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

The Ecstasy Of GoldEnnio Morricone - 黄金三镖客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

五月飞驰而过,六月呼啸而至,终于要来了,足球的鏖战在欧罗巴一触即发,电影的盛宴在上海烈火烹油。六月的第二个周末,大幕几乎同时拉开。影迷、球迷陷入夜与昼的抉择。

对中国影迷来说,还有一个时间一定要记住,这个日子将决定你今后回忆起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是如痴如醉,还是如泣如诉。二零二一年六月五日,上海国际电影节开票。

在等待的时候,我们先把到五月二十五日公布的片单再看一遍,说一下我们以为的必看的电影。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3)

文:东SIR

编辑:抛开书本编辑部

1、《马戏团》(1928 卓别林)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4)

喜剧大师卓别林自编自导自演,是卓别林作品序列不算太著名,却是质量上乘的作品。

1969年,卓别林为影片的重新发行了全新配乐版。2019年,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出资,根据1969年版的版本,卓别林基金会委托意大利博洛尼亚电影修复所对影片进行了全新的4K数字修复,此次放映的就是这个4K数字修复版。

2、《大地之歌》 (1955 萨蒂亚吉特·雷伊)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5)

这里说的是印度电影大师雷伊的“阿普三部曲”——《大地之歌》、《大河之歌》、《大树之歌》,一种让当代印度人都陌生的印度电影。影片描写了印度男孩阿普的成长经历。

影片有着浓浓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味道,是世界影史的经典之作。

1993年,“阿普三部曲”的原始底片被大火烧毁,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资料馆不忍放弃,保存了毁坏的底片。

2015年标准公司联合意大利博洛尼亚电影修复所,以最新数字修复技术奇迹般的修复了这些毁坏底片,让每一个热爱电影的人激动不已。

3、《西伯利亚来信》 (1957 克里斯·马克)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6)

今年迎来百年诞辰的克里斯·马克是法国电影最神秘的天才。他深居简出,不接受采访,不让人拍照。他说:“我的电影足够满足观众的好奇心了。”

需要形象出现时,他经常以“来自埃及的纪尧姆”的卡通猫形象示人。他就曾这样出现在阿涅斯·瓦尔达的纪录片《阿涅斯的海滩》中。

新浪潮祖母瓦尔达逝世一周年,先锋的女权主义导演

阿涅斯瓦尔达去世,我们用电影怀念她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7)

安德烈·巴赞说他的电影是“用电影记录的散文”。他的电影不拘泥于传统的对电影类型的界定,自由的穿梭在图片和影像间,以他特有的诗意和幽默来完成他个人作者性的表达。

《西伯利亚来信》同样用了图片、影像,甚至动画、伪广告,幽默而诗意的呈现了马克在西伯利亚旅行途中的所思所想。

影片中,马克还实验性的将同一组影像配上三种不同的旁白呈现三次,以此来思考文字表达和影像表达之间的关系,巴赞认为这是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蒙太奇”。

马克也曾周游中国,本次展映也有他以此拍摄的电影《北京的星期天》,值得一看,阿涅斯·瓦尔达为影片制作的简繁字体混搭彩色汉字的片头职员表与片尾说明,颇为有趣。

只是此次展映没有《空气中是红的》有些遗憾。

4、《黄金三镖客》(1966 赛尔乔·莱昂内)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8)

莫里康内为影片所作的配乐《黄金的狂喜》是影史最著名电影配乐之一,后被金属乐队翻唱,成为摇滚乐迷的神曲。斯人已逝,我们还有他的音乐,值得我们来到大银幕前仰视聆听。

意大利国宝配乐大师莫里康内逝世,昆汀贝托鲁奇都是他的崇拜者

书 | 莫里康内:电影的另一个世界

这里说也可以是意大利电影大师赛尔乔·莱昂内“镖客三部曲”,《黄金三镖客》是它的终章,也是其中最好的一部,三部都是非常值得观看的作品。

烈日、黄沙、快意恩仇实在是让人热血沸腾。赛尔乔·莱昂内、莫里康内、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埃里·瓦拉赫、李·范·克里夫、吉安·马里亚·沃隆特等的黄金组合也让每个影迷心驰神往。

