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资料中,都会提到一个神秘人物,就是他的突然闯入,引起了大家的警觉,立刻离开上海,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完成了这次改变历史的伟大会议。

那么,这个突然闯入的神秘人物是谁呢?后来又有着什么样的结局?

杜聿明任东北剿总(中共一大会议时)(1)

1921年7月30日晚上,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李公馆内灯火通明,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正在召开中共一大第六次会议。

按照原计划,这次会议准备通过党的纲领及决议,以及选举出中央机构。

20点时,与会代表们纷纷落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拿出了发言稿,正当众人开始会议时,一个不速之客突然闯了进来,身着蓝袍黑挂便衣,自进屋的那一刻,就用冷峻的目光扫视了一遍在场的众人,让大家颇感不妙。

李汉俊当即问他:“你是谁?到这里做什么?”

杜聿明任东北剿总(中共一大会议时)(2)

这个人回答说:“我是社联的,来找王主席。”

李汉俊很奇怪,因为这里就是他和哥哥的私人会馆,哪里有什么社联的王主席?于是就说:“这里哪有社联?哪有什么王主席?”

那人见李汉俊拆穿了他的谎话,就说了几句:“多有叨扰,找错了地方,告辞告辞。”说完便扭头离去。

马林是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斗争经验很丰富,当即高度警觉,用英语询问李汉俊后,说:“他一定是包打听,我建议会议立即停止,大家马上撤离!”

所谓“包打听”,就是老百姓对旧时上海法租界便衣侦探的谑称,喜欢刺探各类消息,危害非常大。

马林说完后,会议当即停止,大家都从李公馆后门撤退。

杜聿明任东北剿总(中共一大会议时)(3)

片刻过后,法租界巡捕房一队人马就包围了李公馆,但是已经人去楼空,一大代表们可谓逃过了一劫!

关于这个不速之客,当时参加会议的代表们都有印象,李达说他是“不速之客”,张国焘称他为“陌生人”,陈公博形容他是“面目可疑的人”,陈潭秋也形容他是“一个獐头鼠目的穿长衫的人”,董必武则回忆说:“有人闯进会场,称来找球,眼睛却四下扫看在座的所有的人。”

那么,这个神秘人物到底是谁呢?

经著名作家叶永烈在上世纪90年代,采访当年在法租界巡捕房工作过的薛畊莘老人,才让这桩尘封70年的历史悬案有了答案:那个神秘人物,名叫程子卿,是当时上海法租界的华人探长,也是黄金荣的结拜兄弟。

杜聿明任东北剿总(中共一大会议时)(4)

程子卿1882年生于江苏镇江,因家境贫寒,读了三年私塾后便进入当地米店做学徒,每日搬运米袋,也让他练就了胜过常人的臂力。

1900年,程子卿来到上海谋生,在码头继续做扛麻袋的苦力,正是在这里,他与黄金荣相识了,因为他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深得黄金荣的喜爱,后来还与他结拜为异姓兄弟。

当时,黄金荣在法租界巡捕房任职,便上下打点,疏通关系,让程子卿进入巡捕房,成为密探。

程子卿虽然不懂法语,但有文化底子,加上脑子灵活,为人机警,处事得当,因此深受法国人的青睐,很快就从一个普通密探,升到了华人探长的位子。

辛亥革命前后,程子卿又通过黄金荣的关系,认识了孙中山,并负责孙中山在上海期间的安全,孙中山也对他非常欣赏,后来还亲自批准他加入国民党。

至此,程子卿从乡野小子到青帮子弟,再到巡捕房探长,最后成为国民党员,完成了三级跳,可谓是华丽转身。

程子卿虽然职位不算高,但他的作用却非常大,因此也受到了多方倚重,与很多国民党大员都关系密切,连蒋介石也对他多方拉拢。

杜聿明任东北剿总(中共一大会议时)(5)

蒋介石在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就特地邀请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程子卿等人,到家里密谈,在随后的政变中,程子卿就甘为鹰犬,抓捕杀害了无数进步人士和无辜百姓。

再回头来讲程子卿夜闯中共一大会场一事,当时的法租界对共产主义非常警觉,严禁相关集会和宣传活动,因此,当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抵达上海后,立即被密探们盯上了,其行踪往来,早已被打探清楚。

因此,当中共一大会议召开时,程子卿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会议,但是知道马林肯定在跟中国的共产主义者谋划什么大事,因此就亲自登门,装作走错了地方,暗中刺探内情!

多亏马林警觉性高,立刻停止会议,让大家马上离开会场,才避免了一场灾难。

至于薛畊莘为什么会知道这些事,是因为他跟程子卿是上下级关系,程子卿对他非常信任,就对他说出了这件事。

杜聿明任东北剿总(中共一大会议时)(6)

(图:中间是程子卿,右边是薛畊莘)

此后多年,程子卿一直在法租界巡捕房供职,因为“工作出色”,被升为一级督察长,是华人中的最高职级,还获得过法国政府颁发的金质勋章,可谓“飞黄腾达”。

不过,难能可贵的是,程子卿深知“狡兔三窟”的道理,在甘为鹰犬的同时,也曾对我党提供过一些帮助,暗中释放过不少革命志士。

而且,因程子卿当年与孙中山的关系,后来他与宋庆龄也保持着联系,宋庆龄曾多次找他帮忙解救爱国人士,他都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也正是因为这些“善举”,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程子卿虽然数次遭到波及,但在宋庆龄的帮助下,也数次得以保全,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

当然,他也是非常聪明的人,建国后生活非常低调,从来不惹是非,有时还帮政府做事,口碑还算不错。

1961年9月,程子卿在上海家中去世,终年79岁。

(参考资料:《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实》《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故事》《文史博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