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1)

作者:永远的迪迦/Anitama 封面来源:《奥特银河大怪兽格斗》

【本周的奥特系列通鉴】

第十六章 《奥特Q》制作顺第一集,梶田组╳川上组:《猛犸之花》

本回起进入按剧集为单位讲制作阶段的故事了,纪念性的奥特系列最初的作品《奥特Q》,之中最初的剧集。说好的按当时制作现场安排的区块划分来,同一区块的几集放一起讲。一般是每个区块两本,但是第一区块有三本,我上回还举例说《奥特曼》(初代)也这样,结果《罗布奥特曼》也是这样。

第一区块的本篇监督是梶田兴治,特技监督是川上景司。这三本也就是《奥特Q》实质制作顺序最初的三集,第一本是后来放映顺序第四集的《猛犸之花》,第二本是放映顺序第二十五集的《恶魔孩子》,第三本是放映顺序第二十二集的《变身》。挤在一起篇幅也太长,加上第一本有里程碑意义,于是今天还是把第一本单独拎出来讲。

由于《奥特Q》在奥特系列中有其特殊性,所以讲故事同时也需要明确对观众概述一下各集剧情,以后讲到奥特曼系列的时候应该就不这样了。不过如果单纯只是机械式地,在每集之前来一段话的剧情梗概,好像真挺无聊的。于是下面决定采取仿照我们这个连载专题在过去,讲纪录片以及讲《迪迦奥特曼》第四十九集时的那种方法,来穿插式边看片边说些什么的形式。

首先第一本《猛犸之花》,奥特系列的一切历史就从这里开始了!虽然以前说过,其实这个时期作品的标题和路线还是《失衡》。之前第十四章展示的《失衡》一季度份的剧情原案中,第一本就是《猛犸之花》。本集当然也是由这本的原案几道加工最终得来,我们还能顺便来看初始原案和最终成品有什么区别。当初原案作者是金城哲夫,而从草案写成脚本时,准备稿第一稿就已经是小金和梶田兴治监督联名执笔了。

开头是丸之内的大厦街区,东京都千代田区的闹市区,大清早天还没亮路灯亮的场景。有条子在巡视时吓尿,看到大楼墙壁突然表面出现龟裂,砖块垮塌,地面也破裂隆起。下图的街景是本篇班采用外景地的实景摄影,还是特殊技术班架设微缩模型的特殊摄影,你能一眼瞬间看出来吗?这时《奥特Q》诡异的片头曲,才伴随着石坂浩二的旁白台词声音响起。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2)

石坂:“如今,我们周围的自然的一部分展开了不可思议的动向。没错,这里是一切平衡崩坏的恐怖的世界。从现在起三十分钟,你的眼睛将离开你的身体,进入这不可思议的时间之中。”比起《失衡》企划书中的片头旁白台词(参照第十二章),变得简略一些了。

石坂浩二到今天也是日本演艺圈的知名大佬,不过当时还是二十三岁的新人,庆应大学的在读学生。让石坂来担任旁白是大哥大圆谷一的主意,但实现这件事却是通过女主角,江户川由利子的演员樱井浩子。起用石坂当旁白的最大理由,其实只是……省钱。《失衡》的制作费需求和预算本来就也处于失衡状态(第十三章),所以在烧钱不可避的特殊技术以外,能省多少都要省,往死里抠门。

当时声优这一概念还远远没成职业体系,而且还是电视也初兴的时代,旁白这样的工作一般是找电影演员来上。但石坂不但还是个演艺圈的新人,而且是在读大学生,如果以大学生来打工这样的性质起用,比一般用电影演员的套路那可是划算多了。可是这还不够,这策略本身并不难想到,问题就是还有一关你做不做得到,就是必须跟石坂直接交涉。因为石坂是还没上大学时,就已经在演艺圈正式出道的艺人,好歹也有自己的经纪人。如果按正常套路,通过经纪人联系石坂给他发工作委托,那经纪人开口要价也还是不菲啊。