5、《红军与白军》(1967 米克洛斯·杨索)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9)

贝拉·塔尔曾说:“杨索是匈牙利最伟大的电影导演。”其个人电影风格也深受杨索的影响。今年是米克洛斯·杨索的百年诞辰。

匈牙利电影大师米克洛斯·杨索活跃于上世纪60年代,那是个群星璀璨的年代。费里尼、戈达尔、安东尼奥尼、特吕福……一位位大师争奇斗艳,米克洛斯·杨索凭一己之力在世界影坛圈下一片属于匈牙利的天空。

《红军与白军》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杨索笑傲电影江湖的长镜头美学在影片中展示的淋漓尽致,超广角镜头下的伏尔加河平原宏伟壮阔,优雅的镜头移动,将大背景下的人物状态纤毫毕现的呈现在观众眼前。此情此景只有大银幕才是它真正的打开方式。

假如意犹未尽再推荐杨索导演的《静默与呼喊》,再意犹未尽就把这个回顾展都看了吧。

6、《战场上的快乐圣诞》 (1983 大岛渚)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0)

日本电影大师大岛渚的反战名作,大卫·鲍伊、坂本龙一、北野武的神仙组合。

1984年《电影旬报》观众选择奖最佳影片,1984年《每日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配乐、最佳剧本以及最佳男配角(北野武)。

2016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过2K数字修复版,此次放映的是最新4K数字修复版。

7、《幽国车站》 (1994 朱塞佩·托那多雷)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1)

意大利电影大师朱塞佩·托那多雷自编自导作品,波兰著名电影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主演。

波兰斯基在影片中扮演警探,和饰演作家的戛纳影帝热拉尔·德帕迪约大演对手戏,这太让人好奇了,一定要去看。

本片也是莫里康内自认为最具代表性的配乐电影作品之一。

8、《薄荷糖》 (1999 李沧东)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2)

能够在中国的大银幕上感受韩国电影大师李沧东的电影诗意和对社会的悲悯机会真的不多。更何况还是李沧东备受好评的作品《薄荷糖》。

影片以倒叙手法将男主人公从一个纯洁年轻人到在社会大染缸里浸淫成一个他自己都讨厌进而想要自杀的中年人的心路历程再现了出来。

李沧东以此出发,再次以悲悯的眼光审视了将主人公身后社会的动荡和恶化。

本次放映的是2018年修复的4K数字版。

李沧东小说《烧纸》:为被历史碾过的蝼蚁的取暖

火焰过处,才知道《燃烧》的是你不曾拥有的

9、《金属之声》 (2019 达里尔斯·马德尔)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3)

重金属摇滚乐队鼓手鲁宾突然失聪引发的对什么是摇滚,什么是重金属摇滚的阐释直击每个摇滚乐迷的内心。

影片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它的音效设计,国内某著名电影播客称它为“音效版的《推拿》”。娄烨导演在《推拿》中以影像语言塑造了普通人想象中的盲人世界。

而本片则用杰出的声音语言塑造了普通人想象中的听障人士的声音世界,以及听障人士戴上人工耳蜗后的声音世界,令人叹为观止,影片也因此获得本届奥斯卡奖最佳音响和最佳剪辑。

这样的音效只有在影院的放映系统里才能得到完美的呈现。

10、《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2021 玛利亚·施佩特)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14)

“柏林学派”代表人物玛利亚·施佩特获得2021年柏林电影节评审团银熊奖的纪录片电影。影片放映以来从导演呈现方式到影片内容所展示的教育理念都受到广泛赞誉。一切信息表明,影片值得影迷去到影院端坐三个半小时。

以上就是我们以为的本届上海影展必看的十部电影,实际上推介已经远不止十部。另外有些电影一定也在这些必看的行列,只是由于出于对电影多样性的考虑,为呈现更广泛的时间、空间、类别的电影,对有些共性的电影就做合并处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