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写笔记转化文字(读屏时代走好这3步)(1)

有一句话你一定听过:书到用时方恨少。

这是一句老话了,物资匮乏年代里书是奢侈品。

信息时代,书多的让你读不过来,一个微信读书App里就大约有50万本书,私人书架上可以存放500本书。

再加上微信读书的特有阅读方式,这500本书几乎是免费阅读。

更多的人愁的不是书少,而是可以信手捏来、拿来就用的知识太少了。

一本书如何转变成为有用的知识点,让我们随用随取呢?

答案也不复杂,那就是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的记录方法,其实每个人都能够说出一二,今天着重分享一下读屏时代,应该怎么做笔记?(以微信读书为例)

华为手写笔记转化文字(读屏时代走好这3步)(2)

01标记

读书作标记,能够提醒我们注意到重点信息。

微信读书提供了三种标记方法,分别是画直线、画曲线、突出显示。

一本书里最重要的,值得我们借鉴的内容主要就是:金句、观点和案例,我们可以巧用以上三种标记方法。

比如金句用突显,观点用曲线,案例用直线。

我们第一次读书时,可以边看边标记;当读完书后,回忆书籍内容时,可以使用微信读书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即“笔记”。

在手机版的微信读书,在阅读页的下方,有一个像羽毛形状的图标,点击打开后,有两个目录:

一个是“笔记”,就是我们自己做的标记内容;另一个是“热门划线”,是其他书友标记的内容。

重温书籍时,或者想写书评时,这部分内容就像一个导航提示着书籍的重点,也像一个相机,记载着你读书的心动。

也等待着将它二次应用。

华为手写笔记转化文字(读屏时代走好这3步)(3)

02收集整理

标记内容无论多么五彩和丰富,它只能停在微信读书里,想要关闭软件后还能使用,还要学会收集和整理。

并且收集和整理最好同时使用,方法也很多。

比如康奈尔笔记法,把一张纸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标题区、现状区、问题区、策略区,让你在粘贴标记内容时,多了一些思考和整理。

再有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全能扫描王等,甚至是石墨文档、腾讯文档、思维导图、PPT等都可以分类收集和整理标记的内容。

每个软件侧重点不同,具体使用哪一种,要看个人的需求,自己一定要有清晰的阅读目的。

以上这些应用平台,我推荐腾讯文档,它可以联机使用,多台设备之间,包括手机都可以做到同步,免去传输、保存、分享的繁琐,并且文档的使用是免费的。石墨文档当二台设备同步时,就需要缴费。

其次推荐浮墨,如果说腾讯文档记载长笔记,浮墨就是记载百字笔记的最佳平台,具有以上提到的腾讯文档的所有优势,使用非常方便,它也需要缴纳会员费。

华为手写笔记转化文字(读屏时代走好这3步)(4)

03建立个人电子图书馆

随着读书的深入,读书笔记越来越多,建立“图书馆”分门别类存放就显得成为重要。

纸媒时代,建立图书馆的难度比较大,李敖为了整理自己的笔记,使用的方法就是“分解裁剪”,把纸媒上的有用内容裁下来,按照类别粘到一个大本子上。

读屏时代,就更加便捷一些,我们可以建立各种文件夹,也可以为笔记添加标签、关键词,方便搜索,其实建立个人图书馆的目的不仅仅是存放,更在于搜索。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已经不再要求我们记忆太多的知识,记忆和检索都可以交给人工智能,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理解、判断融合之上。

上文提到腾讯文档就具有搜索功能,它不仅可以搜题目,而且还可以从正文中检索关键词,这也是我推荐它的原因之一。

浮墨也是如此,而且它还有推送功能,按照记忆曲线规律,可以设置成每天三次向用户推送笔记,以防止用户忘记了曾经记下的内容。

有一句话叫作:你看不到就会忘掉它,你看不到就用不到。

华为手写笔记转化文字(读屏时代走好这3步)(5)

写在最后

读书,从书到用时方恨少,到书到用时就能用,距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

尤其是在这个读屏时代,借助媒体工具,读书笔记从标记到导出,再到整理,甚至建立个人图书馆,操作变得越来越便捷了。

不变的是思考,变得迫切的是行动,唯有应用才是读书笔记最美的归宿。

谢谢阅读,我是格子,关注我,一起读书!

#读书##读书笔记##笑薇读书营##生活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