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他们诞生在1949年,结束于1990年。在四十余年的发展脉络中,两德之间的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这要从他们的诞生说起。

民主德国是联邦制吗(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关系的演变)(1)

东西德的形成源自对战败国德国的处置。欧战结束后,苏、美、英、法分区占领了德国,由四国代表组成的盟国管治委员会负责各个占领区的协调行动,并就涉及整个德国的问题作出决定。但各占领国都想把对德处置纳入自己的战略轨道,在一系列问题上都是各行其是的,这使得盟国管治委员会形同虚设。在苏占区,苏联给予德国根本性改造以彻底铲除军国主义,且实行土地改革,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消灭了容克地主阶级的经济基础。但是在西方占领区,德国原有的工业结构得到保留,战犯被从轻发落,德国已然被塑造成了遏制苏联的前沿基地。随着美苏同盟关系破裂和冷战开始,德国分裂已在所难免。1949年9月20日和10月7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分别成立,这样,在欧洲出现了两个德国并存的局面。

民主德国是联邦制吗(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关系的演变)(2)

诞生初期的联邦德国采取与西方结盟、对苏联强硬的外交政策。其与美国展开密切合作,积极响应美国整合西欧防务的构想,最终在1955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允许在其境内部署导弹和核武器。这直接导致了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和欧洲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在对待民主德国方面,联邦德国则长期推行以外交国务秘书命名的哈尔斯坦主义,即联邦德国代表着整个德国,不同与民德建交的任何国家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苏联除外)。然而在美苏两强争霸的格局下,此举却极大限制了联邦德国的活动空间,这迫使联邦德国不得不重新考虑对策,由此,致力于缓和敌对关系的新东方政策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成型。而此时的民德领导人早已放弃了争取德国统一的主张,这都为两德关系的改善提供了可能。

民主德国是联邦制吗(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关系的演变)(3)

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就是要缓和、改善与苏联和东欧的关系,以解决两个德国的问题。其基本内容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谈判缔约达成的,包括与苏联就互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达成协议;重申了二战后确定的德波新边界,即奥得河−尼斯河一线的不可侵犯性;并促成了四大国在西柏林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即不在西柏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并保证西柏林过境通道的顺畅。新东方政策可谓是联邦德国在发展为仅次于美国的西方经济大国后,意欲在国际政治舞台重新发挥重要作用的开端和标志。

民主德国是联邦制吗(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关系的演变)(4)

而在两德关系方面,则是在1972年12月21日达成了双边基本条约,规定两德之间是权利平等的友邻关系,相互尊重对方在处理内政外交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并展开友好合作。两德关系正常化有助于消除他们之间的封闭隔绝状态,促进彼此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鉴于此,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在1973年被同时接纳为联合国成员国。在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两德之间的关系大体经历了从敌视、对峙到友好协商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