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汤姆叔叔的小屋》讲述了什么故事?

《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是1852年在美国北方发表的小说。这本书一及出版便风靡全美,在当时销售数百万册,是19世纪美国第二畅销的书籍,仅次于《圣经》。其作者斯托夫人出生于北方的康涅狄格州,任教于哈特福德女子学院。她从报纸上读到的南方故事和身边人的见闻讲述得到灵感,构想了这部聚焦黑奴的长篇小说。此外格雷姆和拉斯合撰的著名报告文学《美国奴隶制:一千人的证词》(American Slavery As It Is: Testimony of a Thousand Witnesses)也成为了作者的材料来源。

作者从1851年6月5日开始在以支持废奴主义闻名的艺文杂志《国家时代》连载,一共连载了十月共计四十周,由于这部小说文笔细腻,情节生动,深深地契合了当时的时代热点,每周的周刊总是一印刷出炉就被抢光。报社老板找到斯托夫人希望能将这本书印刷出版,这无疑是成功的决定。1853年这本书在波士顿出版,第一年就在美国销售了三十万册,在英国销售了二十万册,得到了欧美民众的强烈反应。

南北战争的延续(引发战争的小妇人)(1)

这本小说情节尽管曲折入胜,但并不复杂:肯塔基州种植园主阿瑟·塞尔比是个对园里黑奴很友好的南方老爷,但是最近生意遇到了麻烦,不得已只能把手下的奴隶卖出。高大憨厚的汤姆叔叔被选中卖掉,他被奴隶贩子装上了一艘河船,沿着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在船上时,善良的汤姆结识了一位的白人女孩伊娃。当伊娃不慎落到河里后,汤姆奋不顾身跳下密西西比河救了她,并在船上一直照顾她受凉的身体康复。当奴隶贩子一行人到达目的地新奥尔良后,伊娃的父亲奥古斯汀为了感谢汤姆,将他从奴隶贩子的手里买来,伊娃和汤姆的友谊日久弥坚,因为他们对上帝的教条都笃信不移。在汤姆在奥尔良生活两年后,伊娃得上了重病,日渐消瘦。在她临终之前,伊娃梦见了耶稣,她虚弱但欣喜地把这场梦告诉了她身边的家人与汤姆。由于内心受到了触动,伊娃的父亲许诺将把自由归还给汤姆叔叔,但是不久奥古斯汀意外身故,他的妻子违背了诺言,将高大的汤姆卖给了另一个凶恶的奴隶主西门·勒格里。

汤姆在勒格里的农场里认识了别的黑人奴隶好友,但勒格里却希望当汤姆能够凭借高大的身躯帮助他管理鞭挞其他的奴隶,当汤姆以上帝之名拒绝勒格里时,勒格里开始对他产生了杀心。汤姆与其他黑人奴隶一起商议逃走,但最后由于意外汤姆身陷囹圄,勒格里的两名监工找到了汤姆,并严厉鞭打了他,但是残暴的监工却被汤姆的坚韧和对上帝的信仰渐渐触动,希望能够救好他,但是伤重的汤姆已再难回光,最终在汤姆临死前,他宽恕了伤害他的人。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音,原来是老主人亚瑟·谢尔比的儿子乔治,他希望赎得买回汤姆的自由,但发现为时已晚。而与汤姆一同出逃的的黑人好友, 最终经加拿大到达了里亚——一个接纳黑人自由生活的国家,开始了崭新的旅途。而乔治回到了南方的农场,释放了他全部的黑人奴隶,并告诉他们汤姆的故事以及他对上帝的不渝信仰。

南北战争的延续(引发战争的小妇人)(2)

严格地说,这本书是美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本广泛传阅的政治小说,作者把自己对奴隶制度的谴责思想贯穿了小说始末,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巨大共鸣。其中斯托夫人为一直困扰社会的一个道德困境——黑奴在南方的的合法性以及维持黑奴生产力所需要的暴戾鞭挞不合理性的矛盾中,找到一个新的出路:对基督的真虔信仰。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基督教义的信徒,一视同仁地爱护上帝的每一位子民,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就不会因为金钱收益而动摇道德公义。

矛盾的发展,为什么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催化了南北战争爆发

上文末的这一核心论述在今天显得朦胧遥远而难以触及,但是在19世纪广泛以基督教义为伦理核心的美国社会,无疑是影响极大的。顺着这一思路,当时的北方哲学家如L·W·爱默生等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既然信仰基督教框架下的道德观念,那么从政治基础上,就应当彻底地废除南方蓄奴州的黑奴法律,充分保障在美国建国之始在《独立宣言》上所承诺的权利,但南方作家却认为斯托夫人根本没有到过南方黑奴庄园,她的描述是失实夸张的。这些思潮在美国引起了南北双方的不断争论,引起了社会上下各界人士的思考与发声,但始终未能解决矛盾的极大加剧了双方的隔隙与不满。渐渐地,南方人在北方人的心中变成了自私贪婪粗暴的庄园主形象,而反过来,在对方心目中北方人变成了虚伪自负,断人财路的卫道士形象,南北双方难以理解彼此,并在思想上走向一种的割裂的形态。