这里一哥找到了突破口,因为樱井和石坂认识,很熟还关系不错。相识契机是一九六三年时,石坂和樱井曾在东京放送电视台(TBS)的电视剧《文鸟》里,客串饰演过一对兄妹,这是总共就一集两小时的那种单发电视剧。你看看,《奥特Q》既然也是东京放送电视台的片,一哥本身又是东京放送电视台的人,所以这事当然被他挖到了。人情社会,托樱井去直接找石坂说,就能绕过经纪人,得一个超级廉价的旁白。樱井对一哥本来印象就好得不要不要的,当然手到擒来啦,这就是旁白石坂浩二的诞生。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3)

播放片头曲和演职人员名单时的画面,是街区地面破裂隆起的影像,这是圆谷英二老爹决定的。以前也说过,老爹做个监修虽然没有义务亲自在制作现场进行演出作业,但剪辑权他是彻底握手里,而剪辑权平时是监督的权限之一。这是理论性的泛指,不过具体到这一集的这个片头曲时间决定使用什么影像,市川利明总经理在他的市川笔记里也留下了清晰的史料,确实是老爹亲自明确指定的。

川上景司特技监督摄制的这个影像,再经老爹对剪辑这么一指示,就变成了一个会呼吸的演出。隆起和龟裂的地面,在曲子响起的过程中还在有节奏地浮动,剧情上引起地面浮动的东西倒是真的会呼吸,猛犸之花巨大的根茎在地底延展。

这个演出的实现至少使用特殊技术中的四项基本功,第一是特殊美术中的微缩模型,本回的负责人是石井清四郎。第二是特殊美术中的操演,本回的操刀手是石井清四郎。第三是特殊摄影中的特殊照明,本回的操刀手是堀江养助。第四是特殊摄影中的高速摄影,本回的操刀手是日后的特技监督高野宏一。

堀江是东宝派来,原本预定参加《巫》的照明技师(第八章)。此外的石井和高野,包括川上监督,就都是圆谷特技制片厂的实质处女作《独自横穿太平洋》时的老班子了(第六章)。《独自横穿太平洋》的特殊技术班照明技师后藤忠雄,倒并不是没参加《奥特Q》,只是这回他担任本篇班的照明技师。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4)

片头曲时的演员名单出现了丘照美,就是当初女主角江户川由利子的候补人选之一(第十三章)。反正同样都是东宝的专属演员,落选了于是给她个客串机会,名字都没有的路人角色。然而我多说一下啊,演是演了,但是最后播出来的成品中,她出场的镜头正好都砍光了。结果最后实质并没出现在观众眼前,痕迹只残留在演员表中。然后名单再被搬运几十年转手无数道,直到今天各种文献也会记载说她出演了,可是影像上永远也不会找到。

片头曲结束,主人公万城目淳和他的助手户川一平登场。淳在企划书和剧情草案里,驾驶一辆逆天值爆表的超级跑车的那形象,设定改成了普通的飞行员兼科幻作家。淳的助手一平的设定没多大改动,只是企划书和剧情草案中外号叫“老虎”这点,后来在《奥特Q》正片中一概没有了。淳在星川航空这家公司工作,主要开塞斯纳牌的小型飞机,同时还爱好写作科幻文学。四十四年后,七十六岁的佐原健二在《大决战!超奥特八兄弟》里再次出演万城目淳时,用的角色身份设定就是科幻作家。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5)

淳带着一平一大早来东京广告社取传单,他在打临工发传单赚外快。但是整个东京广告社大楼里都一片慌张,忙着搬运重要物品离开这里。东京广告社有一平的熟人三木道子,道子告诉他们刚才全东京就这个大楼底下发生了地震,还有沟渠那边有什么骚动。

沟渠指的是天皇宫殿的护城河,天皇的住处就在丸之内附近,东京广告社是虚构的公司,但地点这里与现实是一致的。淳和一平下楼,还遇上了由利子,他们准备去沟渠看看。由利子在企划书和剧情草案中没有详细的设定,现在则明确为报社的摄影师,所以也会来东京广告社这种地方。

