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威海俗语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机灵,脑子转得快。这种人被称为“精人”或“精细人”,如果特别精明,又有点让人心里有点儿不太舒服,就说这个人“精得就跟个猴一样儿”或者说这个人是个“精细猴儿”。

“彪”,威海俗语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智力低下,不明事理。这种人被称为“彪子”。说这个人很彪,就说这个人“彪乎乎的”或是“彪不愣登的”。彪子类同于 “傻子”,但显然不等同于“傻子”。彪子的适用范围很广,只要觉得某人处理事情不周或是不着调儿,都可能被称为“彪子”。威海有个俗语说某人“彪得不吃菜儿”,是说这个人极笨的意思。

精细人处事圆滑、善于钻营,尤其善于为自己谋利益;彪子不明事理儿,常常捅娄子,尤其常常无缘无故地吃亏而不自知。一般人会认为,精细人一定会受推崇。事实并非如此。在“精”与“彪”这个问题上,威海人颇具有辩证思维。

威海有句俗话说:精是一辈子,彪也是一辈子。说的就是精人和彪子都过一辈子,精人未必就比彪子过得好。

昆嵛山风光

据传,古代昆嵛山脚下,住着两户财主。一户是张财主,家有四个儿子;另一户是李财主,家有两个儿子。两家家境殷实,都开了私塾,雇先生教文章、教头传武艺。

民间谚语大全常熟话(威海俗语精细彪子)(1)

昆嵛山下人家

村里一群游手好闲之徒眼红财主过得好,就唆使一个彪子去两家闹事儿。脑子缺根筋的彪子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彪子先来到张财主家门口,跳着脚儿骂街。张家四个儿子听了,非常气愤,想出去教训彪子,被张财主拦住了。张财主出门看是彪子,问清了缘由,吩咐家人拿了两吊铜钱给了彪子。彪子临走的时候,张财主嘱咐道:以后缺钱就来拿,缺酒就来喝,可不许再来叫骂。”彪子答应了,转身又屁颠屁颠儿地到了李家财主门口,更起劲儿地骂开了。

李财主不在家,两个儿子听了怒发冲冠,出来不由分说就把彪子打了一顿。没承想,彪子不经打,死了。

民间谚语大全常熟话(威海俗语精细彪子)(2)

电影截图,与本文内容无关

李家两个儿子被抓后,李财主南磕头、北作揖,到处求爷爷、告奶奶,上下打点、左右使钱。可经不住那些在后面拨弄是非的无赖们的要挟。当把儿子赎出时,李家已是家倾家荡产。从此,家道败落,一蹶不振。

后来,别人评论说:李家的两个儿子精得过了头,就成了彪子。这就是“精细和彪子一般大”的由来。

威海人口中说的“精细彪子,三年够本”的意思是说:精,精不过三年。过了三年没准儿栽倒了精细上;彪,彪也不过三年。过了三年没准儿因彪得福。据村里的老人讲,这句话或多或少也有点来历。

据传,有两个人在一条街上做买卖。一个人为人精明,嘴甜得像抹了蜜,腿儿勤得像装了轱辘,大伙儿都愿意到他这买东西,不出三年,便赚得盆满钵满。另一个人为人憨厚,笨嘴拙舌,卖同样的东西,货物精挑细选,称总是高高的,价格却是低低的,三年时间只是勉强糊口,人称彪子。过了三年,客户们发现,精细人卖的东西使不住三年就开始坏了,可是另一家卖的东西却丝毫没有坏的迹象。从此,人们就不再买精细人的东西了,他的店逐渐萧条。彪子的店倒是越发兴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