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超人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时常会遇到标题中的问题,到底是选择“黏液”,还是“粘液”呢?
不得不感叹,词义丰富、取用精妙的中国汉字,给我们留下一道又一道咬文嚼字的食材,让我们看看如何料理这道菜吧!
“黏”和“粘”这两字,也是经过几番修订,才至今日的关系:
1955年以前,“黏”和“粘”是正体字和俗体字的关系,两者同义,从造字理据上看,两者偏旁部首分别是“黍”和“米”,均为黏稠、富有黏性之义,都可以做动词和形容词。两者区别仅在于发音上,“黏”和“粘”均可见发“nián”,而“粘”除“nián”之外,还可以发“zhān”之音。此阶段“黏”字更为常用。1955年刊出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对“黏”和“粘”进行了修订,“粘”成为规范字,“黏”而降为异体字。“黏”和“粘”两者的主次关系调换,进入“粘”字主导的时代。1988年刊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再次修订“黏”和“粘”两字,这次二者都成为了规范字,但却拥有了不同的词义。“黏”作为形容词,形容物体具有黏稠的特性,发音不变,依旧为“nián”;而“粘”则作为动词,指把不同的物体胶合在一起的动作,发音为“zhān”,只有在作为姓氏时,才发“nián”音。
图1:“黏”和“粘”两字关系的演变史。
从此,“黏”和“粘”两字到了告别的时候,不再像黏nián稠的浆糊一般粘zhān在一起,各奔彼此的前程。超人们知道该选“黏液”,还是“粘液”了吗?
对!“黏液”最终胜出!
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一些名称里带有“黏液”的疾病吧~
图2:巨大的心房黏液瘤,突入左心室。LV:左心室,LA:左心房,RV:右心室,RA:右心房。
图3:心房黏液瘤,占据大半的左心房。
图4:心房黏液瘤,体积较小,1.8x2.2cm。
图5: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箭头所示。SMV:肠系膜上静脉,AO:腹主动脉。
图6:胰腺黏液性囊腺瘤,挤压邻近的左肾和脾脏。
图7:胰腺黏液性囊腺瘤,囊性成分更多。
图8:卵巢黏液性囊腺瘤,体积巨大。
图9: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内可见多发纤细的分隔。
图10:卵巢黏液性囊腺癌,注意箭头所示分隔上的实性成分。
图11:黏液样脂肪肉瘤,也是一个大家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