来到宫殿外护城河的场景,水里有巨大的不明物体在动,岸上群众在围观。画面上先是水中的不明物体,那是猛犸之花巨大的根。然后镜头高速动态地拉到河边,岸上街边的吃瓜群众,这里无疑用了个合成技术的演出。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6)

巨大的根在水中浮动的影像,是特殊技术班在摄影所里摄制的,典型使用的那个东宝砧摄影所内为圆谷组造的特摄专用人工湖。用人工湖为布景装置,还要制作根的造形物用以操演,是川上监督的指挥下,摄影所内的产物。而岸边街上群众围观的影像,则当然是本篇班在外景地。动用群众演员摄制,是梶田监督的指挥下,摄影所外的产物。

本篇班的影像与特殊技术班的影像,随时都有可能需要衔接起来,或来回切换。数码技术诞生前特摄影视这样的两班平行分业体制,过去的连载中事前铺垫时虽然已经解释过无数遍了,不过还少有机会像今天这样说起具体的例子。本篇班和特殊技术班虽然平行各自独立作业,但最终成品的影像上当然要连贯。这是起码的,也就是说两班各自的影像最后必须融合在一起。

所以本篇监督和特技监督才会需要每回事前交流意见,确定彼此的演出意图。整体画面的氛围必须一致,这是实行两班体制最大的难点和缺点。因为不同剧组摄制的影像如果只是单纯摆一起,看上去就会感觉不是同一个作品。这叫正常现象,可这个所谓的正常必须克服。

然后这个具体例子中,又因为镜头是动态地直接从河里拉到岸边,所以对连贯度的要求更强。这就不仅仅是剪辑层面,把本篇班的影像和特殊技术班的影像衔接在一起了。必须达成在观众视角上看着自然,一丁点儿也不能有不同剧组的作品生搬硬凑在一起的感觉,那就需要合成。

管合成那就是中野稔的事啦,这个场景摄影的当时,中野正是跟着本篇班,亲自站在外景地现场的。中野一个特殊技术的人员,当然不用参加本篇班的作业。站那儿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握现场的整个状况,体验了才好进行合成作业的规划。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7)

然后上图是本篇班影像与特殊技术班影像的又一个合成例,中野要在现场亲自窥过摄影机的取景器,确定本篇班的摄影角度,然后确定合成的边缘线。因为这个镜头需要采用遮罩合成,具体的技术上的操作以后在附属短篇的连载《特摄魂~讲道理的特殊技术》中再接着说。合成向来是特殊技术中,最要功夫又最枯燥的活儿,所以不能跟吃饭喝水似的真的总频繁出现。再加上在那个时代,这不是电影大作而是电视节目的条件。

因此接下来就只有分开的场景了,根在水里动,以及人群被溅到水。是单纯在剪辑层面,把本篇班的影像和特殊技术班的影像拼接而成。不过总体来说,这集其实合成场景也算多的了。因为还是制作顺序的最初一集,客观条件和主观心理上,都还没那么紧张赶时间。一切才刚开始,于是有点悠然自得炫技的味道,后面紧接着制作顺第二本更是合成技术疯狂炫技的天下,以后要说到的。

岸边围观的群众里有一熟人,古谷敏。当然在这里登场的身份是群众演员,待遇也还可以了,台词有一句:“喂喂别挤啊。”被挤完以后,上来扒他肩的先是一平,然后是淳。这是影像内唯一与主角团有触碰的群众演员,待遇真的可以了,流石奥特曼!(爆)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8)

在河边围观的场景,其实是最初拍摄的场景。也就是说,这是整个奥特系列中,第一作的第一集的第一个场景。一九六四年九月二十七日是《奥特Q》的开机日,这天早上拍摄的就是这个场景。这天是星期天,丸之内那一带周边以及到宫殿附近护城河这些地方,允许取景拍摄影视作品的日子,就是只有双休日。

