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竹笋用林栽培关键技术

​廖署林等

桃江县隶属湖南省益阳市,位于湘中偏北,资水中下游,地理坐标为北纬 28°13’~28°41’,东经 111°36’~112°19’。国土总面积为 2068km 2 ,辖 15个乡镇,218个行政村社区。2018年末桃江县户籍总人口为 89万人。

桃江县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冬冷期短,暑热期长,春温多变,春夏多雨,伏秋多旱,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6℃,≥10℃年活动积温 5000℃~5500℃,年平均日照值为1583.9h,太阳总辐射量 102.7千卡/cm 2 ,无霜期 263d;年平均降水量 1566mm,相对湿度 82% 。

桃江县地处雪峰山余脉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全县属低山丘陵地貌。桃江县土壤成土母质母岩有板页岩、砂砾岩、石灰岩、花岗岩、河流冲积物、第四纪红土等六类,全县土壤类型有水稻土、潮土、红壤、黄壤、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 6个土类,其中林地尤以红、黄壤分布较广。

桃江中亚热带温暖湿润的气候,深厚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低海拔的低山丘陵地貌,非常适宜毛竹的生长。桃江县是中国“十大竹乡”之一,竹林面积 115万亩,以毛竹为主,是全国毛竹的中心产区。

根据桃江的立地条件与气候特点,桃江楠竹笋用林主要培育技术措施有基地选择、林地除杂、留笋养竹、科学挖笋、垦覆松土*、科学施肥、灌溉抗旱 *、号竹钩梢 *、合理砍竹、防控灾害等 10项。(*为部分林地适用)


南方山笋种植方法(楠竹笋用林栽培关键技术)(1)


南方山笋种植方法(楠竹笋用林栽培关键技术)(2)


1 基地选择

基地选择就是在现有林地中选择符合笋用林培育条件的竹林来培育笋用林。一般选择海拔 500m 以下,坡度 20°以下,交通便利的丘陵或山区低矮地的缓坡(山谷)或平丘地(北坡不宜),坡位为中下坡,上有高山或下有水源,土层厚度 50cm 以上的微酸性土壤,立竹 180株/亩以上,平均胸径 8cm 以上,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竹林。

满足上述条件的竹林:①地势平缓,交通便利,运肥、采笋成本较低;②冬季雪灾影响较轻;③水源有保障,秋旱时不会影响孕笋;④土层深厚,且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能力,竹鞭和根系生长有保障;⑤林相较好,竹林结构调整较快,可较早进入稳产丰产期。

笋用林经营的面积不宜过大,主要是投资较大,收益期长,技术要求严格,更重要的是竹笋培育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提倡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经营自家竹山培育笋用林,面积宜 5~20亩。考虑到目前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情况,笋用林业主经营面积不宜超过 100亩。

2 林地除杂

林地除杂分地上除杂与地下除杂两部分。地上除杂,一般在笋用林培育第一年的 8-12月实施。①8-10月全面砍除林内灌木杂草,适当保留长势好的小、中型阔叶树,以后每年 8-10月砍除林内灌草;②10-12月砍除枯死竹、病虫竹、倒折竹、小径竹(胸径8厘米以下)和老龄竹(8年以上);③雪压受灾年份,2月将雪压竹尾梢砍除,保留未破损竹杆,5月发笋结束后再将竹杆砍除。地下除杂,第一年 10-12月(或结合垦覆松土)挖除柴蔸、大石块、老鞭和腐败的树桩、竹桩。

3 留笋养竹

楠竹春笋按出土时间段可分为早期笋、盛期笋、末期笋三类。早期笋为春分前后出土的浅鞭笋,笋体小、生长慢、易腐败;清明前后雨量和气温稳步增加,竹笋大量出土,此时出土的春笋为盛期笋,其特点是发笋量多、笋体大、生长快;盛期过后,谷雨前后出土(稳产期的笋用林可延续到 5月上旬)的春笋为末期笋,因盛期养分消耗大,末期笋笋体普遍较小。

