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忧(抽刀断水水更流)(1)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闲庭叙话

在热播古装剧《大唐荣耀》里,女主与男主争执后,女主曾留下这样一句话,瞬时挽回了男主的心意。她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剧中,女主对这句诗的解释是:旧时心上人她已忘记,如今时光正好,应要怜惜眼前人。

这话多半是误解了李太白先生的原意。

李太白写这首诗时,尚在亭台楼阁间恣意人生。那清酒华墨一相伴,留下的又岂是拘泥于一人一事的感情。

这本是一首送别诗,可作为浪漫派代表人物的李白,又怎甘心将区区离别苦矫揉造作,酿成一坛苦酒,自斟自酌呢?所以下文他笔锋一转,转叙长风万里秋雁来的壮丽景色,转述他在此情此景下,想与友人高楼酣畅对饮的豪情逸兴。瞬息之间,他便从极其苦闷的心绪,走到了壮阔清朗的境界,世上能有此胸怀的,只怕独太白先生一人了。再之后,自然而然谈起文章笔墨,诗词歌画,志向抱负, 大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气势。幸而到最后,太白先生还记得这是一场送别人与离别人的宴席,忙收回了九天之外的神思,说回了愁绪。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以抽刀断水来暗喻愁苦难消,这比喻奇特而富有独创性,让人在明白了诗人心中苦闷的同时又眼前一亮,直叹妙哉妙哉。既然愁苦难消,诗人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人生不如意之事,可那又如何?只道“明朝散发弄扁舟”,既抒发了心中郁结,也算为这场饯别诗,画下了最后的句号。

文史拾遗

谢朓楼

谢朓楼,是安徽省的一座著名楼阁。谢朓是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出身陈郡谢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谢朓担任宣城太守时,在陵阳山修建一楼,称“高斋”,或作北楼,人称谢朓楼、谢公楼,为著名的游宴饮赏之地。李白路过谢朓楼时,作了《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并在诗中称赞谢朓“中间小谢又清发”,从此谢朓楼闻名天下。

抽刀断水水更流

“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比喻是奇特而富于独创性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谢朓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由于比喻和眼前景的联系密切,从而使它多少具有“兴”的意味,读来便感到自然天成。尽管内心的苦闷无法排遣,但“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却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这就和沉溺于苦闷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抒发与朋友饯别时的感慨之情。“抽刀”“举杯”的比喻,奇特而富于独创性,自然而富于生活气息,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抑郁难平的苦闷和力图摆脱烦忧的强烈愿望。

李白诗歌特点

李白诗歌最显著的两个特点:一是夸张,二是任性。

所谓夸张,说发愁便是“白发三千丈”,说喝酒便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说打仗平叛便是“为君谈笑静胡沙”。

所谓任性,就是讲什么话全看当时的心情,一高兴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受点挫折就抱怨“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四处干谒求贵人引荐时就说“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仕途不顺的时候就慨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但也正是这样的特点,使李白的诗歌毫不世故,毫无人间烟火气,写什么都能写到极致,充满谪仙气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