这天早上预定八点钟直接在取景地集合,结果樱井浩子身为女主角,睡过头迟到了,八点四十多分才到。为啥睡过头了呢,因为前一天晚上睡晚了。那为啥要睡晚嘛,因为太兴奋了睡不着,等睡着的时候其实已经爆肝了。一到关键的时候肯定迟到,樱井总结这是她身上的诅咒。因为小学时去春游就这样迟到了,最后要娘亲单独送过去,比同学晚了两小时。再然后义务教育刚上完十五岁进东宝成为专属演员那时,接到的第一份工作,去现场时也迟到了。

开机前一天樱井拿到一张日程备忘,满田穧给她的。摄影日程的规划是满田的工作之一,因为他是助监督,还是本篇班的(第十四章),你看《迪迦奥特曼》第四十九集的表现(第一章)。纸上写着:“无关,午前八时,宫殿前,沟渠集合。”所谓“无关”是业内人惯用的略语,意思是不管明天万一出现什么坏天气,反正要集合已经敲定了,风雨无阻。然后九月二十七日这天是晴天,然而樱井还是一口气迟到了四十多分钟。

结果衣服穿得也不整,化妆更是完全放弃,就赶过去往现场一站。只见剧组外出取景专用的面包车早就停那里了,什么摄影啊照明啊等职员,还有一堆群众演员也都在了。所有人就等着她一个,樱井这么个十八岁的新人,这种场面下那真叫慌得一〇。新到什么程度的新人,你看啊,满田说当时在制作阵容的印象里,樱井这样的就跟一个很大的童星差不多。虽然长很大了,但归根结底还是在被大佬们当童星来看,就是这个意思。

心虚的樱井到场后,轻手轻脚然后小声来一句“早上好”。最先作出反应的当然是满田:好,樱井浩子桑,久等了!然后事不宜迟,马上向周围各演员大声通告就位:那么本日第一个镜头的摄影,要准备开始了!当时樱井心里的崩溃的,他这么大声音喊出来,完了尴尬成狗了,要被围观了。所以樱井对满田是怕怕的,觉得他好冷,跟着满田去见梶田监督。

明明梶田监督也是东宝的人,但樱井见梶田监督这还是第一次。因为之前被选上时,只是跟着一哥和中川晴之助,那几个东京放送电视台的演出家来的。所以满田还得向梶田监督介绍樱井,以及迟到的事,说监督真抱歉。那时电影业界的监督就是大佬中的大佬,印象是绝对神圣不可侵犯的巨巨,谁见监督级的人物都怕怕的,这种时代氛围和心理也说过好多次了你懂的。满田也一样,再加上他跟梶田监督合作,毕竟这也是第一次。樱井更没得说,只敢乖乖低头站着。

梶田监督只好一个劲跟满田重复,行了啦,不要紧不要紧,没事的,被道歉的简直比那个道歉的还心累。然后也对樱井自我介绍,说我是东宝来的梶田兴治,从事电视的工作这也是第一次。最后丝毫没有责备樱井,就这个事,樱井后来记了一辈子。就觉得当时梶田监督的表情很暖,全身还自带圣光,存在本身好像就把周围包进一层温暖的结界了!不像个监督的样,倒像小时候在学校里时最喜欢的老师。

到了九点整,终于,新番组《奥特Q》正式开拍。在梶田监督喊下“准备~!……开始!!”的那一刻,满田的眼里浮现出泪光。因为就是盼了那么久的开机时刻啊,且不说圆谷特技制片厂设立到这时已经将近一年半,就是从《巫》准备开始制作并集结包括满田在内职员阵容开始,也过了有半年了。就算不说电视节目,那个电影行业全面鼎盛期所以高速量产的时代,就算是电影的制作也没有过从企划到能开始制作磨了这么久的。

