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为何能成为春秋霸主(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1)

齐桓公画像

齐桓公时期,齐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遗憾的是齐桓公不能善始善终,晚年不理朝政,使得五公子夺嫡大战,齐国大乱。齐桓公尸体死后六十七天未得到安葬,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最后齐君无亏登位后才将桓公收殓。

每每读到次,我除了叹息之外,更多的是迷惑不解。古话不是说:三岁看老,八岁定终生吗?为何齐桓公年轻时锐意进取,晚年却如此昏聩了呢?

难道真如《诗经》所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齐桓公是因为不能保持初心,所以才不能善始善终。

还是孔子说的:“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难道说齐桓公错在为人正道而不善于搞权诈吗?

今天我尝试沿着齐桓公的生平轨迹,寻找其中的因果关系。

齐桓公为何能成为春秋霸主(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2)

意气风发的齐桓公

一、外因:从小没有受到作为君王继承人的培养,缺乏政治谋略以及对朝堂的掌控力

古代帝王一般都是是立嫡长子为太子,而且很小就立为太子,指定专门的老师来培养将来的君王。

太子学习的科目包括文武两方面:文要学习帝王之术的权和衡,帝王术、驭人术、观人术、权衡术,四书五经也是必不可少的。武要骑射练,既能强身健体,还可守护江山社稷。

据《通典·东宫官》记载,秦汉延续了殷周制度,太子的老师分有太傅、少傅、师、保。

“太傅、少傅以养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师者也,教之以事而谕诸德者也保者也;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

左丘明著的《国语·晋语一》说:

君行,太子居,以监国也。”

所以太子经常会充当一下临时君王,也算是一种实习吧,以便学以致用。

而齐桓公的父亲齐釐公死后,由太子诸兒即齐桓公的哥哥继位称齐襄公,后公孙无知弑君自立,没多久自己被仇人杀死。于是逃亡在外的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回国争夺王位。最后公子小白胜出,为齐桓公。

从齐桓公登上王位的那段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两点:一来他不是正统的太子,自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二来,他的王位是夺来的,并非名正言顺继承的,所以他继位后自然锐意进取,希望做出一些成就好取得大家的认可。

终于当他功成名就,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后沾沾自喜,开始追求安逸奢华的生活了,加上管仲一死,没有贤能的臣子提点,年轻时候缺少帝王之术的学习,此时这种弊端立即凸显出来了。

这种弊端表现在两个个方面:

一来没有重视对于接班人的培养,所以他晚年之时,四公子之间展开了王位争夺战;

二来缺乏对于臣子的驾驭能力以及朝政的掌控力,以致于后期任用了易牙、竖刁等小人,使得朝政处于瘫痪状态。

齐桓公为何能成为春秋霸主(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3)

齐桓公拜管仲为仲父

二、内在原因,齐桓公的性格贪图安逸,事事依靠大臣,且贪图女色

01、没有了管仲的制约,晚年的齐桓公内心贪恋享受和缺少雄心的缺点暴露无遗

齐桓公的性格是比较贪图安逸和享受的,而且内心容易自我膨胀。不过他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加上他识人善用,得到了旷世奇才管仲的相助和督促,所以得以成就霸业,中年时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

齐恒公平日比较贪图安逸,国家大事基本交给管仲处理,有人向他汇报国家大事,他就说:“以告仲父。”旁人都笑齐桓公这个王当得真是省心。

称霸后,齐桓公沾沾自喜,渐渐露出骄奢之态:

周襄王使宰孔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命无拜。桓公欲许之,管仲曰“不可”,乃下拜受赐。

后来各诸侯宾服于齐国,并纷纷前来参加他的会盟,齐桓公骄奢之态更加溢于言表了,他说:

吾欲封泰山,禅梁父

到泰山筑高台祭拜上天,在梁父(山名)举行封禅大典,这是皇帝才能行使的权利,当时齐桓公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君主,是没有这个资格的,所以说当了诸侯霸主后,齐桓公内心已经非常膨胀到了极点,幸好此时有管仲在旁边加以制止,才未酿成大患。

齐桓公为何能成为春秋霸主(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4)

管仲画像

02、外宠奸佞小人,内好女色,以致于宠臣和后宫结党营私展争夺王位战争

管仲临死之前,齐桓公探望管仲时,最关心的话题是:“群臣谁可相者?”

管仲一针见血道:“不要任用易牙、竖刁和开方。此三人就如洪水,我是您的堤坝,堤坝不在了,恐有横流之祸,望君远之。”

在管仲去世后驱逐了三个小人,可是一贯以来习惯于依靠臣子的齐桓公,且此三人又善于揣摩齐君的心思,离开这三人后,齐桓公觉得非常不习惯,所以重新召回了他们。这为后来的祸端埋下了祸端。

桓公好内,多内宠,如夫人者六人。《史记.齐太公世家》

齐桓公为何能成为春秋霸主(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5)

易牙、竖刁和开方专权

由于齐桓公宠幸的女子太多,后宫地位等同于夫人的就有6人,而她们都生有儿子,所以对于太子之位不免浮想翩翩。

而齐桓公对于立子嗣一事并没有予以高度重视,管仲在世时,曾意属孝公,但并未明确下诏,后来又在六个爱妃的儿子之间犹豫不决,一直没有做出果断决定,所以引起纷争不断。

再加上齐桓公过于信赖易牙、竖刁和开方,完全失去了对于前朝和后宫的掌控能力,而且前朝可以信任的大臣都被易牙、竖刁、开方清除殆尽了。最后后宫和宠臣之间结党营私,展开王位争夺战。自己先被拘禁,后活活饿死在内宫。

历史总是不断地重现,唐朝的唐玄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开元盛世,可是晚年的他,任用奸臣唐国忠,内宠杨贵妃,安禄山乘机造反,八年“安史之乱”民不聊生,唐玄宗被迫偏居一方当了太上皇,最后在长安神龙殿中孤独寂寞中病死。

齐桓公为何能成为春秋霸主(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6)

五公子争夺齐王之位

总结语:

齐桓公由于本身的性格缺陷,再加上从小没有受过正规的太子培训,所以他虽然在管仲的辅佐之下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终究在晚年功亏一篑,成就了一个狗续貂尾的寓言故事。

历史就是现实的前身,现实不过是历史的重建,通过解读历史,也许我们可以感悟或领会些什么,也许这就是历史的意义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