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路网持续改善(大道如虹谱华章)(1)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潍坊传媒网讯 青山绿水旁,一条条宽阔、平坦、整洁的道路四通八达,不断延伸到城镇和乡村,构成了绿色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路畅业兴,纵横便捷的道路交通网不断延伸峡山的经济大动脉,让群众实实在在体会到了方便和快捷,也成为峡山城乡一张靓丽的名片。

如今的峡山,胶济铁路和青银高速公路横贯东西,省道下小路纵穿南北,潍胶路环区而过,到潍坊中心城区半小时车程,距青岛国际机场100公里,交通网络日渐完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经过近几年的交通网络建设变迁,经济搞活了,城乡差距拉近了。进城、回乡访友,货运客运已是村村畅通、四方通达,仿佛弹指一挥间,峡山百姓走上了小康路、幸福路。

交通路网持续改善(大道如虹谱华章)(2)

内外兼修,构建便捷交通网

路网不畅原是峡山区的劣势。峡山区地处四县交界的贫瘠地带,基础设施投资的多年欠账导致区内道路少、质量低,给进出区内外交通带来了极大不便,成为峡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建区以来,区党工委和管委会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优先发展方向,一条条惠及民生的道路建议被提上议程,一条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通畅的大道先后贯通。

2009年10月底,被列为全市重点交通工程之一的全长11公里的潍峡路顺利通车,从此有了潍坊直通峡山的快捷通道。

总长度16公里,总投资约2亿元贯通峡山区南北的大通道——昌峡路,在克服高低压线杆、铁路通讯光缆、天然气管道、输油管线、高速公路入口指示牌,胶济铁路上跨公路桥、下穿铁路桥障碍等众多迁移难题后,于2012年顺利通车。

2015年,位于峡山区潍胶路K58 000路段的潍胶路坊子收费站新站交付使用。在长期努力下,省道潍胶路收费站往东“挪动”25公里,从坊子区搬到了峡山区东部,大大优化了峡山区的交通通行条件。“收费站搬迁后,和家人来这里玩就不用交10元的过路费了。”来自潍坊城区的王先生说,他和朋友前几天刚去峡山游玩过,感觉还不错,孩子放假了,他打算再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去峡山吃鱼,就不用再交过路费了。

峡山坚持道路建设和生态保护两手抓。松园路是峡山主城区南北向主干道,原设计方案需要迁移31株百年侧柏。峡山区党工委书记李华刚认为,保护古树是保护城乡生态,也是保护历史文化。“为了古树,改路!”古树生长区被打造成为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的公园式隔离带。于是峡山区有了一条弯弯的松园路,也成就了峡山作为环境友好型城市的一段佳话。

交通路网持续改善(大道如虹谱华章)(3)

兴峡路、峡寿街、峡丰街、北大新路……峡山人砥砺奋进、筚路蓝缕,全面推进建设交通民生工程,城乡道路一点点延伸,由线成网,由窄变宽,构建起现代化的城乡交通网。

随着交通条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交通道路的快速发展受到了区内群众的广泛赞誉。

路网搭桥,畅通乡村振兴路

乡村交通与农业生产、村民生活及乡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关键基础和重要前提。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曾是峡山区农村道路的真实写照。受制于闭塞的交通物流条件,丰富的特色农副产品走不出峡山,靠发展农村经济脱贫致富成了一种奢求。道路不通,谈何振兴?

近日,王家庄街道石龙官庄村民欣喜地看到,他们的出村路正在进行提档升级。在石龙官庄至郭家小诸城段道路提档升级项目建设现场,工人正在紧张有序施工。这条原宽4米的道路年久失修,破损不堪,提档升级后,将拓宽至6米,并恢复排水设施。该道路建设项目为“三年集中攻坚”项目,属于“四好农村公路”创建的重要一环,全长2.7公里,连接石龙官庄、沟头、郭家小诸城和景黄路。项目完成后,将有效提高农村道路运输水平,畅通农产品运输渠道,方便人民群众日常出行。

交通路网持续改善(大道如虹谱华章)(4)

从“村村通”到“户户通”, 从砂砾路、石子路,到柏油路、水泥路,从原来的坑坑洼洼、尘土飞扬,到现在的宽阔平坦、繁花绿树,从过去的出行不便,到今天的畅通无阻,峡山区倾力投入农村公路建设结束了这种窘迫,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的难题,也为产业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郑一村是峡山区东南部比较偏远的一个村,经济基础薄弱,对外沟通困难,但如今这里却是景区内宾朋满座、蔬菜瓜果整车外运、各地前来订购柳编工艺品的客户络绎不绝。

交通畅,百业旺;村村通,业业兴。大姜、大樱桃、有机菜、金针菇、黑木耳、有机姜……一个个峡山知名品牌的叫响和一个个主导产业的崛起,不仅是峡山生态优势的投射和峡山人脚踏实地的奋斗,也同样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撑,离不开峡山日益通达的高效便捷交通网络。

丰富的物产、通畅的道路,让贸易公司、电商公司蜂拥而至。如今,在峡山区的城区和乡村,一辆辆满载着“峡山品牌”的大货车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往市区、省城甚至更远的远方驶去,农民的收入也随之节节攀升,峡山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

民生情怀,公共交通大变样

“现在到区里办事,进潍坊都方便多了,道路宽阔整洁很好走,68路公交车不到半小时就有一趟,每周我都要去进货一两次,省钱省力又省心!”在68路公交车站点等车的乘客庞廷仁诉说着如今的变化,脸上挂满了微笑。

2010年开通潍坊城区直达峡山区的68路公交车。随后,X1、X2、X4、X6、108……多条公交线路的开通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加快了城乡融合的步伐。2013年,成立“潍坊市兴峡旅游出租汽车有限公司”,极大方便了群众和客商的出行,完善了城区服务功能。峡山区持续对区内公交车线路及站点进行调研,根据群众需求优化车次、线路及站点设置。切实解决区内群众等车时间长、线路车辆覆盖不到位等问题。

交通路网持续改善(大道如虹谱华章)(5)

时隔5年,曹玉亮终于再次乘坐X3路公交车,语气中难掩兴奋,“以后来区里,家门口就能坐上公交车了,既方便又便宜。”曹玉亮是王家庄街道谭家官庄村人。从2011年X3路公交车开通,他就是这班车的忠实乘客。2013年,X3路公交车曾因故停运。

造福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始终是峡山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不变的承诺。经过长期艰辛的努力,X3路公交线路终于重新开通运营。市公交公司还根据群众需要,对X3路公交线路进行了优化。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峡山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以民为本发展理念,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峡山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居民出行问题,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城乡道路交通网络,增开公交线路和公交车班次,增加投放公共自行车,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居民出行条件不断改善。(刘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