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收听《赵瑾说画》第5期语音

民主来自于人们认识到人类既然生而相似,便应生而平等。——亚里士多德以下为《赵瑾说画》第5期文字版

Hi,⼤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赵瑾。探寻传世名画,讲述背后故事,欢迎来到每周⼀期的 《赵瑾说画》,与大家一期一会。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洛瓦,为纪念发生在1830年的法国七月革命,而创作的一幅油画 ——《自由引导人民》。这幅油画,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因为它曾经出现在很多读者初高中的历史课本中,在咱们中国的辨识度很高。

拿起钢枪吹起号角(自由的旗帜飘扬)(1)

同时呢,这幅油画的使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它被印在1983年版的100法郎钞票上,钞票的正反面都印有画家本人德拉克洛瓦的自画像。其中正面图像的背景就是取自这幅作品《自由引导人民》的局部。我特地找到了法郎的图片,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段下面的配图。

拿起钢枪吹起号角(自由的旗帜飘扬)(2)

100法郎钞票

并且在1980年的时候,《自由引导人民》中的那个女性人物的头像还出现在了法国邮政推出的邮票上。同时作家托克维尔所著的畅销书《旧制度与大革命》,在一些版本中也选用这幅画作为封面,可见这幅作品有着非常高的知名度和代表性。

拿起钢枪吹起号角(自由的旗帜飘扬)(3)

其实当我们第一次看到这幅画的时候,可能首先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一群男人为主的战斗中,要由一个姑娘冲锋在前,并且处于领导位置呢?也许又会好奇,为什么是这样半裸的形象,战争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呢?

至于原因,我们会在下文详解。而我们大家首先需要知道一点,就是画家德拉克罗瓦创作的这位女性形象,正是自由女神本人!

是的没错,就是站在纽约麦哈顿中央的那个自由女神像。她是1876年由法国送给美国的礼物,如今却成为美国的象征,想想也是蛮有意思的。

拿起钢枪吹起号角(自由的旗帜飘扬)(4)

同时如果你是一位对细节十分考究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比如为什么画中的自由女神是半裸?她赤脚未穿鞋,但却为何戴了一顶红帽子呢?对,这里要特别说一下,很多人看不出她戴了顶帽子,因为帽子颜色不是那种特别亮的大红,是有些发暗的红,跟她头发的颜色相近,所以不是很显眼。但其实你仔细看自由女神的头顶,确实是有顶红帽子。我特地强调啊是因为这顶帽子也是大有文章,后面我会给大家一一介绍。

拿起钢枪吹起号角(自由的旗帜飘扬)(5)

头戴红帽

现在还是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幅画的作者以及这幅画重要的创作背景。

法国著名画家欧仁·德拉克洛瓦,出生于公元1798年,他是浪漫主义画派的典型代表人物。他善于运用色彩,富于表现力,画面和谐统一。人物的造型技巧可以同咱们上一期画作的作者鲁本斯相媲美,不清楚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上期关于鲁本斯的介绍(点击传送门,可以查看上一期精彩内容)。同时他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各艺术流派,包括威尼斯画派,荷兰画派等。

拿起钢枪吹起号角(自由的旗帜飘扬)(6)

斐迪南-维克多-欧根.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

这幅画作的背景,发生在1815年,法国国王拿破仑下台后,逃亡国外的路易十八重返法国当国王,这就是“波旁王朝”的第二次复辟,封建势力重新猖獗。1830年7月,路易十八的继承人查理十世企图进一步增强皇权,限制人民的选举权和出版自由,并宣布解散议会。同年的7月26日,巴黎市民闻讯纷纷起义,他们拿起武器,走向街垒,为推翻这个独裁的复辟王朝浴血奋战。27至29日与保皇党展开了战斗,最后占领了王宫,继承人查理十世逃亡英国。在历史上将这战斗的7月27,28,29号称为“光荣的三天”,这次战斗,称为“七月革命”。

那么今天咱们讲的这幅画就是取材于这个真实的历史事件。画家德拉克洛瓦以《自由引导人民》这幅画纪念为自由而战的七月革命,同时表达他对希腊独立战争的欣赏与支持。这是一幅充满伟大创新的浪漫主义画作,正如他的一贯作风,画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经过仔细思量之后的结果。

大家跟随我一起来看这幅作品。要说这幅画中最显眼的,莫过于中间这位单肩露乳的姑娘,这位巾帼英雄的名字叫:克拉拉·来辛。此刻,她正站在一片废墟之上,左手紧握长枪,右手挥舞象征法兰西共和国的三色旗,在硝烟中召唤着革命队伍奋勇前进。

拿起钢枪吹起号角(自由的旗帜飘扬)(7)

注意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她头上戴的那顶红色帽子。这顶帽子的尖是向前弯的,它有一个专有名字,叫做弗吉尼亚帽。这种帽子啊,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一般是给被解放的奴隶佩戴的,因此也成为自由的象征。如今,它在很多国家的国徽中都可以看到。

