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用一次对话思念逝者,用一种纪念祭奠英烈,用一场仪式送别英雄。
2020年的清明节,来得与往年不太一样,交织着冷暖与悲欢,承载着压抑与焦虑,融合了感悟与思考。
或者说,在一场疫情风暴席卷全球的时候,我们心情愈发沉重,甚至悲痛一直在加码。
这个清明,我们首先要向抗“疫”中逝去的英雄致敬!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许多人以非凡的勇毅,是为生命“拼了命”的。
他们中有医务人员、基层干部、退役军人、民警辅警、志愿者。
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缅怀以命相搏,护山河手足无恙的忠勇之魂。
这些中华儿女开拓的精神旷野,拓展了人类的精神疆界,他们用生命的刻刀刻下了不泯的篇章,用精神的金石竖立了不朽的丰碑。
这个清明,我们还要向西昌森林火灾牺牲的英雄致敬!
3月30日,四川西昌突发森林火灾,宁南县组织的专业打火队21人,在向导带领下去往指定地点集结途中失联,搜救队伍搜寻到3名打火队员,送往医院救治,随后陆续发现有19名同志不幸遇难,其中18名为打火队员,1名为当地向导。
这个清明,我们要继续向所有为民族复兴献出生命的英雄致敬!据统计,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近百年岁月中,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仅牺牲的烈士约2000万,有名可查的烈士多达370万人。
中华儿女面对战争的枪林弹雨,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面对建设年代的艰难局面,他们激情燃烧、无私奉献;面对改革开放的千钧重担,他们不畏艰险、勇敢担当;面对重大灾难,他们披衣执甲、勇敢进击;面对强军使命,他们血洒他乡异国、寂寞边关、长天深蓝……是他们挺起了民族的脊梁,谱写了不同时代的慷慨壮歌,推动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展开新。
这个清明,我们还向所有牺牲的军人致敬!
说起这个话题,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2016年9月12日,我在山东栖霞、抗洪烈士刘景泰的家中。
那天一大早,女儿来电话突然问我:“爸爸,你也会成为烈士吗?你也会死吗?”
那几天,我在福州参加完刘景泰的追悼会,又赶往刘景泰老家参加他的葬礼,我的朋友圈充满着悲伤与哀思。女儿可能看到了我的朋友圈。
▲抗洪烈士刘景泰的安息地,山东栖霞烈士陵园。
我脱口而出:“也许 ,会吧……”
话还没说完,女儿“哇”的一声。
女儿的哭声,这些年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也许她对这件事早已忘记,但我清楚我活着对她的价值和意义。
对于一名军人,从入伍那一天、从入党的那一天,就会宣誓为人民为国家牺牲一切甚至生命。
谁都不想死亡,但许多军人的职业,一直都在面对着死亡。
2019年3月31日,四川凉山州木里县森林火灾中,刚刚脱下军装转隶不到半年的27位英雄,没想过危险吗?但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义无反顾。2016年7月9日,奉命参加抗洪抢险的东部战区陆军某部班长刘景泰,他没有想过危险吗?山体滑坡,施救百姓,被突发的泥石流卷入闽江支流梅溪河,救人是军人的使命。
▲刘景泰的母亲与儿子作最后的告别。
2017年1月19日,东部战区陆军某部飞行员张浩和另一名飞行员王晓冬,驾驶的直升机在夜间训练中坠毁,两人壮烈牺牲。他们没有想到过死亡吗?把训练当成战斗,把训练场当战场,他们的牺牲,可谓马革裹尸,为国捐躯。
▲张浩烈士的妻子林红艳在追悼会上。
2020年1月1日,西藏山南军分区某边防团吉布哨所哨长欧阳叶,突患爆发性心肌炎,因公牺牲。年仅30岁的他没想过死亡吗?暴发性心肌炎,多器官功能衰竭、胸腔积液、休克前期,对一个老兵来说,比谁都清楚其中的危险。郭 豪,西部战区陆军第76集团军某合成旅战士,上等兵军衔。2018年7月30日在参加高原演习时,因高寒缺氧造成心脏骤停,不幸牺牲,他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19岁。他不会不知道危险,但他更知道“理想高于天,越苦越向前”。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人间最痛心疾首的别离。
一个鲜活的生命,甚至来不及留下什么话,就和我们天人永隔,给活着的人留下了太多伤痛。
“明明知道有风险,为啥还要迎难而上?”网友不解,哭问为什么?
这是因为,军人从不敢忘记入伍之初亲手写下的那份《献身国防志愿书》,从不敢忘记用生命捍卫国家、人民、和平的最高使命。
但是,没有一个军人会想过自己的死亡方式,只是全力地用付出诠释着生命定义,直到最后一刻。
司南,陆军边海防学院乌鲁木齐校区理论教研室讲师,入伍18年的他不会想到,过度劳累导致心脏前几天复发,2018年6月29日清晨走完了年仅41岁的生命。朱恺杰,浙江边防总队宁波支队一市边防派出所副连职武警中尉。怎么也不会想到,2018年8月1日出警任务中,在打捞海漂时,他为了保护身边战友,不慎陷入滩涂,又遇上涨潮,因公殉职。
西藏军区某旅军需助理员杨超、下士张瀚,怎么也不会想到,2018年1月25日,一次平常的物资运输过程中,因气候恶劣,路滑翻车,因公牺牲。
武警山东总队济南支队机动大队队员王成龙更不会想到,在参加一“魔鬼周”极限训练时,会遇到失控的地方车辆,生死瞬间,他舍身救战友,而自己被撞成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某炮兵旅副旅长黄竞,怎么不会想到,正在西北大漠执行演习任务的,从演习场返回宿营地途中,遭遇车祸,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还有申亮亮,中国第4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工兵分队上士。他不会想到,在国外执行维和任务时会遭恐怖袭击壮烈牺牲。
还有余旭,我国首位歼-10战机女飞行员。先后飞过4种机型,两次荣立三等功。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庆典上驾机飞越天安门,多次在国内外进行飞行表演。她更不会想到,在一次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
有人问,和平年代哪来那么多的牺牲?
有人说,英雄回家只有两种方式——站立的凯旋或者躺倒的牺牲。
诚然,中国无战事,但英雄有牺牲。
为你负重前行的人,可能是军人,也可能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而,每一次不期而遇的风险,都有可能成为一次生与死的考验。
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腾。
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中,生与死、义与利、家与国,一直拷问着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底色。我们每每缅怀英烈,无不在心中“铁石相击,必有火花;水气相荡,乃生长虹”,精神的层面被温暖照拂,思想的疆域被无限绵延。
这个清明,我更希望,在每个人的心中慢慢树起了一座“英雄纪念碑”。
在今天,在明天,在每一天,让我们每一个人为每一个牺牲遥寄一瓣心香,把他们的故事永续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