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关于我的父亲一段话(再次说说父亲的)(1)

图片来源网络

照母亲的说法,父亲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最突出的,是父亲性子急。而父亲又是怎么埋怨母亲的呢?他说这辈子最心烦的就是你母亲不停地唠叨。

一个喜欢唠叨,一个性子急,母亲和父亲一辈子都磨合不了对方,真是让我们既着急又无语。

父亲性子急,急了一辈子,至今还缓不下来。每次春节团聚,母亲总要找个机会来“控诉”父亲的“急性子”。她把父亲的“急性子”称为罪大恶极的“臭脾气”。她说自己是最不能容忍的,可又不得不面对,并表示无法再和父亲相处下去,要求单过。

这个时候尴尬的却不是父亲。他的急性子再次暴露无遗,他大声申辩:“我最心烦的就是你每天不管多大的事都叨叨叨,叨得人上火!”

在子女们面前,母亲和父亲毫不避讳地指责对方不能容忍的缺点。目的可能就是希望得到子女们的认同和支持,来要挟对方改掉各自的臭毛病。

然而我们做子女的,却两头为难。母亲是为了这个家而唠叨的,父亲性子急,也是为了这个家而着急。说到底都是他们各自性格的原因,做子女的并没有恰当的理由去说服任何一方。

父亲节关于我的父亲一段话(再次说说父亲的)(2)

其实我对父亲的着急倒是能包容和理解的。我觉得父亲的“急”是那种在理却得不到别人认同的着急和愤怒。当然也是父亲在那些比较困难的岁月里,养育几个孩子的毫不遮掩的呐喊。

母亲却不这样认为,她就觉得父亲是不能包容她,就是要跟她争个对错。

其实父亲早就意识到他的急脾气给母亲带来的不舒服。但他又控制不住一次又一次地去伤害一个和他同甘共苦的女人。

所以我每次跟父亲沟通的时候都会要他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下别人的感受。父亲说,这个我懂,但已经这么多年了,就不改了吧。同时,他又会很在意地问我:你母亲至始至终以为我的急都是一辈子针对她吧?

毫无疑问,母亲肯定是这样认为的。

为了调和他们之间的那种针尖对麦芒式矛盾,我尝试着让他们分开,一个去深圳跟着我弟,一个来北方跟着我。我甚至想过要是父亲跟着我,我定会像朋友那样去关心这个被生活压力所折磨了一辈子的男人,让他放松自己那颗急躁的心。

但这个愿望终究实现不了,父亲适应不了北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母亲也适应不了深圳的喧闹和繁华,最终他们又回到老家。

由此父亲依旧性情难改,母亲依旧在他面前唠唠叨叨,当然他俩还是觉得不能和睦相处,但又不得不同处一所。

父亲到底急什么?这是我内心明知故问了几十年的问题。

父亲的“急”跟脾气暴躁不一回事。父亲很少针对我们几个子女着急。他没有给我们带来那种所谓的烦躁和恐惧。

他总是跟我的母亲着急。他跟我母亲着急的时候从来没有主动服软过。我们也劝不住他,眼睁睁看着他在我母亲面前抗争、辩理。

这种抗争和辩理虽然急促,但条理清晰。我们从小都能从中听出来父亲对所做的事情的那种正确看法和处事原则。

至于父亲着急的时候为什么要那样急吼吼地面红耳赤,我想他一定是想通过这样愤怒的表情来表达他的正确性。

父亲节关于我的父亲一段话(再次说说父亲的)(3)

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和室友们聊过各自的父亲,长期生活在父亲脾气暴躁中的同学还真不少。这种父亲在日常生活中所爆发的暴躁给子女带来巨大的心理恐惧,无意间给子女们造成了莫大的心理创伤。而做子女的,从小到大,恐惧的阴影就会一直如影随形,很多子女都努力地挣扎过,想摆脱,却也无法摆脱掉。

后来我们几个同宿舍同学归结了那个年代父亲们脾性暴躁的几点原因:一是家境不好,二是母亲爱唠叨,三是个性太耿直。

每一个父亲不是天生就脾性暴躁。是不如意的日子塑造了他的性格。小时候很多孩子都很羡慕别人家有个和善的父亲。尽管父亲的急躁很少针对我们几个子女,但我们一直渴望父亲能和母亲和睦相处。毕竟母亲是特别讲道理的人。

曾经和一位心理专家采访过一位失足少年。两个小时的访谈结束后,专家毫不犹豫确定了少年失足的核心原因是他父亲性格怪异,脾气暴躁。同时警告身边的父亲,说他的性格和脾性再不改正,将会给子女带来更多的灾难。