留笋养竹即大年选留箨叶开张坚硬、笋叶短而紧凑、笋体粗壮的盛期笋(30株/亩)长成母竹,小年不留,逐步替换老龄母竹。留养的竹笋要插好标记,避免误挖,其余大年竹笋和所有小年竹笋一律及时挖除或砍除,避免发育成低品质楠竹,消耗过多的养分。

留养盛期笋可确保母竹质量,且对当年竹笋产量影响不大。过早留养则养分消耗多,新竹的生长势会抑制后期竹笋生长,过迟留养会影响母竹质量。

4 科学挖笋

冬笋在每年 11月至次年 1月采挖,方法有点挖和线挖两种。点挖,在地表寻找土块微微隆起、松动,从一点向四周开裂的地方,先用锄头刨开一层土壤,再扒开笋体内弯一侧的泥土,在靠近竹鞭处用锄头斩断笋头即可。线挖,先在林内寻找竹叶墨绿色的壮年母竹,依其竹杆基部内弯一侧试挖土壤,找到竹鞭,再沿竹鞭寻找冬笋挖取。挖取冬笋时不要伤及竹鞭和鞭芽,并及时回填,避免竹鞭和鞭芽裸露。

春笋在每年 2-5月采挖。除大年留养竹笋外,选择 30~80cm高的竹笋,用锄头扒开笋体内弯一侧的泥土,在靠近竹鞭处用锄头斩断笋头即可。春笋采挖要注意两点:①时间上不挖早,不挖迟,早则笋体较小,影响产量,迟则笋体老化,影响质量;②空间上不挖反,不挖深,反则浪费劳力,深则伤及竹鞭。

5 垦覆松土 * (仅限土壤板结且平坡无雪灾林地)

在笋用林培育的第二年 8-9月对土壤板结,地势平缓,土层深厚且无雪灾的竹林,可实行垦覆松土。垦覆深度 30cm 以上,同时挖除柴蔸、大石块、老鞭和腐败的树桩、竹桩等,清除杂物。

结合垦覆松土,可在林内开挖竹节沟。在山坡上沿等高线开挖竹节状的蓄水沟,长 100cm,宽 40cm,深 30cm,竹节沟密度以水平沟距 5m、上下沟距 10m 为宜。通过开挖竹节沟,并在竹节沟内施肥,可起到蓄水施肥和定点松土的作用。


南方山笋种植方法(楠竹笋用林栽培关键技术)(3)


南方山笋种植方法(楠竹笋用林栽培关键技术)(4)


6 科学施肥

竹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不断吸收氮、磷、钾三要素及其它矿质营养。氮肥能够促进竹笋个体发育,增加竹笋重量,春季增施氮肥能提早竹笋出土时间,相应延长笋期;磷肥能促进根系生长和笋芽萌发,秋季增施磷肥可提高发笋率,增加竹笋数量;钾肥则有助于氮与磷功能的充分发挥。一般情况下每生产 1000kg的竹笋需要氮肥 27kg、磷肥 12kg、钾肥 17kg、硅酸盐21kg。

竹林常用肥料为有机肥和专用肥两大类,有机肥主要是氮肥,包括厩肥(禽畜粪)、茶饼等,肥效期长达几年,有机肥在土壤中降解后形成微型气孔,使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形成透气、透水和蓄水能力好的“海绵土”;专用肥主要是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等,肥效期短,可迅速补充竹林生长关键时期所缺养分。

常用施肥方法有沟施和蔸施两种。有机肥一般采取沟施的方法,沿等高线水平开沟,深 30cm,宽 40cm,沟距 5m,施入肥料后覆土。专用肥一般采取蔸施的方法,在竹蔸上坡 30cm 处开深20cm 左右的施肥穴,施入肥料后覆土。蔸施肥料靠近竹蔸根系,吸收快,肥效快。

