拖到晚期症状出现才去医院,这时查出癌症往往为时已晚,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医生也没有办法。

5、“熬”出来的癌症

说了无数遍,熬夜就是熬命!熬夜会导致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紊乱,使得细胞代谢异常,影响人体细胞正常分裂,导致细胞突变,提高患癌风险。

6、“染”出来的癌症

2022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和指出,“染”指的是细菌病毒感染。研究发现,某些病毒和细菌可能与某些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④

1)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会增加肝癌的发生概率。

2)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肛门癌、外阴阴道癌、阴茎癌和口咽癌等的发生相关。

3)除了病毒,某些细菌也与癌症的发生相关,其中最为明确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幽门螺杆菌(Hp)与胃癌、胃淋巴瘤的关系。

7、癌症发病相关其他因素暴露。包括家族遗传史、负面情绪、年龄、与部分职业爆露等。

收好这20个防癌小细节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和表示,如果能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一定程度降低癌症的发病风险。⑤

1. 必须彻底戒烟。这真是老生常谈,你听烦了,我也谈厌了。吸烟是对健康危害最大的不良生活方式,必须坚决戒除。不吸烟的人要劝阻周围吸烟的人,拒绝二手烟的伤害。

2. 不喝酒。酒这个东西,能不喝尽量不喝,实在要喝,一定要控制量,偶尔少量饮用。

3. 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身体质量指数(BMI)的计算方法是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即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BMI在18.5-24.9属正常健康。

4. 坚持运动,避免久坐。久坐缺乏运动,带来超重肥胖问题,增加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发生风险。建议每工作1-2小时,起来活动15分钟。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以上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

5. 保证必要的睡眠时间,作息要规律,避免熬夜。晚睡熬夜短期内看不出伤害,时间一久,问题就来了。建议成年人每天要保证6-8小时的睡眠,关键是不要熬夜。另外,睡眠不要开灯。

6. 要均衡饮食,不偏食。五谷杂粮、肉类蔬菜水果都要食用,要避免和减少吃垃圾食品,包括街头油炸类食品。

7.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品种、颜色都要多样化,每天最好五种以上不同的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吃得少,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增加肠癌风险。多吃蔬菜少吃肉,粗茶淡饭保健康。

8. 肉类摄取要适量。以鱼肉等白肉为主,少吃猪、牛、羊肉等红肉。避免或尽量少食用加工肉品如香肠、火腿培根、咸肉、腊肉等。

9. 饮食规律。杜绝不吃早餐、暴饮暴食。饮食不过量,不吃得过饱。

10. 不要以饮料代替喝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白开水最理想。

11. 不要吃得太咸。限制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吃或少吃腌制食品。

12. 避免饮食、饮水过热过烫。过热的食物或饮料或茶水,不要急着喝。

13. 尽量分餐。不要共用碗筷、毛巾等餐饮和生活用品,以减少或避免幽门螺杆菌等的感染。

14. 避免过劳。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15. 定时排便。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不要憋小便。

16. 避免多个性伴侣。勿滥性,尽量减少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等不安全性行为,尽可能使用安全套,以避免人乳头状病毒的传播。

17. 减少或避免职业性致癌环境的暴露。采取必要的职业暴露保护。

18. 避免日光照射过度。晒太阳要适度,过犹不及。

19. 远离焦虑。学会减压放松,不要长期处在焦虑和精神高压之中。

20. 接种疫苗。防控乙肝、丙肝感染,接种乙肝疫苗;防控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适龄人群接种HPV疫苗;及时规范处理癌前状态(癌前疾病,癌前病变)等。

本文综合自:

①2022-03-02红星新闻《指挥家陈亮声因病去世 享年89岁 其夫人是演员斯琴高娃》

②2022-01-15 红星新闻 《创作“男人就该对自己狠一点”的广告语营销“狂人”叶茂中因病去世,友人:三年前得知时已是晚期》

③2019-12-24健康时报《懒出来的癌症》

④2022-01-03肿瘤专科医生《癌症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医生:你一定要知道这7点》

⑤2018-10-29肿瘤专科医生《最全肿瘤科普:肿瘤预防、早诊筛查、治疗。一文全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