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实际业务中,企业经常会遇到一些业务无法取得发票的情况,不同的企业会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来处理问题。有的企业会在年底纳税调增,有的企业会不入账走体外循环,更有甚者会找人虚开发票入账,这几种方法均差强人意,可见无票支出是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痛点。食堂费用是无票支出的重灾区之一,今天我就以食堂费用的列支为例,给大家讲一讲如何破除痛点,促进业务合规化。


例:A公司拥有一家自营食堂。A公司为了给自己的员工供应午餐,购置了设备40万元,场地租赁费8万元一年,预估每月需要支付水电燃气费1万元左右。A公司有员工40人,餐标为每人每天35元,预估每月需要支付米面油、食材及其配料等3万元。设备的折旧年限为5年,预付一年产生的相关费用为64万元,其中付现成本为56万元。

食堂伙食费白条入账怎么处理(食堂无票支出如何列支)(1)

按照财企【2009】242号的规定,企业自营食堂的相关费用应当计入职工福利费核算。会计分录如下图所示。

食堂伙食费白条入账怎么处理(食堂无票支出如何列支)(2)

自营食堂的成本构成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固定资产支出、场地费用支出、食堂员工的工资薪酬支出;变动成本是水电燃气费支出、食材支出等。这些与自营食堂相关的成本均应按照规定计入职工福利费列支。

对于企业财务来说,这些福利费开支里属于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应当按规定取得增值税发票才能在税前列支。一般来说取得固定资产支出和场地费用支出的相关发票均不是问题,因为大金额的支出不论是从合同角度或是日后维权角度考虑,都会受到管理层的重视,一般都会在双方的约定中明确发票的开具义务。最让财务人员头疼的是食材费用的发票问题,绝大多数的食堂人员都是在小贩摊位里零星采买的,没有发票,都是白条,这该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无票支出的处理问题。

无票支出就是本身应当取得发票但是没有取得发票,导致该笔费用无法在所得税税前列支。

无票支出的解决思路一般来说有两个方向:

1、将原需要发票的支出转变成税法中不需要发票就能列支的支出。

2、改变业务形式。

第一个方向:

举个例子:每到销售旺季,A公司车间经常需要招聘临时员工,旺季结束后临时员工离开。A公司往年是按照劳务报酬处理的,那就需要临时员工自行去税务局代开劳务发票,A公司收到发票后才能在税前扣除。实际情况是很多临时员工并不配合开票,导致无票支出较多。其实A公司可以通过与临时工签订短期劳动合同,将劳务报酬转为工资薪金,这样就可以无票税前列支了。

对于食堂而言,食材的购买在本质上是为了员工的餐饮而服务的。可以将这部分采买费用转换成员工的工资薪金。A公司可以给员工每月增加700元的午餐补助,计入员工的工资总额核算,将700元以园区卡或中餐卡的形式发放给每位员工。A公司在发放工资时把这部分钱扣下来拨付给自营食堂,食堂可以将这笔钱用于日常经营。

由于费用统一列支在职工工资里,不需要再另外索取发票。食堂是自营的,和公司是同一法人主体,用拨付的资金采买食材不用再索取发票,因为公司账上已经列支了工资。需要注意的是:这样操作后,食堂应当建立自己独立的收支管理账,即食堂内部按照收付实现制对拨付的资金进行管理,这也是企业内控管理的需要,毕竟食堂在大家眼里也是个“油水”部门。

会计分录如下图:

食堂伙食费白条入账怎么处理(食堂无票支出如何列支)(3)

需要注意的是员工持有的园区卡或中餐卡里面的钱,不管是否消费完均不可退,因为卡里的钱就是补贴金额,公司已经以工资总额的形式列支。有些公司自营食堂还会允许员工用这个钱购买牛奶、饮料、小吃等东西,丰富员工的饮食结构。

第二个方向:

公司想办法改变业务形式来获取发票。

既然目前食材的供应商无法提供发票,那公司只能通过改变业务的形式,从其他采购途径获取发票了。

1、业务整体外包。许多公司会把食堂的经营权外包给一些餐饮公司、物业公司,由他们给公司提供餐饮服务并开具增值税发票。公司每个月按照就餐人数和餐费标准确定餐费金额并与他们进行结算,取得发票后直接计入福利费核算。

至于这些餐饮公司、物业公司怎么解决菜金的无票支出问题,那就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了。公司通过这种方式已经将业务风险转移出去了。

2、集中采买,定期配送。规模大的公司食堂完全可以让完成纳税登记的个体户、蔬菜公司、菜篮子工程企业、农业合作社进行配送。这些企业都是能够开具发票的规范企业,长期采买,发票问题肯定不是问题;对于一些规模小的公司食堂,每次都是随意在摊贩处采买,且摊位不固定。那公司也可以让这些小摊贩汇总后去税务局代开发票,并提供身份信息给公司,按每次不超过500的收款收据作为合法的税前扣除凭证。

大家要注意了,大家千万不要用虚开发票、体外循环等非法的形式来处理无票支出的问题。无票支出是可以合法合理合规地解决的,企业需要规范自身的财税行为,规避涉税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