然鹅!马上就杯具,监督喊完开始没几秒,马上喊停停停。第一个镜头就失败了,重拍重拍。肿么回事捏,是演一平的那个西条康彦,也是在东宝有点资历的人了。然后呢,梶田又是超级有能又有名的助监督对吧,被各大监督抢着做自己的领班助监督,年龄都过四十了迟迟没法自己当监督(第九章)。西条跟梶田也已经是熟人,称呼都可以叫小梶的。

所以西条当时内心灰常丰富,那个小梶终于能自己担任监督出道了,终于有这一天了!不得了的大事啊,不是自己的事都觉得高兴!结果所有人都摆好阵势,以及梶田监督喊下开拍的那一刻,西条却在盯着梶田会是什么表情。就这么出神了,这场戏该是望着河里的他却望着监督,你说这叫个什么事。

胶片时代重拍是大事,大家都很谨慎,千万千万尽量尽量,不要搞出直接需要重拍的事态。因为胶卷的一毫一厘那也叫粒粒皆辛苦,而现在数码时代在这方面方便太多了,导致感觉弱化,说这样的事可能观众不容易完全理解体会到严重性。再加上《奥特Q》使用的那胶卷,种类也奇葩,不是正常一般电视剧会使用的那种,这事也是以后附属短篇的连载《特摄魂~讲道理的特殊技术》中再来详细说。所以后来西条特惭愧,说小梶的监督生涯中第一个镜头,就因为我给废掉了。

围观完诡异的巨大物体在水里动,三人去找一之谷博士科普。博士说这么大的根既然在那里出现,那在方圆一百公尺的地方也都可能出现。果然丸之内的地下步行街也出现了,巨大的根能自主行动,缠住人并且吸人血。这是本篇班对根的造形物,与特殊技术班的不完全一样: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9)

会吸人血的根都那么大,那本体就更不得了了,警视厅宣布这是紧急事态,官方正式设立猛犸之花对策本部。之前东京广告社的大楼出现地震,也是因为猛犸之花的根茎活动引起的地下撬动,方位就正好在大楼下方。一之谷博士的台词里说到一点:两千年前的莲花种子开出美丽的花,有个国家就有过这样的例子。古代植物因突然变异而复苏,这并不是很不可思议的事,生命力是一种很顽强的东西啊。

这指的是一九五一年的真实事件,植物学家大贺一郎在千叶,发掘出了约两千年前的莲花种子。然后居然成功培育,让种子发芽开花了,这莲花就命名为大贺莲花。金城哲夫写的《猛犸之花》剧情草案中,明确描述猛犸之花开花后外观如莲花(第十四章),那时起就在有针对性地以这件事为灵感的起点了。强调生命力的顽强与神秘,这是东宝特摄电影大作走上科幻路线时的代表性思路之一,《哥吉拉》和《金刚对哥吉拉》等,这条系谱也延续到了《奥特Q》来。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10)

猛犸之花开始从大楼正下方往上生长到地面,顶破大楼。上图墙面开始龟裂的影像,使用的古典的逐帧摄影技法,透过窗户给观众看到内部的茎。再看这个微缩模型配合高速摄影的炸裂演出: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11)

然鹅!仔细看上图的最左侧边缘,这就穿帮了。楼房后方的天空背景,那是幕壁(第十五章附属短篇后半部分)。可最左侧边缘那是幕壁没遮好,后方支撑着那布的木材露出来了。当意识到这点时,画面上怎么看怎么真实的大楼,是微缩模型的事实也会一目了然了,啊啊又破坏了一次孩子的梦想。不过当时在电视上播的时候这里还不会穿帮,因为当时电视画面窄。而上面刚说过《奥特Q》使用的胶卷,不是一般电视剧正常会使用的胶卷,它那个收入画面的幅度宽些。

但接下来还是出错了,镜头拉到楼房坍塌的近景时,楼内侧操演班在控制猛犸之花的茎,操演人员的手进入了镜头范围。不过如果去看后来放送四十五周年时发售的彩色版《奥特Q》,这里的穿帮给修正了。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12)

