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业发展前景如何(人人喊打有点冤)(1)

海天味业食品添加剂“双标”风波在辛吉飞为首的一众自媒体号渲染下持续发酵,公司10月5日在官方微博上再度发布声明称,其售卖的国内国外产品内控标准一致,不存在网友爆料称国内售卖的海天酱油含食品添加剂而国外售卖的海天酱油零添加,只有水、大豆、小麦等。

海天味业发展前景如何(人人喊打有点冤)(2)

资料来源:海天味业声明,网络资料,阿尔法经济研究

由于海天味业“双标”事件在国庆假期持续发酵,该事件对节日期间餐饮业和调味品市场产生严重影响,为此10月5日中国调味品协会发声,声援中国调味品行业:

海天味业发展前景如何(人人喊打有点冤)(3)

资料来源:中国调味品协会声明,网络资料,阿尔法经济研究

今天是国庆假期最后一天,笔者专门跑了当地多家超市,对海天味业等多家企业的调味品草根调研,相对全面的了解了国内现售的调味品添加剂使用情况。此外恰好笔者两个月前买了大量的东南亚地区和韩日的方便面,它们的食品也含有大量添加剂。笔者此举不是挺某个公司,而是用真实证据来证明:第一,添加剂是国内外食品工业常用原料,美韩日等国外企业同样大量使用;第二,对辛吉飞等这种不了解行业体系而凭若干“证据”挑起话题、挑起社会矛盾和影响行业名誉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第三,通过调研千禾味业等新品添加剂使用情况,深感国内食品行业正出现新风向。

无处不在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这是网络上找到的食品添加剂的定义。食品添加剂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有抗氧化剂、漂白剂、着色剂、护色剂、增味剂、防腐剂、甜味剂等,本文笔者顺应网络形势大局,将添加剂狭义划分为添加剂和防腐剂,也便于后续的讨论。

欧美日是化工强国,很多食品添加剂也是最初由这些国家的企业发现或人工合成的,比如阿斯巴甜、柠檬酸、谷氨酸钠等化学物质。欧美日韩的食品工业非常发达,这些添加剂在它们的产品中也广泛使用。

笔者没买过美日生产的酱油,但在京东上搜索了多款美日酱油后发现,仍然有一些产品含有大量添加剂。

HIGASHIMARU是京东上售卖的日本酱油,买家点评上传的图片中可以看到其含有谷氨酸钠等多种添加剂:

海天味业发展前景如何(人人喊打有点冤)(4)

资料来源:日本HIGASHIMARU酱油,电商平台,阿尔法经济研究

Bragg博饶谷是美国一家百年企业,其生产的酱油、苹果醋、酵母粉等在各大电商平台均有销售。笔者通过这些电商平台发现,因为拍摄角度原因,Bragg的酱油配料表看不到,但其一款酵母粉在网店的介绍中就囊括了多种添加剂:

海天味业发展前景如何(人人喊打有点冤)(5)

资料来源:美国Bragg酱油,电商平台,阿尔法经济研究

海天味业发展前景如何(人人喊打有点冤)(6)

资料来源:电商平台对美国Bragg酱油的宣传信息(1),电商平台,阿尔法经济研究

Bragg敢宣传其不加糖、防腐剂、色素和味精,唯独不敢说其不含添加剂,因为烟酸、维生素、叶酸等本就是添加剂:

海天味业发展前景如何(人人喊打有点冤)(7)

资料来源:电商平台对美国Bragg酱油的宣传信息(2),电商平台,阿尔法经济研

添加剂无处不在,美国、日本等在国内热销的产品也含有大量添加剂,但为何有人揪着海天味业“双标”不放呢?有位网友的观点笔者认为是可能的,那就是美国、日本等可以使用但不标示,究竟用了哪些添加剂,消费者也就无权知晓了。

国内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还是非常严格的,就算是美日产品在国内销售时,其配料清单上就有添加剂信息。

海天味业发展前景如何(人人喊打有点冤)(8)

资料来源:网络上对美日添加剂使用的质疑,网络资料,阿尔法经济研究

食品添加剂,亚洲国家方便面用得更欢

幸亏笔者之前买的方便面没有吃完,现在就实图展示,这些国外食品究竟加了多少添加剂。食品行业,“海克斯科技”并非国内企业独有。

韩国方便面:

这是韩国一款名叫安城汤面的方便面,韩国农心株式会社生产,面饼中的主要添加剂如下(说明书太模糊,有些添加剂看不清楚):碳酸钾、碳酸钠、磷酸氢二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磷酸二氢钠、大蒜调味粉、瓜尔胶、茶多酚、核黄素。调味包等添加剂信息太过模糊看不清,就不写了。图片如下:

海天味业发展前景如何(人人喊打有点冤)(9)

资料来源:韩国安城汤面的方便面,作者实拍,阿尔法经济研究

下图是韩国一款名叫三养炸酱面的方便面,添加剂用料非常清楚,除了维生素E、碳酸钠等这些添加剂,甚至还有甘油。笔者第一次知道甘油是在高中,那时候校门外有很多卖盗版辅导书的,偶尔还能买到私货,第一次知道甘油竟然还有那个作用,便于进入。

海天味业发展前景如何(人人喊打有点冤)(10)

资料来源:韩国三养炸酱面,作者实拍,阿尔法经济研究

笔者还买了韩国的不倒翁金拉面,面饼和调味包也有碳酸钠、三聚磷酸钠等大量添加剂:

海天味业发展前景如何(人人喊打有点冤)(11)

资料来源:韩国不倒翁金拉面,作者实拍,阿尔法经济研究

东南亚地区方便面

上次买了很多东南亚地区的方便面,这些方便面也有大量添加剂,很多添加剂在国内的食品中也很常见。

比如这款 泰国的泰式香辣海鲜味汤面,就有谷氨酸钠、鸟苷酸二钠、苹果酸、柠檬酸、黄原胶等添加剂:

海天味业发展前景如何(人人喊打有点冤)(12)

资料来源:泰国泰式香辣海鲜味汤面,作者实拍,阿尔法经济研究

印度尼西亚的一款名叫营多捞面的香辣味方便面,也添加有抗氧化剂、酸度调节剂、增稠剂和着色剂等多种添加剂。

海天味业发展前景如何(人人喊打有点冤)(13)

资料来源:印尼营多捞面,作者实拍,阿尔法经济研究

不过相比泰国、韩国等添加剂的“一锅烩”,印尼方便面对添加剂有明确分类,每种添加剂有什么用途一清二楚。笔者认为,添加剂在食品中无法回避,国人又对添加剂及背后的食品安全又高度关注,国内厂商要不要学习下印尼的做法,在食品包装上将添加剂分类呢?

最后再来一款越南的河粉。越南这款名叫林富记的海鲜味河粉可谓中西合璧,既有八角、茴香这种我们耳熟能详的中药,也有鸟苷酸二钠、柠檬酸等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当然这款河粉有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防腐剂,虽然看起来很好吃,但笔者仍然纠结要不要吃?

最后再看看国内在售的康师傅劲爽拉面,这款方便面的添加剂种类与上述国外方便面添加剂类型相近。这款方便面没有添加防腐剂,但该加的添加剂还是一个不少:

这些添加剂消失了!千禾味业引领,食品行业出现新风向

笔者在多家超市对多个厂商的调味品做了草根调研,发现在添加剂的使用上面,业内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这次海天味业“双标”事件一大核心问题就是其产品使用了大量的添加剂,笔者在超市中也看到一款名叫高鲜味极鲜酱油,加入了谷氨酸钠、肌酐算二钠、核苷酸二钠和三氯蔗糖等添加剂,产品保质期18个月:

海天味业发展前景如何(人人喊打有点冤)(14)

资料来源:超市海天味业产品实拍,阿尔法经济研究

海天味业另一款特级金标生抽除了添加有谷氨酸钠、核苷酸二钠等添加剂,还有苯甲酸钠防腐剂:

海天味业发展前景如何(人人喊打有点冤)(15)

资料来源:超市海天味业产品实拍,阿尔法经济研究

厨邦是一家广东调味品企业,这家公司生产的味极鲜除了添加谷氨酸钠、核苷酸二钠等,还添加了山梨酸钾这款常用的防腐剂,保质期18个月:

海天味业发展前景如何(人人喊打有点冤)(16)

资料来源:超市厨邦产品实拍,阿尔法经济研究

实际上海天味业的很多产品都加入了多种添加剂和防腐剂,保质期也达到24个月:

海天味业发展前景如何(人人喊打有点冤)(17)

资料来源:超市海天味业产品实拍,阿尔法经济研究

但是,但是,有些企业反其道而行之,开始减少甚至不添加这些乱七八糟的添加剂了,代表企业就是千禾味业。千禾味业这款零添加酱油没有谷氨酸钠等添加剂,没有山梨酸钾等防腐剂,保质期也达到了24个月:

海天味业发展前景如何(人人喊打有点冤)(18)

资料来源:超市千禾味业产品实拍,阿尔法经济研究

四川清香园生产的口蘑头鲜生抽也没有添加剂、防腐剂,保质期也达到24个月:

海天味业发展前景如何(人人喊打有点冤)(19)

资料来源:超市四川清香园产品实拍,阿尔法经济研究

知名品牌李锦记也是添加剂、防腐剂的拥泵者,其一品鲜特级酱油、鲜香红烧酿造酱油等均有核苷酸二钠、谷氨酸钠等添加剂及山梨酸钾防腐剂。

海天味业发展前景如何(人人喊打有点冤)(20)

资料来源:超市李锦记产品实拍,阿尔法经济研究

笔者还调查了醋。酱油、生抽这类调味品因为起着增味增香的作用,添加谷氨酸钠、核苷酸二钠等添加剂也属正常。食用醋的功能相对单一,其原料按理说也比较单一,但鲁花的多款食用醋原料清单中还是可以看到山梨酸钾、三氯蔗糖等:

海天味业发展前景如何(人人喊打有点冤)(21)

资料来源:超市鲁花食用醋实拍,阿尔法经济研究

恒冠是镇江知名醋品牌,其一款产品的配料看起来非常简单,除了水、糯米、麸皮、大米等发酵原料,无非就添加了白砂糖、食用盐等。但是这款产品竟然用了山梨酸钾,保质期也长达5年:

海天味业发展前景如何(人人喊打有点冤)(22)

资料来源:超市镇江恒冠醋实拍,阿尔法经济研究

总的来说,虽然以海天味业、李锦记等为代表的的品牌企业,产品目前还是添加了很多添加剂甚至防腐剂,但也有千禾味业等企业正向着去添加剂、去防腐剂方向发展,这些企业打起了零添加的牌,与国人追求健康的诉求不谋而合的。

当然目前零添加产品种类较少,真实口感与传统产品有何差异笔者也不得而知,价格也较传统产品更高,但这些企业正在引领“零添加”的风向。此外对比零添加产品和传统产品,没加防腐剂的情况下其保质期不逊于传统产品,也让添加剂的地位受到挑战。试想一下,如果通过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就能达到传统产品的口感和品质,还有必要加那么多“海克斯科技”么?

汇源果汁再度爆红:食品添加剂“极端行情”下,消费者该关注什么?

这次海天味业“双标”事件发生后汇源果汁再度爆红,汇源果汁甚至打出了感谢辛吉飞的口号,原因就是汇源果汁一直坚持走零添加路线。此外这段时间一段演员冯雷调侃葡萄汁的视频火爆全网,起因是冯雷买了一款葡萄汁,配料就多达二百多种:

海天味业发展前景如何(人人喊打有点冤)(23)

资料来源:社交媒体上汇源果汁与冯雷,网络资料,阿尔法经济研究

汇源果汁无添加路线表明,食品不加入添加剂仍然可以长期保存,虽然以丧失部分口感为代价,冯雷的调侃则指向添加剂乱用问题,而这也是消费者极度关注的问题,毕竟谁也不想以身体健康为代价,成为厂商添加剂的牺牲品。

海天味业此次“人人喊打有点冤”,毕竟目前国内食品企业还是在国家标准之内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但换个角度来看,这类企业被口诛笔伐也不冤,因为千禾味业等企业正通过去添加剂的方式引领食品行业新风向,而海天味业等作为品牌企业,虽然在去添加剂方面有所行动,也有相关产品在售,但在这波新风向中并未体现出行业标杆的作用,也让消费者对其印象大打折扣。

原创声明:本文作者系阿尔法经济研究原创,欢迎个人转发,谢绝媒体、公众号或网站未经授权转载。

免责声明:阿尔法经济研究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