南北战争的延续(引发战争的小妇人)(3)

而在政治上,南北双方分庭抗礼也日趋明显,参议院中代表北方的议员和代表南方的议员各执一词,在新加入联邦的州(如中部的得克萨斯州)蓄奴合法/不合法这一问题上针锋相对。自五十年代开始,美国上层的政治党争愈演愈烈,1854美国共和党成立,六年过后,位于第一批共和党人名单中的亚伯拉罕·林肯当选美国总统,林肯锐意改革,希望能改变这一局面。他一上任就颁布了《美国联邦宅地法》,由于这一法案削弱了南方种植园主的固有利益,遭到了南部诸州的强烈反对。在1861年,南卡罗莱纳州率先宣布退出联邦,紧随其后的是弗罗里达等六个州,他们推举肯塔基州的政治人士杰弗逊为领袖,重新组建了名为”美利坚联盟“的政权,其年二月,南北双方在华盛顿特区进行和平会谈,但不欢而散,随着矛盾进一步激化,双方都知道一场军事交锋在所难免。溯源看来,写《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斯托夫人,恐怕怎么也未能想到,自己的小说竟然能作为导线引发整个美国社会的深远的思想隅沟与政治动荡。这样难怪在后来林肯在接见她时,曾感概地说:“你就是那位引发了这场战争的小妇人”。那么,林肯口中的“这场战争”究竟具有怎样的实质?它又将这个位于北美大陆上的新生国家带到了何处去呢?

南北战争:割裂与统一

战火首先由南方军队燃起,当年1861年三月四日,南部的美利坚联盟命令皮埃尔·鲍雷佳斯的军队炮击属于北方的萨姆特包要塞,在近半个月的猛攻下迫使其缴械投降。不久林肯也正式向南方宣战,他采用了美国北方名将温斯托的“蟒蛇计划”,军事行动与通过控制港口封锁南方经济双管齐下,力求在减少战损比的情况下完全控制局势。五月,北方军队封锁了几个相当重要的美国港口,暂时掐断了全美的对外贸易,其中南方的核心产业棉花贸易的封锁给予了南部地区沉重的打击。

南北战争的延续(引发战争的小妇人)(4)

军事战场一共在三个地区都有伤亡巨大的战役,其中东部战场由于接近欧洲的大西洋航线,人口数量稠密,经济相对发达,因此南北双方都投入了重大的兵力争夺。1862年在林肯的命令下,北军主将麦克埃伦率领八万北方陆军进入维吉尼亚州与南方名将罗伯特·李作战,一开始的战役很不顺利,因为李的军队曾在不久前墨西哥战争中浴血,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而北方大兵们未经沙场,从指挥士官到普通兵卒的作战经验都严重不足,北军节节败退。九月十七日,罗伯特率领四万五千人向北进逼波多马克河,在这里遇到了强大的阻力,由于北军采用了西欧进口的新式火炮,给予了南方一个措手不及的打击,最终赢得了这场战役。这是东部战场的第一场胜利,林肯总统携着胜势在白宫宣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一方面给了北方军队信心,另一方面也动摇了南方的声势,让许多黑人(黑奴无资格参加南方军队,但被用于苦役劳力)不再竭力为南军服务。此后虽然仍是各有胜负,但局势的天平渐渐向北方倾斜。1863年五月,北军的乔治·米德将军率领部队在密西西比河畔的盖茨堡击溃罗伯特·李,共歼敌六万余人,一举奠定了北方的胜势,这场影响巨大的战争终于缓缓落下了帷幕。

从性质上来说,能否认为南北战争是由《汤姆叔叔小屋》所聚焦的黑奴问题所引发的一次全面战争呢?笔者认为这是极不准确的,南北双方所具有的差异,其实是多个维度的观念上难以统一的沟壑,这是因为美国其时只有八十年的建国历史,它的基础民众并不是来自美洲的原住民,而是来自欧洲各处的殖民者,他们原本就不曾共享同一种历史文化,因此产生差异分化的过程是在所难免的。黑奴问题是南北双方各执一词的代表性重要差异,但并不能涵盖南北之间的所有的分歧,例如战前南北在贸易税率方面都有不小的争执。当矛盾出现时,一个有责任感的领袖需要集中的能够团结的力量,林肯无疑就是这样的领袖,他解放黑奴,统一全美的成功为美国今后百余年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南北战争的延续(引发战争的小妇人)(5)

小结:文学与社会

究其本质,《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取材于时代特点的现实主义小说,它能够获得广泛的社会共鸣,是因为它写出了大家都有所注意但无力深思的问题。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一个钥匙,为社会的困境提供一种出路,它的影响也许超出了作者本人的掌控,甚至超越了完笔的时代,对整个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书籍不止一部,他们在人类文明史上熠熠生辉,引人侧目凝思,暗叹不已。

参考文献

1、格罗斯特《美国战争史》

2、海拉《〈汤姆叔叔的小屋〉与美国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