猛犸之花对策本部找来了一之谷博士当参谋,连带还有一个本集限定的客演角色,叫源田博士。源田博士主张这超古代的巨大植物是何其珍贵,对策本部能不能先不要处理猛犸之花,至少再等一天让学者研究一下。一之谷博士当即反对,现在当然是救人要紧,等待的时候猛犸之花再生长了不知道又会出多少受害者。源田博士这种彻底站在科学家视角和立场来思考,显得有点政治不正确的角色例子,在东宝特摄电影自《哥吉拉》的山根博士以来就没断过。

这里源田博士的演员是高田稔,当然也是东宝的专属演员,曾经是一之谷博士的演员候补之一。高田当时已经是整个日本影视界的知名老戏骨了,要按出生年份来说,他还算是十九世纪的人呢。在东宝特摄电影里也是常客,而且是演什么司令什么长官这类大佬角色的专业户。过去的连载放过视频的《宇宙大战争》里也刷了一波存在感,四十五秒左右位置的方位司令官。要不我再放一遍,反正特摄影像和音乐都是上乘,就是《新・哥吉拉》的“八盐折作战”时的音乐。

后来在《奥特曼》的扎拉布星人登场回,又演了一回防卫军司令官: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13)

猛犸之花终于冲破楼顶,这里屋顶开裂的影像再次用了一下逐帧摄影: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14)

巨大的花苞伸出来,远景是美术班制作的微缩模型道具,近景使用基本的银幕合成技术。因为近景没有足够的仰视视角,直接用道具就不足以表现出巨大感了。影像上是黑白,不过当时现场使用的猛犸之花,原自然色是红色的。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15)

然后本篇班的影像与特殊技术班的影像也又用遮罩合成,形成仰视楼顶上巨大的超古代植物的效果: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16)

这一连串之后最后的看点,是猛犸之花开始绽放。开花是这集最有名的场景,又使用的逐帧摄影,后期辅助以作画合成。大都市东京的正中央,巨大高耸的超古代花朵在大楼顶上开放,在六十年代一般来说想都没法想到的,这种梦幻般的场面在那个时代就这样直接于影像上实现了。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17)

逐帧摄影就是这么个古典技法,虽然死板枯燥累人,可耐心做下来效果就是这么好用。从老爹当年研究逐帧摄影的教科书级作品《金刚》开始,在数码技术普及之前超过六十年屡试不爽,这个以前也说过,动画的原始本质也还是逐帧摄影。日本影视界全面进入数码时代的前夕,炉火纯青的逐帧摄影技法最后在世纪末过渡期,代表性场景在下图的电影。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18)

这是先让美术班用蜡造形,然后让摄影班采用古典的逐帧摄影,后期再让合成班用当时初步新兴的电脑图像(CG)做一点加工修饰,特技监督是东宝圆谷组出身的第四代特技监督川北纮一。如果在没有电脑图像技术的时代,比如《奥特Q》这里的,类似修饰效果的对应技法就是作画合成了。

自卫队准备展开消灭猛犸之花的作战,但是被淳和由利子拦住。因为一平跟他那个熟人道子还在楼里面搬东西,困住了没出来,自卫队于是派出救援人员。整栋楼被裂成两瓣但是还没彻底垮塌,内部一片狼藉相当于地震后的效果,同时还有活体的巨大茎在肆虐,道子被砖块压伤了腿。

救援人员进入大楼内部,但是遭遇了猛犸之花从屋顶撒下的有毒花粉,这里又有本篇班影像和特殊技术班影像的严丝合缝衔接。毒花粉的演出,多了还能结成蜘蛛丝似的效果。就这一个场景,本篇班美术的存在感就足以不被特殊技术班压下去了,东宝的那个老司机清水喜代志不是吃素的。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19)

源田博士向一之谷博士承认自己错了,不应该脑子里只想着搞研究,当下要事是灭掉带来灾害的猛犸之花。于是源田博士出一招,说他有一种自制的药剂,能将二氧化碳固定住。从空中对着撒它几瓶的量,只要是植物,就算大如猛犸之花也得见阎王去了。这博士是要上天啊,由淳来开着他的塞斯纳飞机带上去。这里就没自卫队什么事了,戏份要交给主角光环,顺便你看本篇班恶搞的源田博士发型: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20)