我们继续回到画面中,无数的暴徒正蜂拥而来。透过画面右侧的硝烟,我们可以看到远处巴黎圣母院的身影。人群的前方是倒卧在木头石块上的尸体,没有裤子,这是两位不幸牺牲的警官,他们显然遭到过洗劫。女英雄克拉拉·来辛在画中的意义,她更像一个抽象的符号,代表着最高的精神,代表着民主和自由,是自由女神的象征。紧跟她前后左右的是工人、市民、学生等,分别代表着: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阶级。她的右方是一个持着双枪的少年,急速向前奔跑,表现出为了获取自由,全民参战的情景。他象征着少年英雄阿莱尔,也是画家为了纪念和歌颂这位在革命战争中,不畏强权却不幸牺牲的小英雄形象。

拿起钢枪吹起号角(自由的旗帜飘扬)(8)

拿起钢枪吹起号角(自由的旗帜飘扬)(9)

遭到洗劫,不幸牺牲的警官

拿起钢枪吹起号角(自由的旗帜飘扬)(10)

小英雄阿莱尔

在自由女神的右侧,比较突出的人物是一个身穿燕尾服,头戴高礼帽,留着络腮胡子的绅士。其实,这就是画家德拉克洛瓦将他本人也画到作品里面。他的手中紧握长枪,大声疾呼,号召人民起来斗争,他想让自己也加入到战争中,驱逐反动派!他们手持武器,踏着血迹和尸体奋勇前进。尽管革命遭受挫折,欧洲上空黑云滚滚,但人们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自由终将到来!

拿起钢枪吹起号角(自由的旗帜飘扬)(11)

图中右一为画家本人形象

在画面下方的阴影里,受伤和死去的战士横卧在碎石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位身穿蓝色衣服的受伤战士正满含期待地看着自由女神,她和她所代表的自由精神,既是他们的理想,又是他们战斗的动力。

拿起钢枪吹起号角(自由的旗帜飘扬)(12)

那么现在回到我们上面所说的,为什么画中的自由女神,一定要半裸呢?我想这也许不仅仅是大家对一幅作品的疑问,很多西方著名画作,都是半裸或全裸的比较多,画家为什么一定选择裸体的人物形象呢?

其实啊,画家是通过这种半裸的形象,提示人们此人身份的不一般。因为在希腊古典时期各种雕塑中,只有神才是这样半裸的形象。比如,上面自由女神和断臂维纳斯在裸体形象跟线条方面,就存在着很多的相似性。简而言之,裸,能给人有她是神的联想。

拿起钢枪吹起号角(自由的旗帜飘扬)(13)

这点在之后相当长的时间中,逐渐形成一种潜规则:神不一定要裸,但裸的大多数是神。因为在西方艺术史中,神裸体并不是世俗污秽的象征,而是纯洁高雅的代表。不过在后来马奈创作的《草地上的午餐》,却打破了这种观念,出现了普通裸女的形象,这在当时社会中产生了极大的争议。这个我们今后有机会再展开说。

拿起钢枪吹起号角(自由的旗帜飘扬)(14)

马奈《草地上的午餐》

而关于赤脚,也是同样的含义。在19世纪,绘画作品中出现赤脚的都会给人一种“神降”的暗示。举个例子,当年奥古斯汀的雕像,为了神化他的形象就使了这招。

拿起钢枪吹起号角(自由的旗帜飘扬)(15)

好啦言归正传,这场轰轰烈烈的七月革命结果显著,它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独裁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欧洲各个国家的革命精神,震撼了各民族主义者和自由主义斗士,鼓舞了他们昂扬的奋斗情怀,打开了欧洲地区革命大潮的新篇章。

在这以后的年间,这幅画还有一段跌宕起伏的收藏和迁移经历。

在1831年,这幅画被法国政府收购,在卢森堡宫展出了数月,后因时局变化,还给了画家本人。17年后,1848年法国又爆发了二月革命,法国人民一致要求把此画重新在卢森堡宫展览。同年6月,巴黎工人起义,战斗响起,这幅画却又再次被政府摘下,并且有个戏谑的理由,说它具有煽动性,强制摘取。谁知这一摘就是30年,直到30年后才被送入了另一个地方——卢浮宫 ,成为了卢浮宫馆藏的传世名作。但从卢浮宫珍藏开始,本幅名作也只仅仅“出宫”展览过2次而已。

拿起钢枪吹起号角(自由的旗帜飘扬)(16)

挂在卢浮宫展览

拿起钢枪吹起号角(自由的旗帜飘扬)(17)

左:被撤下 右:换画框

拿起钢枪吹起号角(自由的旗帜飘扬)(18)

左:新画框 右:新场景

好啦,今天《自由引导人民》背后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啦,感谢大家的收听,也感谢艺术让我们相遇。生而为人,对于自由的追崇便是从未停歇。从古至今,无论是艺术、电影、还是文学作品,对于自由这一主题都有过各式各样的经典描绘。

拿起钢枪吹起号角(自由的旗帜飘扬)(19)

左:法国摄影师热拉尔·兰思南——自由引导人民亮相十大劫持排名第二 右:岳敏君——自由引导人民通过

拿起钢枪吹起号角(自由的旗帜飘扬)(20)

左:2012年法国总统大选时恶搞宣传画 右:2015巴黎世界气候大会世界自然基金会Saxoprin

关于本幅作品背后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和插曲,有兴趣的朋友欢迎与我本人多多交流。

我是赵瑾,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