专家跟我说,由于父亲脾气暴躁,子女大多不想生活在这样环境的家庭中。父亲的脾气暴躁会让子女感觉父亲不爱这个家,会让子女对家庭失去感情,甚至会有家不想回。因此,他的孩子才会想到逃离。

其次,等孩子长大些,就会对日后的婚姻心怀恐惧。因为父亲脾气暴躁,一家人少有和谐与清静,多有恐惧和不满。家庭没有温暖,就更无幸福可言。这样的家庭和婚姻,会直接传递给后代对婚姻的恐惧意识,也就会导致子女婚姻的不幸福。

专家说,因为父亲性格暴躁,子女在家庭生活中就会感觉到压抑和冷漠。由于长期生活在不正常的环境中,忍受着父亲的暴躁发怒,慢慢地,除了不做声和忍受,似乎别无他法。忍受久了,忍受够了,也就变得麻木了。麻木的时间长了,也就逐渐变得深度冷漠。这种冷漠,会直接造成子女今后的人性冷漠。

父亲节关于我的父亲一段话(再次说说父亲的)(4)

我很赞同这位专家的观点。但从采访角度来衡量父亲这个角色的话,我可能更想知道导致这位父亲性格不开朗甚至暴躁的原因。

父亲这一辈,经济社会发展有局限性,兄弟姊妹多,子女也多,受教育程度不高,家庭经济条件不好。而且能给后代的资源贫乏。那个时候很多家庭收入少,父亲是顶梁柱,主心骨,虽然生活不如意,但又不想让子女失学,只能咬紧牙关硬撑。久而久之,内心就会始终不舒服,就会想发泄。

那时候的父亲,有可能一个人要承担五六口,七八口甚至更多人口的吃喝拉撒。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承压中,不歇斯底里也很难。很多农村的父亲,背朝苍天面朝黄土,就如生活在孤岛,稍不留神就有滑入深海的可能性。他在长期的压抑里根本就笑不出来,当然也给孩子们带不来快乐。

这样的父亲,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的急躁,导致孩子们都想远离他,不喜欢和他在一起呢?

那个时候很多孩子看到父亲那副铁青的脸,就无比地恐惧和不快乐。但他们都不知道父亲内心的那种孤独和无助。

父亲的“急”,也不是不能“缓缓”,那个年代,“缓一缓”就有可能大小孩子都得喝西北风。久而久之,这些负面情绪又没地方发泄,慢慢就覆盖到妻子和孩子的身上了。

正因为这样,我母亲就更加强化了对他的那种不好的印象和感受,她认为父亲的急就是考虑问题僵化,没有弹性,一根筋。然后她就试图去改变他,她会用好几种方式去激将他,数落他,挖苦他,甚至教训他,说到底就是以牙还牙。

父亲节关于我的父亲一段话(再次说说父亲的)(5)

她觉得用这种方式能改变父亲的脾气,然而事与愿违,母亲越是这样对他,父亲越是觉得母亲不可理喻,越是觉得母亲不理解他,是在和他对着干,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糟。

母亲这个状态,我参加工作后是和她沟通过的。

我说想改变父亲对您的态度,就要先改变您对父亲的看法,也就是对父亲的重新认知。我告诉母亲,不要只看到父亲的缺点,他既有急性子的时候,但更有为家庭默默付出的时候,为了养育几个儿女辛苦去挣钱、去劳动,去养家糊口,他从来没有好吃懒做过,为了教育孩子他自己省吃俭用,为了孩子的前途去熬夜、去打拼等等。当您看到父亲身上有很多这样的优点的时候,您就会理解他。

我跟母亲说,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我们内心就会想着他对我们的好,他的脾气急也就对我们无法形成伤害。他一次又一次地着急,得不到我们的激烈反抗和回应,他自然就显得自己越来越没有力量,最后父亲才会被我们所改变。

母亲却不认同。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那他怎么就不改变呢?是啊,父亲咋就不改变呢?似乎都知道问题出在哪,但总是无法最终解决问题。这就是太熟悉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另类认知。

后来只能安慰自己,能相处一辈子,就不差那点个性。

前不久和父亲通过一次电话。还是谈到这个问题。父亲犹豫了半天,说:“如果我改变我自己,那将和你母亲永远没有话说,那种平静的日子在我们这个岁数就没啥意思了。你们平时不在家,我们再不吵吵,家里就没有人气了。”

父亲节关于我的父亲一段话(再次说说父亲的)(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