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旅游必吃美食攻略(千江有水千江月)(1)

总要去趟武汉吧,吹吹江滩的晚风,走走长江大桥,看看绵延至二桥畔的绚丽灯光秀,尝尝武汉热干面。

这倚水而兴的城,有火爆脾气的武汉人,十月头是一年中武汉不可多得的好季节,感受一下蕴含水气的秋天江风吧。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武汉市因水划为三分,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今武汉市地区属楚国。到西晋时期,武汉市地区被三分,持续至今。唐武德四年(621年)出现汉阳县。1330年元朝时期,鄂州改为武昌路,后1914年民国初期治为武昌县。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置夏口县,1926年改为汉口市。从1927年到1949,武汉市的汉口、武昌、汉阳三镇历经分分合合,终合设为武汉市。

武汉旅游必吃美食攻略(千江有水千江月)(2)

第一部分:汉口逛吃记

康熙年间,一个叫刘献庭的人总结道:"汉口不特为楚省咽喉,而云贵、四川、湖南、广西、河南、江西之货物,皆于此焉转输。虽欲不雄于天下,而不可得也。

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

汉口作为"四大名镇"之一,汉口镇的商业,都闻名于当世。

汉口作为闻名已久的商业区,吃喝玩自是样样不落后,默默摸索旧路子新花样的老字号,缤纷热闹的新晋网红,沿着翻新的江汉路石板路走走,也算国庆悠闲假期里不错的消遣。

早上 ,三镇民生甜食馆

武汉旅游必吃美食攻略(千江有水千江月)(3)

城市现代化发展速度越快,留给我们回忆旧时光的时间就越短暂。曾经的胜利街三镇民生甜食馆,大概是每个武汉伢儿时过早的开蒙之地吧。

自2021年11月搬迁后,充满时间痕迹的老房子换成了新瓦铮亮的开阔大空间。但依然保持了拿代币去取餐点餐的老传统,也算是几十年传统下的小趣味了。

作为武汉的特色过早,菜品齐全,性价比极高。

尝尝老派做法的三鲜豆皮,绿豆糊糊摊底,豆皮蛋皮焦脆,糯米稍微发干,臊子不少,就是香菇丁不常见,让嚼头有点干巴巴。古早的热干面,芝麻酱香,卤水味不重,就是必须要配喝的,这大概也是外地人第一口热干面觉得干的原因吧。

武汉的甜豆腐脑好找,咸豆腐脑总是难得。没有北方的卤那么厚重,一点馓子虾米木耳黄花菜,不腻不油很清爽。搭一个鸡冠饺,外皮焦面,馅料鲜美,面皮暄软。

上午,汉口水塔美食街

水塔街的前身是前进五路,现在名字叫”汉口水塔美食街“。这里小吃遍地,既有口耳相传的老店小吃,又有热气腾腾的新晋网红。你可以感受到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人来人往,热闹喧嚣,透着武汉这座城市最市井的温度。

因汉口水塔而得名,汉口水塔修建于光绪三十四年,由英国工程师穆尔设计监制,作用于消防以及瞭望,是汉口近代消防的标志性建筑,见证了武汉消防百年历史,如今的水塔位于武汉市消防局院内。水塔街坐拥汉口中心地段,与江汉路步行街餐饮业补充呼应。

而来水塔街逛的秘诀就是来吃要趁早,到了中午,必排队。

敖四烧烤、鞠氏黑芝麻糊 均是在此地洗礼多年的老铺子。每逢周末水塔街人山人海,堵人之时,他们这条街的排队王之一。

敖四烧烤主打的烤鸡腿和鸡翅放置在烤炉里面缓缓烤制。刚出炉的鸡腿,外焦里嫩。焦香的脆皮,调料在温度烘烤下融入渗透,味道有点重,吃掉表皮,鸡肉肉出乎意料的柔嫩,有微微的肉质润透。只有咸味渗入其中,综合了表皮的重口味,整体吃下来,不会显得味太重。不过吃到棒骨部分,就像啃焦皮,焦香酥脆,味道十足。

每个想念芝麻糊却苦于无力奔波千里去广东的相思夜,鞠氏芝麻糊成了我的心理慰藉。店里有黑芝麻糊、花生糊和鸳鸯湖(黑芝麻糊 花生糊)。夏天有冷藏好的,冰冰凉不冻手,入口显得刚刚好。一大勺花生糊顺滑妩媚。舔舔嘴,再一大勺芝麻糊,醇香厚重。咂咂嘴,再一大勺黄黑交融之物,初始的柔滑薄薄的香微微的甜,及至半口下了肚,浓郁的香气柔厚的甜度从后处席卷而出,喷散蔓延,不觉厚重浓密感充斥喉舌之间,。抿下这口,感慨一声“啊”,记忆里的美好,也算由此重现。美味又营养的美食。

