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学设计应以学习为中心,以促进新的学习方式的产生。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学科、社会融合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来,有利于学习成为一种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科体系与结构,避免“满堂灌 " 题海战术”的传统理念中枯燥的教与学。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桂花雨(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思考)(1)

一、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学习新知识要利用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当代建构主义认知论认为,知识既不是通过感觉也不是通过交际被动获得的,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学生在接受课堂教育之前,在日常生活中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不少事物也有自己初步的看法,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教学的设计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学生已有的经验对学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些经验与所学的概念、定理不相适应,有些经验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知识体系但还需要升华。教学设计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再结合学生所处的环境,以学生其他方面的实际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来开展教学,要让学生看到日常概念和经验的局限,通过观察、实验、分析、验证等方法形成科学的概念,掌握要学的定义、原理、定理及公式。

二、教学设计要按照认知螺旋上升的规律不断拓展和深化学习内容

数学教学的设计不仅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而且要考虑学生的认知顺序,需要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学规律,学习为中心的层递性教学理念符合学生的思维顺序。教学内容的设计也应该充分考虑这一规律,打乱教学顺序要有利于学生的探索和自主研究。还可以让学生将这些内容设计成游戏来学习理解,将所学知识拓展到生活中,让学生在形成知识体系时克服认识的限制,让学习在拓展中深化。

三、教学设计要将知识与问题、任务与活动相结合

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通过探索问题、完成任务、进行各种探索活动而获得知识。这要求教学设计要强调知识与问题,任务与活动的结合,强调探索问题和完成任务时将知识的产生和应用的情景融合在一起,让知识的学习变得有意义。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以问题为中心,持久地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索。由于任务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密切相关,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学习活动与任务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习的类型、思维、非智力因素与创新能力培养,注意教学的过程、模式、原则、方法和教学设计。

四、教学设计要给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留下空间

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只注重分析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直接呈现这些事实的做法,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学设计要注重引导学生去探索。怎样以自主的方式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这需要给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留下空间,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有利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索,有利于为学生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引导,有利于进行创造性教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必去干涉学生的探究活动,除非学生在活动中完全偏离了学习的方向。在学生探究时,教师要记下那些在讨论中新发现的概念,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学生对生活中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数学模型进行提取、假设和求解,由于不同参量的假设会导致不同的答案,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在不同的情景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五、教学设计要有利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提倡协同教学,他不同于传统的单一的学科教师指导体制,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索、分组辩论解决问题。这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不仅是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会生活的需要,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观点和思路,从而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有反思性的认识和多视角的思考。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合作能发挥各自的特长,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看,合作可以促进他们对于人与人相互依赖关系的认识,有助于形成合作、宽容、开放的品格。

六、教学设计要创设合理的情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新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要充分利用教学情境,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让学生在情景中积极参与实践。学习创新性与活动课的辩证统一强调“活动”课的设计绝不是随心所欲地设计“活动”,而是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勇于创新,大胆设计,精心组织,创设生动活泼的、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活动”情景,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接受知识、内化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意识。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强调的教学设计方式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灌输式”,而转向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自觉地在创设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在思考过程中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我的思想和行动,把教师的情感内化为学生自我情感,把每一次学习都作为一次新的创作过程,并在这样的创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体现自我的价值。因此,情境教学的过程,是对教材的再创作过程,是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发挥的过程。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学设计要改变传统的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主动探索、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真正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