记不记得两章前放过的金城哲夫作成的《猛犸之花》草案里,本来情节就只是猛犸之花生长巨大冲破了楼顶,然后一之谷博士决定用消防车对着猛犸之花喷氨水就完了。小金当时不但写脚本的基本操作还七零八落不成形(第九章),梶田监督看过后评价说,剧情的戏剧性和氛围也都还不够还太平淡。所以他要大幅改稿和加笔,像大楼内还有人出不来啊,救援的进去了也遭遇危机啊。

消灭猛犸之花的作战,也变成了从飞机上把药剂喷雾式地洒出去,梶田监督灵活地用上了淳是飞行员的这一设定。他花了三天把脚本亲自重写一遍,然后教育小金说,起码像这样展开陆和空的两面作战,算是有个基本的戏剧性冲突和曲折的样子了。二十六岁的萌新小金这回可算是又学到了一回基本功,这就是为什么这集从草案变成脚本时,准备稿第一稿就已经是小金和梶田监督联名执笔的。

救援队成功把人救了出来,这边主角光环开始上天,近景巨大花的造形物与远景动态小飞机的合成: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21)

飞机内的视角,动态俯瞰猛犸之花的场景,这回使用的是合成技术中古典的银幕合成。就是老爹最早开始研究的一种合成技术,从二十六岁开始纠结了十年的那个,然后到《新的土地》时终于用上了第一台自己研发的银幕合成用仪器(参照《奥特系列通鉴╳本家特摄列传》第二回)。银幕合成技术的事过去从《圆谷百一十年史》开始就提到过太多次了,老实说我都不知道参照对象关联链接该选哪一篇。就下图这个具体例来说,使用的是背投式银幕合成,技术上的说明同样是以后附属短篇的连载中再说。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22)

这类从驾驶室内的视角看外面的主观影像,后来是川北纮一特技监督特别喜欢用的视角。外号叫主观的川北,像下面这样的。不过当然,《奥特Q》这个时候的川北,二十二岁还在好好练级还没断奶。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23)

地面上自卫队也进入大楼,把猛犸之花的根茎都烧掉。这就是梶田监督说的至少展开陆和空的两面作战,来具备最低限度的戏剧冲突。不过这里一个同样的喷火镜头用了三次,还是这片用的胶卷种类太烧钱啊。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24)

花瓣花芯被主角光环从空中喷了之后,嗑药多了也终于枯萎了。也是辅助以作画合成,这个动态演出川上监督被老爹要求重拍了好多次。老爹的把关太严,梶田组的三本九月底开机后,本来就已经晚到十一月初才杀青,结果到十二月底老爹还有要求重拍的镜头。拖到了圣诞节,总算是没有留着过年。这集中本篇班被老爹指名重拍的镜头至少四个,特殊技术班被老爹指名重拍的镜头至少六个。其中川上监督被老爹逼着重拍次数最多的就数两个,花开和花枯。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25)

梶田自己身为《哥吉拉》(初代)的本篇班助监督,除了见识过本多猪四郎监督亲自参与执笔《哥吉拉》的脚本之外,他的这个思路也很明显。当年哥吉拉那么个逆天的动物,情节安排上要灭掉能肿么办,只好从氧气下手喽。然后这回换成了逆天的植物,那就从二氧化碳下手喽。顺便我还多说两句啊,当年那个设定上唯一能杀死哥吉拉的手段,历来经常被单纯听力直译成奇怪的叫法,叫氧气破坏者。不过当年官方本来最初写的名称就是汉字,叫水中氧元素破坏剂,嗯就是后来进入本世纪了彻底流行起来的那种,写成汉字念成洋话的这类玩法。

