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红痢怎么办(仔猪管理四仔猪红痢)(1)

仔猪管理四:仔猪红痢

仔猪红痢

初生的仔猪三天腹泻,肛门无屎,只見小猪消瘦,往往会被养猪人忽视,认为胎屎,拉胎屎小猪不見瘦,而红痢仔猪见瘦。

仔猪红痢又称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

红痢腹泻一般危害三天以内小猪,肠坏死、病程短、病死率高等特点,是对养猪业危害较大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以下详细介绍仔猪红痢临床特征,仔猪红痢的治疗方法。

仔猪红痢是流行形式多为散发,无明显的季节性,在同一猪群中,有些繁殖母猪圈发生,有些则不发生,与母猪肠道中带菌有关。

仔猪红痢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各猪群差异较大,就是在同一猪场中,各窝仔猪间也有较大差异。一般猪群发病和死亡都很高,本病感染一般为数小时或1-2天。

小猪红痢在同一猪场不同窝之间和同窝仔猪之间病程差异很大,按病程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最急性:多为1日龄的仔猪发病,当天或第2天死亡,部分病例未见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或只见到精神不振,拒乳、尖叫等。当初生仔猪突然排血便,后尾沾满红血水样稀粪,病猪衰弱无力,处于濒死状态。少数没有血水便,消瘦昏睡或死亡。

急性:小猪体温升高不明显或略微偏高,在40.0-40.5℃。病程2天左右,常维持2-3天后死亡。

小猪开始出现急剧腹泻,排出含有灰色坏死组织碎片的红褐色液体粪便,患病仔猪皮肤干燥无弹性、抢毛、重度脱水,表现不吃奶,两后肢与肛门周围沾污暗红色血水样粪便,不愿运动,很快消瘦,衰弱虚弱,最后死亡。

亚急性:小猪呈现持续的非出血水状腹泻,初排黄色软粪,后粪便呈清水样,内含灰色坏死组织碎片,类似粥状粪便,表现食欲低下,不吃乳或吸乳无力,极度消瘦脱水,一般在出生后第5-7天死亡。

慢性:小猪在一周以上时间呈现持续性腹泻,粪便是黄灰色,带黏液,肛门和尾部粘有粪便,小猪、逐渐消瘦,生长停止与消瘦,死不掉的多为僵猪,或数曰后死亡。

仔猪红痢的治疗方法是,搞好环境卫生,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和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给母猪注射疫苗免疫注射工作,这样能提高母猪的免疫力,保护初生仔猪通过哺乳获得抗体,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

小猪初生后,在没吃初乳前口服青霉素、强力霉素、复方阿莫西林等抗菌药物,每头小猪可口服青霉素钾和链霉素各20万单位,连服2天一3天,每天1次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小猪出生后尽早肌肉注射抗仔猪红痢血清,每头猪每公斤体重2一3毫升。

以上是仔猪红痢临床特点,仔猪红痢的治疗方法的具体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参考与帮助,平时大家也要注意猪舍环境卫生,良好的环境可以避免很多猪病,节省饲养成本,让猪吃好,喝好,睡好,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