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填字成文的练习,让临界生掌握千古名句。

2、转换复习角度,学会归纳整理,以此来达到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

3、拓宽思路,掌握方法。(教学重点)

4、巩固基础,提升成绩。(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中考古诗默写篇目录(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6)(1)

第六课时 八年级文言文

八年级上册

5. 三 峡 北魏·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____处。重____ ____ ____,隐天____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____月。

至于夏水____ ____,沿____(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____绿潭,回清倒影,绝____(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____其间,清荣____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____肃,常有高猿长啸,____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鸣三声泪沾裳。”

6. 答谢中书书 南朝齐梁·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____,五色交____。青林翠竹,四时____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____,沉鳞____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 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____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____,相____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____、____交横,____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 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____。”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____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____,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2019直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发于____亩之中,傅____举于____ ____之间,____ ____举于鱼盐之中,____ ____ ____举于士,孙叔____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____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____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____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____(zēng)益其所不能。

人____过,然后能改;困于心,____于虑,而后____;征于色,发于声,而后____。入则无法家____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____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中考古诗默写篇目录(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6)(2)

八年级下册

10. 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____人捕鱼为业。____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____然开朗。土地平_____,屋舍____然,有良田、美池、____竹之属。____ ____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____如外人。黄发____ ____,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____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____ ____。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____。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____下,____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____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____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____者。

11.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____竹,闻水声,如鸣____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____。全石以为底,近岸,____石底以出,为____,为____,为____,为岩。青树翠____,____ ____ ____ ____,参差____ ____。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____然不动,____尔远逝,往来____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____ ____,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____无人,凄神寒骨,____ ____幽____。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2. 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____。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____。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____于南____也,水击三千里,抟扶____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____?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3. 虽有嘉肴 《礼记》

虽有嘉____,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____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yuè)命》曰“____(xiào) ____半”,其此之谓乎!

14. 马 说 唐·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____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死于____ ____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____一____。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____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____,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____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中考古诗默写篇目录(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