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关于保定市高阳县的故事。

保定市规划几个县(和周边六个县区接壤)(1)

高阳县在河北省的大致位置

保定市高阳县和安新县、任丘市、河间市、清苑区、肃宁县、蠡县等六个县区接壤,这个县有着400多年悠久的棉纺织产业历史。

高阳县发展棉花种植和纺织产业的原因很多。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为了更好开发河北中部的土地,他就鼓励在这些不适合种粮食的土地上种棉花并给予了产业扶持。这里气候温和而且多沙质潮土和石灰性的冲积土,适合棉花种植。而且高阳县自身发展棉花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保定市规划几个县(和周边六个县区接壤)(2)

方观承塑像

第一是高阳县一带的山西移民比较密集,带来了棉纺织技术。第二条来说,高阳县地势平坦境内河流交错,境内有马家河、土尾河和潴龙河,一到雨季这里就经常发生洪灾。水灾过后,土地上半年不能种植农作物,而且洪涝灾害易产生盐碱地不利于庄稼的种植。为了生计,大家不得不制作硝盐或进行纺棉、织布来补贴家用。

保定市规划几个县(和周边六个县区接壤)(3)

清朝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观承就鼓励百姓种植棉花还专门绘制了有16副图的《棉花图》记录其事。清末光绪年间,高阳人杨木森等从日本购置了洋砂铁机,从此,原来简单家庭作坊式的棉纺织业开始向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过渡。

到了1920年时,高阳县的织机达到了21000多台,每年产布400多万匹。为了满足市场消费者需求,织机工厂对技术进行了革新,产品花样也大为增加。高阳县出产的棉布也销售到了海外的新加坡等国家。

保定市规划几个县(和周边六个县区接壤)(4)

蔡和森烈士

1916年,高阳人苏秉恒从日本购进了一台人造丝提花机,为高阳县的棉纺织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苏氏开设的同和工厂一度有100多间厂房,工人也达到了400多人,成了名震冀中的棉纺织大厂。到七七事变前,这家工厂成了有固定资金20万元,流动资金10多万元的大厂。

保定市规划几个县(和周边六个县区接壤)(5)

李石曾

因为有了富裕的经济环境,才有了一代又一代的高阳人入仕读书开拓眼界,才有了著名的李石曾和著名的布里留法学校,这所学校也成了诸多追求救国救民之路的年轻人关注的地方。这个平原小县一度成了诸多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瞩目的地方。以蔡和森为代表的一批年轻人在此留下了自己的青春印记,他们也成了知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的建立流血牺牲。

保定市规划几个县(和周边六个县区接壤)(6)

《棉花图》局部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