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上午10:00,国家一级演员、孙道临夫人、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王文娟艺术家是8月6日因病逝世的,享年95岁。

越剧名家王文娟的个人资料(有人说王文娟是)(1)

越剧名家王文娟的个人资料(有人说王文娟是)(2)

王文娟逝世后,有一些媒体文章或自媒体留言说她是著名的“越剧十姐妹”,当然,也有更多的文章说她并不是“越剧十姐妹”,那么,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

越剧名家王文娟的个人资料(有人说王文娟是)(3)

越剧名家王文娟的个人资料(有人说王文娟是)(4)

1947年7月中旬,为反对旧戏班制度,筹建剧场戏校,包括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等十人举行联合义演,在黄金大戏院同台演出了《山河恋》上下集,轰动上海,“越剧十姐妹”因此而得名。

传统上,越剧演员几乎都是女性,为了增加凝聚力,姐妹之间结盟就是一个主要的抱团行为方式。之后,“越剧十姐妹”风靡一时,其成员都成为了红遍大江南北的越剧名人(下图,前排左起:徐天红、傅全香、袁雪芬、竺水招、范瑞娟、吴小楼;后排左起:张桂凤、筱丹桂、徐玉兰、尹桂芳)。

越剧名家王文娟的个人资料(有人说王文娟是)(5)

越剧名家王文娟的个人资料(有人说王文娟是)(6)

但事实上,著名的“越剧十姐妹”与演员的演技、年龄、资历等都关系不大,如当时的著名花旦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以及王文娟都不在其列,关系大的,只是发起人袁雪芬是否邀请了谁。

就王文娟来说,虽然她当时比“十姐妹”年龄都小,虽然她不是“越剧十姐妹”,但她创立的越剧“王派”艺术文武兼备,细腻传神,善于描摹人物神态,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并且,“王派”艺术的影响超越了越剧本身。

1951年8月,上海越剧界为了给抗美援朝捐献“越剧号”飞机,著名的越剧十二姐妹,包括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戚雅仙、竺水招、张桂凤、陆锦花、徐天红、吴小楼等,在大众剧场联合义演取材于太行山义军以及当地百姓抗金事迹的新戏《杏花村》,以及《梁祝哀史》和一些传统剧折子戏等。

上海的报纸上出现了上述越剧十二姐妹联合义演的合影(下图,前排左起:张桂凤、吴小楼、徐天红;中排:竺水招、徐玉兰;后排左起:尹桂芳、陆锦花、范瑞娟、傅全香、袁雪芬、王文娟、戚雅仙)。

越剧名家王文娟的个人资料(有人说王文娟是)(7)

越剧名家王文娟的个人资料(有人说王文娟是)(8)

自此,新的“越剧十二姐妹”诞生,这也成了新时代越剧姐妹大团结的象征。对比“十姐妹”,“十二姐妹”中少了解放前被迫害自杀的筱丹桂,补上了陆锦花、王文娟和戚雅仙三位已成名的越坛后起之秀。

这次义演,“越剧十二姐妹”捐献总数逾11亿(旧币),受到上海市文艺界抗美援朝支会的致函表彰。

随着王文娟的仙逝,“越剧十姐妹”、“越剧十二姐妹”都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不管是“十姐妹”还是“十二姐妹”,她们对创新、发展越剧,丰富祖国的戏曲艺术,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越剧名家王文娟的个人资料(有人说王文娟是)(9)

越剧名家王文娟的个人资料(有人说王文娟是)(10)

也就是说,越剧名家王文娟不是“越剧十姐妹”之一,而是“越剧十二姐妹”之一,这下,您明白了吗?

本文由娱文娱视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