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外贸业务从业者,入行以来每年的4月和10月两届广交会是必须要去参加的。作为参展商,参展期间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能够有足够多的客人光顾摊位,能够拿到多的名片。

这一次10月份的广交会,总体人其实是不多的。但来到摊位上的有一位年轻客人确实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他来的时候是中午11点半的样子,和他的一个中国办事处的代理一起来的,那个时候人不多,大部分客人也都是去吃饭了。对我们的产品很感兴趣(我们是卖浴室化妆镜),选了很多款式。

做过外贸这一行的同学们应该都比较清楚,当客人选了很多款式的时候证明接下来不管是供应商还是客人都是比较忙的,涉及到报价,各种不同款式和型号的区分,记录等等。

所以,客人也是拿出自己的记录本和手机,各种拍照,做记录。弄了差不多快半个小时了,等到讨论具体细节的时候,他看看手表,离十二点还差五分钟的时候,客人立马开始放弃记录,很急的收拾本子,笔,准备要离开的样子。我当时慌了用英文说了一句“what happen”,客户法国人,跟他的代理用法语说了一串话就离开了。自己一个人匆忙的朝大门走去,留下了他的中国代理在我们摊位上,代理跟我解释说“十二点钟要到了,他要去外面做祷告了,你放心他叫我记下你们的摊位号码,下午或者明天还会再来继续讨论的,你们摊位号多少?”,我告诉他摊位号之后,他说他要去吃饭了,两个人早饭都没吃就出来了,笑了一句就离开了。

谈论笔记

一个人内心有所信仰才会特别注重仪式感,等这种仪式感变成了一种习惯,我觉得你内心真的就不会再浮躁了。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政治老师说过,其实我们现在人缺乏信仰,当然这种信仰不是指各种名利和权威的信仰。而是对宗教或者是传统的一种信仰。我觉得这句话说的是对的,只是对于宗教和传统的信仰太过于高端。我们现在要做的仅仅只是对一种好的习惯和一种好的仪式进行坚持,这样才能做到内心的强大与心如止水。

一直有人说这个复杂功利的社会才导致了年轻人的浮躁的。法国是资本主义社会,他们也是被功利氛围笼罩着,但是这位小伙仪式感还么强烈。我相信他是内心平静才会这么做的。放在中国,我也相信不是没有人去坚持,去做。但是当单个群体去这样做的时候得到的不是别人的鼓励,而是像我同事一样认为这个人迂腐,傻的时候。这个人还会去坚持吗 ? 随波逐流的太多了。

诚然,我对那些注重仪式感的人是敬畏的,他们教会了很多东西,他们知道怎么让自己平静下来。他们找到了自己那个浮躁的心的安放之处,甚至我认为他们的内心安全感指数是奇高的,这无关年龄,只与信仰和习惯有关。

之前看到央视有个纪录片讲有人跪走冈仁波齐的,有人说围着冈仁波齐转一圈,能够洗去十年的罪恶。有一个人却围着冈仁波齐跪拜一圈。这个人得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我知道大部分人对他们是一种敬畏之心,但是没有人能够去相信,也没有人去愿意相信真的就能洗去罪恶。其实这些并不重要,归来的跪拜之人,是无比神圣的,他的内心是无比强大的。我不认为这是一种以体力方式和苦行僧一样的做法是一种作践身体。相反他们在过程中感受心灵的止水。

今天的祷告你还在一如既往的坚持吗(今天的祷告你还在一如既往的坚持吗)(1)

跪行冈仁波齐信徒

后来,那位法国客人当天还是没有过来。直到第二天才过来的,主要是做完祷告之后,去吃了东西就直接回酒店休息了。他是凡人,他的祷告,神不能解他饥渴与疲乏。但是能让他满足,能让他踏实,我觉得这一切都足够了。

所以,我觉得心生敬畏,心有所念,心有所依才是强大的表现。

朋友,如果你有一种信仰的东西,那就坚持吧,别管任何人是否觉得值得。如果你觉得有种仪式感让你觉得安慰和宁静那就严格还行吧,因为那会让你的内心觉得更有安全感。

信仰,也许是这世界最纯洁的安全感!

今天的祷告你还在一如既往的坚持吗(今天的祷告你还在一如既往的坚持吗)(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