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千伏电力线路设计规范(输电线路各种防污闪名词解释)(1)

1. 污闪


电气设备的绝缘表面附着了固体、液体或气体的导电物质,在遇到雾、露、毛毛雨或融冰(雪)等气象条件时,绝缘表面污层受潮,导致电导增大,泄漏电流增加,在运行电压下产生局部电弧而发展为沿面闪络的一种放电现象。

2. 爬电距离


在两个导电部分之间,沿绝缘体表面的最短距离。沿绝缘子绝缘表面两端金具之间的最短距离或最短距离之和。

水泥和任何其它非绝缘材料的表面不认为是爬电距离的构成部分。如果绝缘子的绝缘件的某些部分覆盖有高电阻层,则该部分应认为是有效绝缘表面并且沿其上面的距离应包括在爬电距离内。

3.泄漏比距、爬电比距、统一爬电比距


3.1 泄漏比距

电力设备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设备额定电压之比,单位为cm/kV。(1996年及以前使用该术语)

3.2 爬电比距

电力设备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设备最高电压之比,单位为cm/kV。(1997年至2006年使用该术语)

3.3 统一爬电比距

爬电距离与绝缘子两端最高运行电压(对于交流系统,通常为Um/)之比,通常表示为mm/kV。(2007年及以后使用该术语)

4.等值盐密、灰密、饱和系数、带电系数


4.1 等值附盐密度(简称等值盐密,ESDD)

绝缘子单位绝缘表面上的等值附盐量,电导率等同于溶解后现场绝缘子绝缘表面自然污秽水溶物的氯化钠总量与绝缘表面面积之比,mg/cm2。

4.2 不溶物密度(简称灰密,NSDD)

绝缘子绝缘表面上清洗的非可水溶(或不溶于水的)残留物总量除以表面积,mg/cm2。

4.3 饱和等值盐密、灰密

经连续3年至5年或更长时间积污的参照绝缘子,在适当的时间段内测量到的等值盐密/灰密(ESDD/NSDD)的最大值,污秽取样须在积污季节后期进行,测量值具有饱和趋势的盐密/灰密。

4.4 饱和系数

在相同电场形式下的同型式绝缘子饱和等值盐密/灰密值与平均年度等值盐密/灰密值之比。

我国内陆地区绝缘子积污的饱和时间,北方约为3~5年,南方约为3年。双伞型和普通型盘形绝缘子的饱和等值盐密可暂按平均年度等值盐密的1.6~1.9倍(南方按1.5~1.7倍)计算。

4.5 带电系数K1

同型式绝缘子带电所测等值盐密/灰密(ESDD/NSDD)值与非带电所测等值盐密/灰密(ESDD/NSDD)值之比,K1一般为1.1~1.5。通常情况下,ESDD和NSDD的带电系数有差异时,以等值盐密的带电系数为主。

5.参照绝缘子、现场污秽度、现场污秽度等级


5.1参照绝缘子

U70B/146、U160BP/170H普通盘形悬式绝缘子,或U70BP/146D、U160BP/170D双伞型盘形悬式绝缘子。通常4~5片组成一悬垂串用来测量现场污秽度。

复合绝缘子(大小伞结构),通常使用1支来测量现场污秽度,采用附录A所示参数和图示的复合绝缘子伞型。

5.2 现场污秽度 (SPS)

参照绝缘子经连续3年至5年积污后获得的污秽严重程度ESDD/NSDD值,污秽取样须在积污季节结束时进行。

5.3 现场污秽度等级

将污秽严重程度从非常轻到非常重按SPS的分级。

6.污秽种类


绝缘子表面的自然污秽物有两类。A类:含有不溶物的固体污秽物附着于绝缘表面,当受潮时表面污层导电。该类污秽物附着量可通过测量等值盐密和灰密来表征其特性。B类:液体电解质或化学气体附着于绝缘表面,多含有少量不溶物。该类污秽物附着量可通过测量导电率或泄漏电流来表征其特性,也可通过测量等值盐密和灰密来表征其特性。

6.1 A类污秽

A类污秽普遍存在于内陆、沙漠或工业污染区;沿海地区绝缘子表面形成的盐污层,在露、雾或毛毛雨的作用下,也可视为A类污秽。A类污秽含受潮时形成导电层的水溶性污秽物和吸入水分的不溶物。水溶性污秽物分为强电解质水溶性盐(高溶解度的盐)和弱电解质低水溶性盐(溶解度低的盐)。不溶物为不溶于水的污秽物,其主要功能表现为吸附水分,如尘土、水泥粉尘、煤灰、沙、粘土等。

6.2 B类污秽

B类污秽主要存在于沿海地区,海风携带盐雾直接沉降在绝缘表面上;通常化工企业排放的化学薄雾以及大气严重污染带来的具有高电导率的雾、毛毛雨和雪也可列为此类。内陆地区盐湖、盐场等地方产生的污秽也属此类。

7.环境类型


污染环境可分为四类:沙漠型、沿海型、工业型和农业型。大气清洁(很轻污秽)区在我国主要存在于远离城镇的草原、森林及常年冰雪覆盖的山地高原。实际上,污秽环境往往由一种及以上污秽环境的组合。

7.1 沙漠型环境

广阔的沙土和长期干旱的地区,污秽层通常含有缓慢溶解的盐,不溶物含量高,属A类污秽。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戈壁以及大片荒芜的盐碱地带是此类污秽环境的典型。风力是绝缘子染污的主要气象因素,而沙尘中的含盐量决定着现场污秽度的等级。此类地区雨季降雨可使其自然清洗,但由于沙漠戈壁降雨量往往很少,效果有限。每当清晨绝缘子表面凝露时,可能引起绝缘子闪络。

7.2 沿海型环境

沿海岸波浪激起飞沫、海雾以及台风带来的海水微粒最具代表性,通常气象条件下海岸波浪激起飞沫影响距离不远,海雾影响可远至海岸数公里或10 km以上,台风影响更可至海岸数数十公里。此类污秽层多由溶解度高的可溶盐组成,相对不溶物含量偏低,通常在高电导率雾作用下迅速形成B类污秽层。平时沿海盐碱地通过风力作用也可形成对绝缘子表面的A类污染,其重污秽度的形成需要较长时期的积污。沿海污秽因可溶盐含量高,故附着力较差,易于雨水自然清洗。

7.3 工业型环境

靠近工业污染源,因污染源类型的不同,绝缘子表面污秽层或含有较多的导电微粒如金属粒子,或含有易溶于水的氮氧化物(NOx)和硫酸类(SOx)气体形成的高溶解度的无机盐,或水泥、石膏等低溶解度的无机盐。此类污秽多属A类,不溶物含量相对较多,雨水自然清洗效果取决于绝缘子的伞型。其中建材类的水泥污秽可在绝缘子表面结垢,既是人工清扫也十分困难。

由于我国工业能耗以燃煤为主,发电、冶金高耗能企业的烟囱高度多在数十米、百米甚至二百米,因此烟气排放距离远,影响范围几十公里。因此,视野不及的区域内仍然可能受到工业污染的影响。

7.4 农业型环境

位于远离城市与工业污染的农业耕作区,污秽源以土壤扬尘(A类)及农用喷洒物(B类)为主。绝缘子表面污秽层可能含有高溶解度的盐也可能含有低溶解度的盐(如化肥、农药、鸟粪、土壤中的盐份与可溶性有机物)。通常此类污秽中不溶物含量较多,属A类污秽,其雨水自然清洗效果同样取决于绝缘子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