小路易煎包也是存在十来年的老牌网红了。一位取了中国老婆的比利时人开的,采用的是上海生煎的做法,个大皮薄,有汤汁,不同于武汉煎包。水塔街是他的起家之地,如今开了几家分店,在武汉的生煎里面小路易应该是排得上号的,最初的四元四个到现在十元四个,感叹物价飞涨,时光飞逝。

下午,黎黄陂路

武汉旅游必吃美食攻略(千江有水千江月)(4)

黎黄陂路和黄陂路是一条路,建于1900年(光绪26年),为黄陂人所建,故名黄陂路。后划入汉口俄租界,称夷玛路。因两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是武汉黄陂人,人称黎黄陂,所以此路又于1946年改称黎黄陂路。黎黄陂路是武汉著名的“慢生活”街区,是汉口神采与气质的延续。

黎黄陂路历经风雨,承载了老汉口百年历史记忆,被誉为“街头博物馆”。漫步街头,悠闲文艺的气息,错落有致的红砖旧址纪念馆,绿茵漫漫的青砖小道,下午的时光都会在此停留一二。

这里处处是文物建筑,纪念馆,走几步就得停下看一看。各类餐饮甜品服装店也都各有特色,非常精致。

西式风情的Chit-chat网红餐厅,适合放松小憩、聚会聊天。满园的绿植,来份招牌菠菜培根班尼迪克蛋,无菌溏心蛋下,藏有温暖质感的肉松。

吃饭犹如回家的回家餐吧,简朴精细的家常私房菜,凤爪软嫩脱骨,酱汁泡饭味浓悠长,店里的霉千张,臭得上头,却劲道有味,让人惊叹。

这里适合慢慢走,静静看,看得合眼缘就不如抬脚进去坐一坐。

晚上,吉庆街

曾经的吉庆街夜市大排档路面凸凹不平,白天冷冷清清,晚上拥挤热闹,人气喧腾。吹拉弹唱,花朵小吃川流不息直到午夜12点以后,整个气氛达到高潮。自2011年改造开街后,这份市井荣光终究留在了城市进步的车轮里。

如今面街的是武汉老字号的招牌们,看着清冷克制。背街的小夜市大排档们也颇有几分曾经的遗风。

走到街上,就看到吉庆78号店门口满满当当的白玉蜗牛,伸着触角,各个鲜活。它家招牌菜就是油焖窝牛,肉质鲜嫩,形似鲍鱼,走的湖北重口味路线,热干面打底,这怕不是要抢蟹脚面的场子吧。

汉小城老汉口藕汤进去恍如90年代,环境属于不存在,进门聊天靠喊,整个就是吵吵闹闹恍恍惚惚。藕汤走的家常路线,挑得直排很用心。辛辣胡椒味衬得藕汤清淡回味偏甜,而且少有的选择脆藕煨汤,喜煞我这爱吃脆藕的人。

饭后街头走一走,居然找到一家小小的咖啡吧。店面很小,小到一不留神就走了过去,门口不适合久留。可是老板小哥哥却是很健谈。成都咖啡比赛得奖归来,偶尔还能要求来点DIY小创新。吃的太好,想找找微醺的感觉找老板特制了Ce st la vie,基酒是朗姆酒,我要得特别重,柠檬气泡水都压不住的过瘾。

汉口的喧热繁华,更适合晚上去小酌品味,越夜越美丽。

而武昌的魅力,还是适合白天漫步,细细感受。

武汉旅游必吃美食攻略(千江有水千江月)(5)

第二部分:武昌光阴的流逝

一桥之下,黄鹤楼与红楼遥遥相对,静看武昌变迁。

武昌数百多年的时光沉淀毋需赘述。

远至千多年前,吴大帝孙权于夏口城黄鹄矶修建黄鹤楼作为瞭望守戍军事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千古名篇,唱出了黄鹤楼四大名楼的气魄盛名。

近至1911年,武昌起义的这一枪,作为中华民族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开端,最终以燎原之势,带领中国人民从此踏入民族自强的道路。

武昌历来大学多,文化氛围更浓郁,虽没有汉口这样溢出表面叽叽喳喳般的浮华热闹,却也自有静谧雅致的悠闲。

早上,赵师傅红油热干面

武汉旅游必吃美食攻略(千江有水千江月)(6)

粮道街上的“头牌”,知名的热干面馆,却以首创的“油饼包烧麦”出了名,至今无店能敌。其后还有同源的不正咖啡,出品了可颂包烧卖。

武汉过早的油饼摊很多,有名的烧卖店也不少。可将油饼包烧麦做成了特色的,不得不佩服赵师傅的老板。单轮油饼和烧麦不是最好的,但是这么组合在一起,它就火了,刚炸好的油饼金黄酥脆,包裹着烧麦,口感层次丰富,表面酥脆内馅松软,完美的搭配,如今的赵师傅靠着这一拳头产品顺利出圈,成为外地吃货必打卡的地方。

