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第一大木业供应商过往连续遭处罚无疑埋下定时炸弹,而募集资金投向严重过剩产能也令人匪夷所思

荆州扬子地板(投资收益充门面也罢)(1)

文 | 《投资时报》记者 孟楠

在新三板转板制度逐渐明朗的利好消息推动下,近日,扬子地板完成上市辅导并向证监会提交了招股说明书。据招股书披露,该公司计划登陆深交所中小板,此次IPO将发行不超过3345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00%。拟募集资金3.77亿元,用于生态家居材料建设项目和营销网络改造与品牌推广项目。

随着木质地板普及率的逐年提高,木地板行业扩张的局限性也逐渐显露。业内人士表示,行业的特殊性使得销售渠道面临单一化,直营店和经销商的线下门店主要集中开设在红星美凯龙、百安居等建材商城和商铺聚集的家居建材市场附近。而门店的数量取决于建材商城和市场的数量,天花板形势逐渐显现。同时,中国地板行业产量近7亿平方米,而实际需求量仅4亿多平方米,产能过剩现象显露无遗。再加上地产行业将面临长期的寒冬行情,木地板行业面临的处境可想而知。

业绩增长缓慢

扬子地板是中国最大的木地板制造企业之一,以强化复合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实木地板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核心主营业务。根据最新披露的年报显示,扬子地板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3.69亿元,同比增长12.67%,实现净利润5239.11万元,同比增长3.46%。虽然整体有小幅增长,但观察该公司近四年财务数据后《投资时报》记者发现,扬子地板的业绩增长并不乐观,特别是其中两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2013年至2016年,扬子地板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80亿元、3.52亿元、3.28亿元和3.6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94%、-7.50%、-6.84%和12.67%。净利润则分别为0.60亿元、0.48亿元、0.51亿元和0.52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78%、-20.27%、5.14%和3.46%。

事实上,2015年和2016年扬子地板净利润的增长要归功于其多元化投资。据招股书提示,该公司对四家公司投资账面价值合计为8443万元,两年贡献投资收益合计1115万元,其中2015年为600万元,而2016年为515万元。贡献度最大的则是由皖东农商行分配2014年度利润600万元。由此可见,如若除去投资收益,该公司主营业务的利润已连续三年下滑。

与同行业公司对比来看,扬子地板排名数据都差强人意。木地板行业的龙头企业大亚科技(圣象地板),一直占据行业10%以上市场份额,年营业收入平均近70亿元。大自然家居(大自然地板)则以20亿元年营收排名第二,不过,大自然的品牌价值增长20%已跃升至279.35亿元,高居地板行业第一。而扬子地板在上述排名里处中下游位置,知名度略逊一筹。

供应商问题重重

相对于不太乐观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扬子地板近四年来平均33.5%的毛利率略高于行业30%的平均值,这与其高定价不无关系。《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无论是出厂价格还是终端销售价格,扬子地板的产品均价普遍高于市场平均价格30%-40%。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木地板的价格主要由材质与甲醛含量决定。对于复合地板而言,胶粘剂甲醛含量是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一般而言,不含醛的胶价格要远高于含醛胶。而复合板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大量胶粘剂。由于大部分胶粘剂中均含有游离甲醛成分,这也成为地板中甲醛含量的主要来源。如果胶粘剂中的甲醛含量超标,无疑将对地板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对于不含游离甲醛成分的胶粘剂,价格自然远远高于其他种类的胶粘剂,有时甚至出现十倍的价格差。据悉,目前市面上质量差的胶粘剂价格为1500元/吨左右,而不含甲醛者则高达2万元/吨。可想而知用其制造的地板产品价格也远高于普通地板。此外,目前较为流行的胶粘剂还有很多实木复合地板所用的大豆蛋白胶。这种胶粘剂中不含甲醛,较为安全,其产品售价相比普通产品亦高出30%。

据招股书披露,扬子地板主要供货商为太和东盾木业有限公司(下称“东盾木业”),2013年至2016年6月涉及东盾木业的采购金额分别占总采购金额的49.48%、47.44%、40.95%和38.14%。虽然比例逐年走低,不过相对于其他大部分供应商不足5%的比例,扬子地板对于东盾木业依赖相对较高。

记者查阅东盾木业的相关新闻报道发现,该公司产品经质监局多次抽查均不合格:2011年两次因甲醛释放量超标,国家质监总局通报东盾木业中密度纤维板被列为不合格产品;2012年人造板安徽省质监局抽查不合格;2015年刨花板上海质监局抽查不合格。

除此之外,东盾木业多次因为环境污染问题遭到群众举报。虽然经2014年省环保厅检测,东盾木业符合环保标准,但是并没有消除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产能利用率失衡

产能过剩是制约中国木地板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当前中国地板产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已是一种“结构性产能过剩”,其特点是低水平、同质化的产能过多,而高端产能缺乏。虽然中国地板总产量位于世界前列,但落后产能过剩,大量地板需要淘汰,高端领域所用优质地板却供不应求,有的品种甚至处于空白。

同时,受地热门、美国毒地板、上海质监发布风险预警等事件影响,中国消费者对于复合地板的信任度大幅下降,不论是否宣传有无甲醛,都普遍担忧其甲醛超标问题。受此影响,健康舒适的实木地板受到了大部分高端消费者的青睐。实木地板逐渐逆市崛起,重回消费主流地位。而整体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也凸显出高端实木产品稀缺的态势。

事实上,扬子地板的产品产能和产量情况就可以从侧面说明中国木地板行业之现状。2013年至2016年6月该公司强化复合地板的产能从600万平方米降为337.5万平方米,产量则由667.55平方米降为254.44万平方米,产能利用率由111.26%降为75.39%;实木复合地板的产能从37.5万平方米降为22.5万平方米,产量则由28.75万平方米降为14.07万平方米,产能利用率则由76.67%降为62.53%;实木地板的产能从10.5万平方米降为6.75万平方米,产量则由6.13万平方米增长为6.7万平方米,产能利用率则由58.38%增长为99.26%。

由此可见,复合地板的产能、产量和产能利用率逐年下滑,而实木地板的产能虽然下降,但产量和产能利用率却都得到提高,尤其是产能利用率方面已接近饱和状态。

不过,据招股书披露的募集资金计划显示,扬子地板此次募集资金拟投入项目属于人造板行业大类中的胶合板,并不符合当下发展趋势。在其复合地板的产能利用率仅为62.53%、实木地板产能利用率接近饱和的情况下,却逆势继续扩大复合地板的产能,着实难以理解。

除此之外,扬子地板深陷质量门问题也引起市场关注。2015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扬子地板由于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被调整出AA类工业企业名单(AA类企业是指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保障能力强、实现程度好的优秀自律企业)。同年3月28日,黑龙江省工商局对扬子地板进行抽检,其两批次地板静曲强度均显示不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