施肥时间、次数与数量。有机肥在冬季施用,每年一次,数量不限,多施可提高竹笋产量。专用肥根据竹林生长特性,适时施用。大年 3月中下旬用速效氮肥施催笋肥,每亩 20kg,雨前或傍晚时撒施或溶水喷施于林地,促进春笋生长;大年 6月用含磷的专用肥或复合肥施走鞭肥,每亩 50kg,蔸施,促进竹鞭和根系生长;小年 9月用含磷的专用肥或复合肥施孕笋肥,每亩 50kg,蔸施,促进笋芽萌发。

笋用林培育前期,施肥量可适当少一些,宜多施有机肥,施用过多专用肥不但造成浪费,而且容易造成土壤板结。竹林结构优化后,再适当增加施肥量。

7 灌溉抗旱 *(小年秋季干旱时适用)

每年秋季是竹林笋芽萌发期,土壤缺水会严重影响笋芽萌发,小年秋季萌发的笋芽数量直接关系到次年(大年)春笋数量,如果连续 15d左右没有下雨,土壤干燥,就必须浇水抗旱。常用的灌溉方法,就是在山坡上部修建蓄水池(3×4×2m),在山下打机井,或利用山塘水坝等现有水源,引水入池;再用水管把蓄水池中的水引到竹林中进行灌溉,每池水可浇灌 4-5亩。


南方山笋种植方法(楠竹笋用林栽培关键技术)(5)


南方山笋种植方法(楠竹笋用林栽培关键技术)(6)


8 号竹钩梢 *

号竹,就是在笋用林培育的第一年 9-11月,在所有楠竹竹杆的下坡方向号记楠竹出土年号,以后年度只需号记当年新竹。钩梢 *。竹株梢头部分枝叶密集,冬季落雪冰冻后形成团状“冰块”,压弯竹杆,严重时其杠杆作用可压断压裂竹杆,或压翻竹蔸,对笋用林高产造成严重影响。对冬季雪压倒折严重的竹林,应适度钩梢。

方法是利用接在 10~12m 长支撑杆上的钩梢刀,操作员站在山坡上方,把刀口搁在梢头下方位置,刀锋与竹杆成 45°角,用力钩住竹梢下压,然后突然伸起钩梢刀,在竹梢回弹时迅速用力向下拉扯,借助竹梢向上回弹的惯性和钩梢刀向下拉扯的合力,即可钩断竹梢。钩梢时应做好安全保护措施。

9 合理砍竹

大年秋冬季砍除老竹(8年以上)、劣竹、密竹和小竹。小年秋冬季正值孕笋长笋时期,此时砍竹导致竹林养分减少,直接影响当年冬笋产量和次年(大年)春笋产量,故小年原则上不砍竹。砍竹后年龄结构以一度竹(当年新竹)、二度竹(2-3年)、三度竹(4-5年)、四度竹(6-7年)各占 1/4为宜。

合理砍竹要坚持“四砍四留”的原则,即砍老留幼、砍劣留优、砍密留疏、砍小留大。通过留笋养竹和合理砍竹,达到年龄结构合理(一至四度竹基本均衡),径级大小适中(9~12cm),地域分布基本均匀,总体密度合理(120株/亩)的状态,使竹林持续保持较强的生长势,保障稳产高产。

10 防控灾害

防控森林火灾。笋用林只要及时清除林地除杂后的杂柴、杂草和砍竹后的竹梢、竹枝等林地表层可燃物,基本上可以杜绝森林火灾。

防控雪灾。基地选择时尽量避免易受雪灾的高海拔地区、陡坡和北坡,林地除杂时保留高大阔叶树,易受雪灾林地禁止垦覆,同时结合留养健壮母竹和钩梢等措施,可避免或减轻因雪压而造成的竹林倒折。

防治竹蝗、竹青虫及其它常见竹类害虫。加强病虫监测,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尽量选择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必须使用药剂毒杀防治措施时,应选择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使用喷烟喷雾防治方法,禁用竹腔注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