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死亡诗社》里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
最近,英国人居家隔离,百无聊赖,无所事事。
为了让他们乖乖在家呆着,BBC第4台就推出了一部谈论遥远东方诗人的纪录片:
《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有的网友表示震惊,自古文无第一,你将杜甫封神,有没有问过李白的意见?
没有。似乎,在英语世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更受青睐。
哈佛大学汉学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也认为,杜甫就是最伟大的中国诗人。
“在诗歌界,有但丁,有莎士比亚,还有杜甫。想知道最伟大诗歌长什么样,他们的作品就是范本。”
好吧好吧,有西方专家认可了,可欧美普通大众并不认得他。
这毕竟是西方第一部专门介绍杜甫的纪录片,如果观众不感兴趣,怎么办?
BBC:“快去西天请如来佛祖……不是,是请甘道夫!”甘道夫:“好的,我来辣!”
李尔王、甘道夫等诸多著名角色的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爵士,用他的莎翁腔念起了杜诗。
性感爵爷,在线念诗,点开视频,耳朵怀孕。
出镜主持人、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是BBC当家花旦,从小就读英译唐诗,80年代就来过中国。
他最爱的诗人是杜牧,能用中文背诵“十年一觉扬州梦”的《遣怀》。
从黄河到长江三峡,再到湖南的山峦,他按照的杜甫生平,一路朝圣。
首站便是西安。千年前,这里的名字叫长安,身为大唐都城,是全世界最繁华的都市。
这里,正是少年杜甫心中神往之地。
为了让西方读者更加容易理解杜甫,主持人大量使用西方的人物、历史事件与杜甫作对比。
“中国有超过3000年的诗歌传统,比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和《奥德赛》还要久远。
杜甫生于712年,当时的唐朝正处于最鼎盛的时期,诗歌文学也是最兴盛的黄金时代。
要知道那时,英国史诗《贝奥武夫》才刚刚成书,英格兰文学才刚刚起步。”
杜甫出身书香世家,从小就是个小天才,七岁就能成诗。
在《壮游》里,他回忆道:“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片中英文版的诗歌均由汉学家洪业翻译,偏向直译,虽然有些典故缺失,但也还算能传递情感。
所以,英国人听起来,大概就是这样子:
“我才7岁的时候,满脑子浪漫主义,作的第一首诗就是歌咏凤凰。”
少年轻狂的他应试落第,未能上岸,但依然开心又快乐。
当时,他的父亲在兖州做司马,他便跑去父亲那玩儿,顺便在齐赵平原上旅游,号称壮游。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
这几句诗都在叙事,译文便都也都是直译,春天如何如何,冬天如何如何。
二十啷当岁的杜甫到处飞鹰走狗,打猎玩儿,公子哥儿嘛。
将近30岁的时候,他遇到了自己的知己,大哥李白。
此时的李白刚被玄宗赐金放还,迷弟杜甫开心得不得了,跟着大哥到处玩。
两人路上还遇上了高适,三个人一路上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
一首彩虹屁《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主持人在长安街头激情朗诵: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译文:“哎呀,我们李白大哥的诗,写得真好,我这个小小隐士,把他当成弟兄!每天喝了酒就牵着手到处逛该,回来就同床共寝醉卧大床。什么工作啊,不管了!我们就徜徉在这超凡脱俗的情谊中!”
李白听了:“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干了干了!”
后来两人离别,此后再未相见。可杜甫还是常常梦见李白。
得知李白流放夜郎,他积思成梦,醒来之后写了首《梦李白》: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译文:“哥哥,久未收到你的消息,我常在梦中见你,可知道我有多想你了吗?”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译文:“江湖水深,波涛汹涌,别让蛟龙把你抓走啦!”
一语成谶。后来有人传说,李白却是醉后水中捞月溺亡,不辨真假。
如是真事,不知杜甫得多伤心。
扯远啦。辞别李白后,杜甫也玩不动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747年,唐玄宗下诏天下有一技之长的人入京赴试,已经而立之年的杜甫也来到京都长安考试。
结果,宰相李林甫对所有应试之人统统不予录取,还向唐玄宗道贺,说天底下的英才都在陛下的麾下了,“野无遗贤”!
