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青

近日在《乌兰察布新闻联播》中看到了有关我们集宁区位于光明街上的蓝天书店的报道,内心很是激动!这不就是那个陪伴我和孩子20多年的书店吗?还是那个小店,还是那对夫妻档的店老板。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又相逢了,只是在屏幕上!蓝天书店描绘了我们城市的文化底色,沉淀着浓郁的书香和深刻的思想。那些掠过书店的每一个身影,都曾存有美好的记忆和感人的故事。包括你我和更多的人们……

唯有书店是最安静的(时光不老我们不散)(1)

记得孩子五六岁的时候,我就领着她来买书了,《儿童画报》每期不落,卡通动漫、童话故事等尽收囊中!等孩子再大些,她已经自己选择喜欢的书籍了,如:《穆斯林的葬礼》《平凡的世界》《福尔摩斯探案集》等等,都是从蓝天书店购买。她说:“妈妈我很喜欢这里的氛围,老板很温和,即使不买书,她也不赶你,你想看到啥时候就看到啥时候!有时候来了一些读者,老板还推荐读物,我有好多信息就是在蓝天书店得知的!”这个小书店伴随了孩子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可以说是我们一生中最难忘的朋友。

说起书店,浮现我脑海中的还有我最早光顾的集宁四中对面的礼仪书店,那时爸妈家也在礼仪书店对面,因此我常常光顾。那个戴着黑边眼镜的李姓老板温文尔雅,每次我领着年幼的孩子进去,他总是说,让孩子随便翻。书店的教辅类书籍多一些,买书的基本都是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尽管礼仪书店旁边的其它书店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孩子每次仍然只认准了礼仪书店,一说去别处逛逛时,她总是嘟囔着小嘴不想去。后来礼仪书店为了做大做强,地址不断搬迁,店名也不断变化,“店”变成了“城”,由于相距我家较远也就很少光顾了。

唯有书店是最安静的(时光不老我们不散)(2)

邂逅蓝天书店则是在20多年前领着孩子登老虎山的路上,透过玻璃窗看到有许多色彩鲜艳的儿童读物摆放在一张长长的木桌上,还有许多大人带着孩子在里面静静翻阅,我们娘俩也不禁为之吸引,孩子在那里找到她喜欢的读物,我也买到了自己中意的书。于是,一有空闲,我们常去那里流连,总是沉溺忘返。孩子上了学,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好几个同学和她们的妈妈也成了这家书店的常客,妈妈们也因此熟络起来,孩子们交换各自喜欢的书籍,妈妈们也是,那段时间,我读书非常勤快,《围城》和《安娜卡列尼娜》等许多中外名著就是在彼时读完的。

2003年我领着5岁的孩子去北京,游玩之余不忘领她去王府井书店。偌大的书店,按类别分了好几个楼层,我按着指示直奔儿童读物区,书品之多简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孩子高兴地又蹦又跳,像一只寻到芳草的小鹿,如饥似渴地觅食。当见到每页都有各种立体插图的书籍后,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不已,刚想大声惊叫,我赶忙做了一个保持安静的手势,她立刻心领神会。经过一上午的阅读和选择后,我花了很多银子给她买了一些喜欢的儿童读物,当然不乏那些有立体活页的书籍。可是北京的书店再好再大,它却坐落在北京,对于工薪阶层的我们,只要是购买方便、价格实惠,还应属我们当地的蓝天书店,它给我一种“月是故乡明,书也是故乡亲”的感觉!

等孩子再大一些,我们去了上海、广州、苏州和杭州等地的知名书店,这些地方的书店除了装修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之外,再就是读者区打造成了可以喝咖啡吃甜点、洽谈会客的地方。这几年我们集宁新区的言知书店就不落伍,环境之大之美,藏书之多,一点也不逊色。柔和的灯光静谧又有格调,沙沙的翻书声伴随着浓郁的咖啡香气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有“言生活,知知识,向外行走,向内认知”的文化元素的浸润,多么让人心驰神往。当你背靠舒适温软的皮质沙发,翻着华美封面的书籍,小口酌饮着奶茶,不禁又想到了蓝天书店。虽然它小而简陋,但是却温馨而又熟悉,尽管大家都是站着读书,但是丝毫不觉得疲惫。它是我们这座城市的灵魂,是它最美的地方,对于爱书的我们来说就是除了家以外最让人有归属感的地方,安置了我们最温暖最理想的阅读时光。

唯有书店是最安静的(时光不老我们不散)(3)

现在,上网购书已成为潮流,新媒体(互联网和手机)了解知识的途径使得传统书籍的传播力也大不如前,有很多实体书店为此受到一定冲击,但是以蓝天书店为代表的当地的这些小书店,这么多年能够坚守初心,也不失为一种感动,现在他们依旧在为我们书香乌兰察布做着自己微薄的贡献,润泽几代人。

只愿时光不老,我们永远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