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始于隋,繁荣于唐在唐朝,其火爆程度堪比当今的高考它还有个形象的名字:跳龙门难怪唐太宗看着鱼贯而出的进士,感慨:天下英雄,尽入吾毂中矣只是,他悠闲地站在终点线,看不见科考这道栏,更多是“赚得天下英雄尽白头”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与高考有关的事儿:唐人高考那些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与高考有关的事儿:唐人高考那些事

与高考有关的事儿:唐人高考那些事

科考始于隋,繁荣于唐。在唐朝,其火爆程度堪比当今的高考。它还有个形象的名字:跳龙门。难怪唐太宗看着鱼贯而出的进士,感慨:天下英雄,尽入吾毂中矣!只是,他悠闲地站在终点线,看不见科考这道栏,更多是“赚得天下英雄尽白头”。

素昧平生,一考定终身!心情除了忐忑,就是不安。唐朝没有补习班和心理咨询室,只能自寻出路。朱庆馀脑子灵光,向张籍寻求心理按摩。他《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诗写得委婉、调皮、凄切。把自己待考写成女子初嫁,一句“低声问”,写尽欣喜、紧张之情。看文识人,张籍很看好他,《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后来,朱庆馀果真金榜题名,成就这段佳话。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考中了,自然高兴,要庆祝。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欧阳詹则很低调,《及第后酬故园亲故》:才非天授学非师,以此成名曩岂期。杨叶射频因偶中,桂枝材美敢当之。称文作艺方惭德,相贺投篇料愧词。犹著褐衣何足羡,如君即是载鸣时。

金榜题名者毕竟凤毛麟角,更多人成了“背景”,名落孙山。痛定思痛,不论是学业不精,还是时运不济,复读是一个选择,因为 “卷土重来未可知”。许棠《下第东归留别郑侍郎》:无才副至公,岂是命难通。分合吟诗老,家宜逐浪空。别心悬阙下,归念极东吴。唯畏重回日,初情恐不同。复读的心意已决,但重考的忐忑依旧。

折桂者固然可贺,落榜者更要关爱,帮他找差找缺,尽快走出困境。贾岛对沈秀才言语很重,直指要害:曲言恶者谁?悦耳如弹丝。直言好者谁?刺耳如长锥。……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下第子不耻,遗才人耻之。……明年春光别,回首不复疑。欧阳詹对徐十八则只言鼓励:嘉谷不夏熟,大器当晚成。徐生异凡鸟,安得非时鸣。

条条道路通罗马,不一定非要挤“高考”的独木桥。《枫桥夜泊》传世的张继,诀别考场,弃笔从戎,生活也别样精彩。李邕改行做 “代理”,“代撰官折受筹银巨万”,“据此为豪富者”,一样发家致富。黄巢更牛,《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他不仅要创业,还要创建自己的“天下”。

无论唐朝还是眼下,无论上榜还是落第,高考都是人生的一种经历,不是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