杜甫心里苦。书香门第的他,心高气傲: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译文:“我杜某人自以为挺强,很快就能登堂入室辅助君王,让他比尧舜还强;另外搞好社会风气。”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译文:“平生的抱负全部落空,我悲哀地歌唱,但决不想优游退隐。”
赏识杜甫的人不少,长安到处都在传颂他的诗词。可他在长安混吃混喝十余载,还是不能出头。
至于杜甫为什么未能求取与其诗名匹配的功名,有一种盛行的说法十分直接:
杜甫的考试才能可能远比不上他写诗的才能。
于是他开始激情吹彩虹屁,靠一首赋得到玄宗赏识,结果又遇上李林甫,没有得到任职。
看人脸色10余年,杜甫认识了人情冷暖,也发现了大唐这件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44岁的他谨小慎微,越活越惨,无奈接受任命,当上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这是个低级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
杜甫甚至没有公租房,只能把把妻儿安置在京城隔壁的奉先县。
一次,在探望妻儿的路上,他路过骊山,写下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译文:“君王大臣享不尽富贵荣华,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一起泡温泉。可御赐的绸帛都出自劳动妇女之手,她们的家人被逼将其运进京城。”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译文:“那朱色的门里啊,富人家的酒肉都腐臭了,隔着墙的大路上,保守冻饿之虞的尸首有谁去埋葬!”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译文:“回到家听到哭声,小儿子因为饿而夭折。我愧为人父,连食物都搞不到。”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译文:“我自己免征赋税和兵役、劳役,都已经惨成这个样子,那普通的人,还能怎么样?”
很快,安史之乱爆发了。
叛军占领首都,洪水和饥荒摧毁了整个国家,杜甫被迫居家逃难。
“诗人不幸诗家幸。”
主持人说,他成了莎士比亚口中的poor unaccommodated man,孤苦人。
在人生最后的近二十年里,杜甫生活凄凉。
做小官,逃亡,寄人篱下,流浪,饱受饥寒。
纪录片中没有挑选这些诗句,可能因为太苦了。
767年,杜甫人生的倒数第四年,他在夔州(今重庆北)见到公孙大娘的弟子舞剑,写下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译文:“五十年前,我还是小朋友时,见过公孙大娘本人舞剑,天下第一强。”
时隔五十年,世事巨变,风月谈不成了,最强的舞团散伙,艺术都凋零了。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And I am now a old man, who does not know where he is going.
我垂垂老矣,不知何去何从。”
微博网友@Petrushka_ 说,看到这句英文的,就想起爵爷去年曾穿着同一身衣服,吟诵莎翁独立创作的最后一部剧作《暴风雨》:
“We are such stuff as dreams are made on, and out little life is rounded with a sleep.
转进一生,皆在梦中。”
公元770年,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终年59岁。
去世之前不久,他还在挨饿,饿了五天。
两个世纪之后,他名扬天下,成为著名的诗圣,和大哥、诗仙李白并称李杜。
1200年后的今日,人人皆识李杜,随口吟诵李杜诗篇。
主持人感到惊讶:
“一个去世1200年的诗人,他的诗歌依然不朽,这在西方是不可能的。
你不可能想象,有一天整个英国的人都会背诵但丁、莎士比亚。”
“为什么你喜欢杜甫?”
主持人把问题带到了杜甫曾经涉足的大江南北。
成都,杜甫草堂。
一个能背诵《春夜喜雨》的小朋友说,觉得念起来好听。
她的母亲说:“我从小就背,现在也想让我女儿得到熏陶。”
一位姐姐的话很有诗意:
“离家远游久了,你就会想家。年轻人越来越喜欢杜甫,喜欢传统文化,因为那里就是我们的来处。”
一位老人家,每个月都会来杜甫草堂一次。
他用英语告诉主持人: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用诗句记录历史,不为帝王将相,为我们。”
湖南长沙。
杜甫曾在安史之乱后期到这避难,这被比作二战中的卡萨布兰卡。
一群大学生身着汉服,在这演绎《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那么苦,可他在这期间,因为一些小事儿就能开心起来。
苦中求乐的火苗很能打动年轻人,能给人生活的希望。”
湖南岳阳,平江平江县安定镇小田村杜甫墓祠。
一群学者在此讨论杜诗。
“杜甫把他的心血都拿出来写成诗,杜鹃啼血,这么多年过去,依然能够教导我们。”
纪录片播出后反响不俗,不少英国人甚至开始买杜诗原著回来啃。
这位千年前的诗人,正在21世纪的英文社交网络上翻红。
有西方批评家说:“天不生杜甫,万古如长夜。”
蒋勋认为,你不管从什么阶段开始读诗,从什么人开始喜欢诗,最后在那里等着你的,一定是杜甫。
宇文所安也表示,即使有读者在中学时会为背诵杜甫叫苦不迭,但是等年纪阅历更长些,ta也许就会在某一刻满怀深情地回忆起杜甫的诗篇。
“因为,西方没有类似杜甫这样的人物,能够通过文字把整个文明的道德情操都表现出来。”
“在中国,诗人一直被视为人民心中和国家历史上可信赖的先行者。”
“时代更迭,杜甫已经不仅仅是诗人,他成为了国家道德良心的守护者。”
今年是老爷子逝世1250周年,愿老人家安息。
希望大家都能在先人智慧中汲取到精神力量,祝大家求仁得仁。886。
纪录片图源/微博用户@Joken是个教书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