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自诩为吃货的人,如果不去金钱豹胡吃海喝一顿,就不能称其为真正的吃货。金钱豹有“最贵自助餐”之称,在自助餐领域可谓是泰斗级别,一直表现得出类拔萃,奠定了稳固的江湖地位。

空间君对闻名遐迩的金钱豹垂涎已久,一直想找机会去见识庐山真面目。无奈,还没攒够吃金钱豹的钱就倒闭了。如今,连金钱豹的豹尾也看不到了。

金钱豹闭店,引发餐饮业恐慌

金钱豹在鼎盛时期,在全国有26家门店,然而仅2017上半年,金钱豹就接连关闭了二分之一的店。目前,全国只剩下一家上海总店还在营业。

餐饮行业如何逆转危机(餐饮业变天太快)(1)

据报告显示,我国的餐饮收入从2012年的2.3万亿发展到了2016年的3.5万亿。2016年,中国房地产销售额为11万亿,餐饮业规模已相当于房地产这个支柱型产业的三分之一。然而,在巨大成交额的背后,只有20%的餐饮店在赚钱。

烧烤是“后起之秀”。近年来,烧烤是所有餐饮业态中利润最高、增长最快的品类。韩国影视剧《来自星星的你》火了炸鸡配啤酒,其实在中国,烤串和啤酒才是真爱。生产标准化、消费场景化、客群年轻化,这几大优势使得烧烤这一品类迅速蹿红。

火锅营业能力最强。开餐饮店是很多明星的副业,而火锅店是明星们最爱的一个品类,包括著名的李冰冰、任泉、何炅、黄渤、薛之谦、黄磊、孟非、包贝尔、陈赫等明星的火锅店都经营得风生水起。火锅店投入低、盈利高、风险小,具备一定资金实力和运营能力的人都会优先考虑开火锅店。

总体看来,中国餐饮业正在朝着,消费快时尚化、店铺特色化、单品精细化、饮食健康化、小吃潮流化的方向发展。

扬长避短,借鉴日本餐饮模式

最近上映的《深夜食堂》,原型来自日本,该剧评价不高,餐饮模式也大遭吐槽,空间家可以给大家做一个反面教材。

餐饮行业如何逆转危机(餐饮业变天太快)(2)

中国版的《深夜食堂》,餐厅选址于商业街的旺铺位置,租金高,而该餐厅只在深夜营业,经营成本太高。餐厅装修为日式风格、菜品平常,定价却并不亲民,一般人并不会去消费。日本版的《深夜食堂》位于一个居民区的小巷里,楼下餐厅,楼上居住,租金成本低。附近居民相互熟识,客群稳定。菜品美味可口,让人流连忘返。

对比菜品制作的精细度、可口度,中国版的《深夜食堂》确实差距较大。前面也曾提到剧中主演黄磊,也经营了火锅店。

中国餐饮业起步于2003年,目前正处于快速膨胀期,问题也颇多。而日本餐饮业起步于1975年,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那么,日本的餐饮业有什么值得中国借鉴的呢?

1.重视菜品开发,给人新鲜感,超出客户预期。如金鱼海鲜店,在日本有50多家店铺,有款菜品叫六种生鱼片拼盘,但实际上不止6种,是11种海鲜,当菜品端到客人面前时,客人通常会非常吃惊。

2.崇尚30/7法则,即菜单有30种以上,其中有7个主打菜,提高顾客的选择余地。在中国,大多数店铺的菜品太少,顾客经常看几遍菜单也点不到满意的菜,主打菜也不够有特色。

3.加大小时工占比,日本餐饮店小时工占到84%,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这一点需要综合考虑餐厅自身需求,及当地人工情况。

4.注重客户的消费体验度,将物品消费转化为体验式消费,最大限度地想顾客所想,更要想其不能想。比如,为顾客制作特别的名片,名片头衔是企业里的不同职位。根据客人来店的次数,顾客名片上的头衔也在不停“升职”,甚至可以做到董事长级别,这样的服务会让客人感到很有趣。

餐饮行业如何逆转危机(餐饮业变天太快)(3)

不知大家是否想过一个问题,著名漫画《中华小当家》讲述的是中国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却源于日本动漫。难道仅仅是因为日本动漫发达吗?空间家相信,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日本人对美食文化的探索和追求。因此,在餐饮的开发和经营上,中国不妨多向日本取经。

目前,我国的餐饮市场年增速为10.8%,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可突破5万亿。如何从巨大的餐饮市场中分食“一杯羹”,且不被快速淘汰,是餐饮店经营者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