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典故有条不紊(中华典故有条不紊)(1)

有条不紊典出《尚书·盘庚上》:“若网经纲,有条而不素。”

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国都原在古黄河下游的北岸,常常遭受水灾。帝位传到商汤(商代君主的称号)的第九代孙盘庚的时候,为了避免水灾,让百姓安居乐业,他决心把都城迁到黄河以南的亳地去。可是他的臣民不理解他的意图,因而引起了社会的动荡。

中华典故有条不紊(中华典故有条不紊)(2)

为了控制形势,盘庚几次召集大臣、贵族商议,要他们回去向百姓讲清楚搬迁的原因。他打比喻说:“你们大家一定要听从我的命令,这就‘若网经纲,有条而不紊。”(意思是:我的命令,就好象只有把网结在纲上,才会有条理而不素乱。)只要你们听我的话,政务也就好办了。”他最后告诚他的大臣及贵族们说:“今后有什么话,必须先向我说,决不能编动百姓闹事。要知道:人心是容易感的,这就象‘火之燎原’(意思是:烈火在原野上燃烧),是极容易蔓延的。”后来盘庚把国都建立在毫殷,在那里安居下来。从此商代也就又叫殷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