赵师傅家儿子的不正咖啡也是武昌积玉桥附近的文艺品味打卡地,受此启发的可颂包烧卖,也是得到了不少好评和关注。

早上在匆忙赶着填肚子的路上,一份油饼包烧卖套餐,即免除了排队的焦躁等待,也能享受一杯不正咖啡的果味浓重的冰美式,还有滚热烫手的碳水饱腹,冰火两种天的满足感。

上午,昙华林

昙华林是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地方,它虽然占地面积不算大,但是它的名气很大,也是拍照旅游的打卡地。

这条街区不在,就在湖北中医院的后门巷子外,却聚集了了几十处近百年的老建筑物:教堂、医院、学校、名居、花园、领事馆等等。这些百年前的老建筑物虽然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却在历史的长河中钩沉发微,折射出历史的光泽和心酸。

武汉旅游必吃美食攻略(千江有水千江月)(7)

大水的店,从昙华林当年打造为文化名片开街起,就开在了这里。如今商业街区的内卷,刀光剑影大概停留在了店门外。摒除了曾经的流行风貌,格调随着时间凸显。老板经常往返云南烘焙豆子,有幸遇上老板亲手做咖啡,自然不该错过。

泰味集的,芒果糯米饭算是我的白月光。这家小小店十几年,万幸老板娘一直没换地。早些年老觉得老板娘开店太任性,三不五时跑泰国。现状终于稳定开店,不怕跑了空。有种泰国本土滋味,芒果清甜芳香,椰浆浓郁,泡的檽米软糯分明,却不会水分太重。

泰味集旁边的陈大焱铁板鲜鱿鱼,也是经过口碑和时间筛选的老派人气王了。原来叫大连铁板鱿鱼,这几年悄悄改了名。任何时候去都是排着长长的队,没有一个小时的排队,你是别想吃到。它家酱料调的好,味道不落俗套,不会香的过分勾人,也不会寡淡无滋味。味道就是正,鲜,嫩,微微辣,回味无穷。

下午,黄鹤楼

武汉旅游必吃美食攻略(千江有水千江月)(8)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试试登高望远极目楚天舒,看着武汉城市新时代与旧时光的无缝衔接。畅想百千年间,时光诡谲,风云变幻,多少文人墨客争奇斗艳,英雄折腰染血。而终于时间带我们来到这一刻,登顶黄鹤楼,在时间文明的长河里,感觉老祖宗们的文才武略。

下午,辛亥革命纪念馆

辛亥革命博物馆俗称“红楼”,是外地人到武汉旅游的必备打卡点。辛亥革命打响了反帝反封建第一枪,这里是英雄的起源,革命的见证地。

辛亥革命博物馆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很近,隔着马路相望,可以一起走走。中国近百年的历史是段民族觉醒,自强自立的成长史。牢记历史,才能不忘初心,磨砺前行。每每走出革命博物馆,总觉得门外的阳光正好,为了那一刹的芳华,举国的暖阳,这条道路的血泪,值得我们常走走。

晚上,大成路夜市

武汉旅游必吃美食攻略(千江有水千江月)(9)

夕阳西下,华灯初上,烟火交叉的浓浓夜色立,是一个城市带给我们的触手可及的温度。大成路的夜市,左行洗涤了从红楼下来思想冲刷。右转可去中华路码头坐轮渡,享江城夜景。

大成路夜市近邻黄鹤楼。

若是在黄鹤楼里待到日落时分,华灯初上,沿着灯光投影,穿过司门口的长堤街只往江边走。往前行正是嘈杂夜市里的吆喝声,与老板娘讨价还价的口水阵,一片市井烟火气。回首望夜晚七八点的黄鹤楼夜场,光影璀璨,随着灯饰勾勒着黄鹤楼的嶙峋风骨,默默伫立江边守候时光万千。

大成路夜市里的馋纸包鱼,鱼肉鲜嫩,汤底浓郁。驴肉火烧粗旷中混着细腻,饼皮焦香汤汁入味。手工制作的酸奶香甜,红豆芋圆分量极大。

武汉旅游必吃美食攻略(千江有水千江月)(10)

走到江边便是元银甲。秋季求个温润滋补,靠着水的吃食,不能少了甲鱼。他家甲鱼炖羊排,甲鱼包子都是经过了多轮的市场洗礼。甲鱼鲜嫩易入口,酱汁浓重不辣不偏,走的湖北菜路子,却会随着季节调动口舌调味,浓糯软嫩正爽口。羊排挑选的小排,不腥不膻,骨肉匀停,拆骨肉脱,口口是肉。

武汉旅游必吃美食攻略(千江有水千江月)(11)

待到酒足饭饱,抹去额头微微发的汗。看着陡峭堤边,行人或跑或走各行其道,微风徐徐,偶尔带来周边零星碎语,武昌的江边夜色渐沉,静谧的只享这个我的世界。

作者:应昀娜

图片: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