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树最近写了很多新区的文章,突然观察到一个现象,也引发了思考。网上沸沸扬扬的主城区和天府新区之争已经持续了太久,到最后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这种事上,永远都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成都主城区天府新区(成都主城区人口正在搬离)(1)

主城区人口并没有向天府新区大面积转移,相应的,三环内主城区人口却也没有明显的增量,反而从成都各大新城的建设中可以感知一种趋势:中心城区人口正在经历着一个快速搬离的过程,目标不一定是天府新区,但最终造成了一个共同的结果:主城区人口增量减少直至存量降低。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城市掀起了一次又一次郊区化浪潮,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新现象,也是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在城市中心区居住环境老旧且新地块不多的情况下,部分居民为了追求低密、改善的环境,以及包括商业、产业园区外迁的原因,使得居民的生活半径逐渐向郊区偏移,当白天主城区上班,晚上回郊区睡觉成了一种日常以后,这就意味着城市发展正在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城市郊区化。

看看成都的西边,就会有这样的感受:

西门早期发展最快,但现在也是最早面临城市化进程中所需要面临的问题:城区的老化、基础设施的老旧、公共交通的滞后、活力的缺乏。建树有不少西门从小长大的朋友,也逐渐改变了观点,在东门、南门购置了房产,并不是说东门就比西门好,只是从发展的角度,可能东门、南门更具活力而已。

但是一个城市的中心区域,再有活力,也会被拥挤填满,当城市不堪重负的时候,许多居民可能会用脚投票,往郊外迁移,而现在的成都,正有这样的趋势。

下图是建树标注的新城区域,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各行政区新城区域土地的密集出让,各类规划陆续出台,让许多新成都人甚至是老成都人滋生出往新城迁移的想法。建树大概采访了下周围的朋友,结论都无一例外,要不觉得市区房价太贵了,要不觉得市区新盘太少导致选择不多,在不想搬离习惯区域的基础上,出于平衡,又或者是妥协,很多人都陆续朝新城迁移。

成都主城区天府新区(成都主城区人口正在搬离)(2)

这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却让建树在成都发展中切实感受到了。

其实城市郊区化在中国许多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中早已悄然开始,主城区不拆逐渐成为各大一二线城市的主旋律,那么随着时间发展,向郊区转移是每个人口净流入城市都需要面临的现实。

成都只是相较其他二线城市,提前了而已。重庆人很多,3000万的人口,但重庆人也很少,主城区900万 的人口和成都1100万主城区人口相比,还有差距。况且,成都的人才吸引力真的蛮强,在不久的未来可以肯定的是:成都将继续保持人口净流入的态势。

而成都的城市郊区化将持续加快。

成都在未来的10年内,极大可能并不会成为几中心区域性城市,而逐渐会变成多中心、多区域分散的态势。因为成都不同于其他城市,环状分布会让城市出现散状分布的多个人流密集的居住区,而中心城区(三环内)会逐渐成为仅仅工作的场所。

当然,因为学区等因素的存在,会让这一趋势有所减慢,但不愿担心,教育系统会不堪重负,就和新区一样,新校区的建立还是会让迁移成为不争的事实,只要人口继续增加,成都的城市郊区化将不会停止。

读者朋友们,你们认为成都正在经历这样的趋势吗?欢迎留言讨论

成都主城区天府新区(成都主城区人口正在搬离)(3)

,