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疗与生活条件落后,一个直观的现象就是人们的寿命与现代人相比普遍要低,即使是至高无上的帝王同样如此。不过在历代帝王中也有许多长命之人,乾隆一直活到89岁,已经算得上古时候少有的长寿之人,不过仔细分析乾隆的日常生活习惯,能活到年近九十也不足为奇。
古代帝王享尽人间富贵,从秦始皇开始几乎历代帝王都探寻过长生的秘密,甚至为此炼丹求药,史料记载自秦朝开始直到清王朝灭亡,总计有500多位皇帝。而他们的平均寿命是40岁,其中乾隆的寿命最长。作为清朝入关统治的第四代君主,乾隆即位的时候国家无大的战事,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因此造就了“康乾盛世”的辉煌一刻。
1793年,外国使臣来华时曾参拜过乾隆,并且记录过乾隆虽然已经80多岁,但是面色红润,精神状态极好,看起来比一般的年轻人都要健康。乾隆也是一般人,之所以能操劳一国大小政务,还能如此长寿与他的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密不可分。
时至今日仍旧对乾隆长寿的研究没有停止,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常年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造就了“古稀天子”。
乾隆的一生十分平稳,加上自己十分注重养生这一方面,才有了如此长寿的事实。登上皇位的六十多年时间里,除了处理政务的时间以外,其余活动大部分活动都有着陶冶情操的功效。虽然文学造诣并不高却酷爱写诗,一生足足留下了五万多首,比《全唐诗》中所有的诗人作品加起来都要多,可见乾隆对作诗有多么热衷。
身为一国之君,无论什么东西都要享受最好的。在人们的印象中,天下所有的都是都属于皇帝,奇珍异宝、古玩字画、饮食方面更是如此,御膳房中汇集了天下有名的厨师,专门为帝王服务。清朝宫廷盛宴满汉全席汇集天下名菜108道,囊括了各大菜系的招牌,融合了满族与汉族的饮食习惯,这等享受也只有帝王家才有机会,不过对于乾隆来说似乎并不喜欢大鱼大肉。
老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巨大。关于乾隆的饮食起居想必是古代帝王的模范了,史料记载:“平生不饮酒,不嗜异味,朝夕进食,不过数匙,体力康旺不衰。”,每天都在卯时准时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十分克制,不饮酒,不吃奇怪的山珍海味,每顿饭更不会贪图口腹之欲,点到为止即可。
与之相比雍正皇帝是个“工作狂”,经常批阅奏折到深夜,生活极不规律,这也导致雍正继位之后身体每况愈下,最终英年早逝。乾隆则不同十分注重养生,对于吃食粗细搭配,并不是每顿饭都是大鱼大肉,反而寻常百姓家中的腌菜,也会适当地搭配食用。此外对于吃饭的时间也很规律,每天只有两顿正餐,一顿是六七点钟的早餐,另一顿饭则安排到一点左右。
当然除了每日两顿正餐以外,还会安排一些小吃。根据宫里流传下来的食材得知,肉类大部分都是鸡、鱼,蔬菜则是菠菜、白菜等,粗细搭配营养均衡。晚年时乾隆喜爱食用鹿肉进补,从而保持精力旺盛。
古人还十分注重生育,尤其是帝王家,如果没有子嗣后代就会导致无人继承进而爆发混乱,乾隆一生有17个儿子,最晚的一个孩子是在65岁时生育,当然绝大部分都是在五十岁之前,纵然后宫佳丽三千,乾隆却也不像历史上的一些帝王一样,十分放纵。最重要的一点是乾隆登基之后,雍正皇帝早已为他打点好了一切,并没有兄弟争斗也没有太多急需解决的难题。
乾隆执政期间,正好是清王朝国力鼎盛时期,没有琐碎的事情需要处理,也不用担心朝堂政党争斗,只需要心平气和的处理政务便是。因此良好的国内环境让乾隆的政事处理起来要容易得多,自然心情也要好上不少。
在公务之余乾隆还是一个很会享受人生的人,在位期间将紫禁城里的众多皇宫修缮一新,让自己有一个舒心的生活环境。并且不同于一生被困在紫禁城中,乾隆多次出宫游巡、陶冶情操。史料记载曾六次下江南,途中修建了大大小小三十多处行宫,因此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
众所周知清王朝是游牧民族入关,身上一直都流淌着满族人的血液,乾隆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爷爷、父亲外出狩猎,箭术十分高超,外出打猎每次都有收获,在注重养生的同时没有放弃锻炼,这也是长寿的原因之后,此外乾隆的生母也是一个长寿之人,有着长寿的引产因素。
老太后也活了八十多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父母长寿,后代就一定会长寿。只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乾隆的长寿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那个年代人们普遍寿命较低,即便是天下之主的皇帝也无法左右自己的寿命,长生不老不过是痴心妄想,想要保持长寿只能从自身做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最终要的事情。
现在的人生活压力大导致生活并不规律,即便是医疗水平与生活条件与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均寿命要比之前长了不少。不过生活习惯却远不如以往,导致年轻人亚健康的比例越来越高,全民体质急需加强,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至于保证了身体健康才能创造更好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