作战成功,事件解决,单元作剧也就完整了。于是本集再次伴随着宫内国郎的诡异音乐,以及石坂浩二的旁白声音而结束:“自然界的生命的平衡崩坏时,连惹人怜爱的花草,也没有任何不变成怪物的保障。失衡空间,在向我们警告这件事。”

本来脚本上还有一段情节,一个月后东京广告社的这栋大楼正在重建中,但猛犸之花的根遗留在地下后来腐烂了,再次引起垮塌。这也是给特殊技术制造看点的一个场景,但是最后时间不够实在装不下,还是割爱掉。砍了后终幕场景用大楼的实景,这也是老爹亲自明确指定的,然后屏幕中央展现出一个“终”字。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26)

这叫作语言难以表达的“映画感”,那个时代电影的演职人员名单都放在片头,而片尾结束时都像这样出个“终”字。要举我朝人民也能看懂的例子,老电影也是这样名单在片头,片尾出个“完”字,比如《大闹天宫》。下图《新・哥吉拉》终幕时的这个处理,庵野秀明也是故意的,字体也严格按照《哥吉拉》(初代)的版本: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27)

《奥特Q》当时的制作思路本来就是小型的电影,加上企划阶段路线决定采用诗选剧的形式,所以每一集就是一个独立单元的小短篇电影,各集之间实质理解成互为平行世界。把当时只可能在电影院看到的世界顶级水准的特殊技术搬上电视,现场的人员、设备、场地也都是平时电影业界的资源,因此他们也自然而然地习惯这种当成独立小电影来制作的感觉。

这就是整个奥特系列最初的一本《猛犸之花》,还在执行《失衡》路线的阶段。还没有超级英雄,也还没有大怪兽,还没搞出什么曲折情节或情感碰撞,更没有多深刻的哲学或暗喻方向。有的是展现基本的作品世界和氛围,兼备普通的事件发生然后解决的展开,和在当时充满魄力感的影像的娱乐作品。本来不会动的植物,根会自主行动袭击人,还会吸血长得巨大,撑裂大楼冲破屋顶。在当时的儿童观众心中,足以颠覆平时日常中花的形象,这种“失衡空间”的感觉和效果更甚于直接的怪兽。

以为现实中具备万全的和平和安全,这些却可能突然以仿佛割裂或抖动一般的形式崩溃,这种失衡空间的恐怖就是《奥特Q》的氛围。然后特殊技术运用在这上面时,那种视觉观感上表现出来的强烈感,巨大的猛犸之花在东京都正中心啪地一下展开花瓣的一瞬间,在下方仰视的居民惊呆的冲击感,那个镜头已经成了《奥特Q》的象征。

标题和正片台词中都只称呼有猛犸之花,但后来由于《奥特Q》的节目方针变成了彻底的怪兽路线,再往后出版行业的层面需要迎合孩子们的心理,所以要各种事后加戏追加设定(第十章附属短篇)。因此猛犸之花也被出版行业对待为怪兽的一员,写进怪兽大图鉴中就有了名字,叫侏兰,身高体重之类的数据也都出来了。

侏兰的意思是侏罗纪的兰花,于是这样一来,这个超古代植物的时代就从五百万年前的猛犸时代,跳跃到了一亿五千万年前的侏罗纪,一下翻了三十倍。花也从莲花变成了兰花,不过反正这花的原型就一直没有定过,有说莲花、凤仙花、兰花、木槿,也已经没有必要定了。说起当成怪兽对待,那侏兰其实也算个名留青史的怪兽了,连怪兽王哥吉拉在六十多年间也完美避开的天皇宫殿一带,在这种地方侏兰都敢搞出个大新闻啊!

【本周的本家特摄列传】

久违地因前面正篇太长而又含泪停播了,下周见。

奥特曼们的最强形态闪亮登场(奥特系列通鉴Z十六)(28)

本文仅供Anitama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官方网站:anitama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Anitama0815

合作邮箱:bd@anitama

原文: m.anitama/article/79db9c966f58d00a?utm_source=tout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